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 歷史是什麼?,天唐錦繡,公子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慣著你毛病!

現在尷尬了吧……

蕭銳是真的尷尬,尷尬得要死。

“這個……那個……唉,此事畢竟乃是陛下金口御言,吾等身為臣子,只能為君分憂,焉能駁斥陛下?唯有以此為鑑,更加鞭策,已成遠大!至於蕭氏之貞烈家風……忍辱負重,願為犧牲。”

“呵呵……”

房俊冷笑一聲,這回連看都懶得看蕭銳了,這人看上去知書達禮溫文爾雅,肚子裡卻是恬不知恥、厚顏無知。

起身掃了蕭銳一眼,淡淡道:“眼下大都護已然抵達漠北,本帥自當交割事務,早日南返。今日時辰不早,明日一早,本帥會派遣軍中參軍前來面見大都護,將各種事宜交割清楚,後日一早,即刻南返。告辭。”

言罷,轉身便走。

薛仁貴趕緊起身,略略衝著蕭銳施禮,追著房俊而去。

房俊走到門口,忽然站住,扭頭笑了笑,說道:“大都護不必為了蕭嗣業之事煩憂,蕭氏一門家風清正,品德如高山白雪,自然不會歪曲事實,佔一個‘叛國賊’的便宜。此事待到本帥回京之後,自會面見陛下,澄清事實,請求陛下收回成命,還蕭家一個公道!”

不待蕭銳回應,轉身大步離去。

唯留下蕭銳目定口呆,繼而惱羞成怒。

“豎子!焉敢欺我?”

憤憤的罵了一句,又開始擔心起來。

人名有起錯的,但是綽號沒有叫錯的。房俊“棒槌”之名響徹關中,誰不知道這廝行事素來肆無忌憚,只憑喜好?

萬一當真跑去陛下面前不管不顧請求收回成命,將蕭嗣業叛國之事公佈天下,那麼蕭家的名聲就算是臭了……

不由得暗暗懊惱,剛剛自己何必演那麼一齣兒呢?

真是畫蛇添足啊……

*****

歷史是一個千依百順的女孩子,可以肆意打扮塗抹……

房俊記不得這句話是誰說的,但是此刻想起來,卻深表贊同。

念中學的時候,他曾經看過一段歷史。

獨攬朝政的齊國權臣崔杼,以夫人棠妻為誘餌,設下陰謀,在府中殺害齊莊公,立莊公的弟弟為國君,號齊景公。國事安排已畢,崔杼找來史官太史伯說:“前幾天主公調戲我的夫人,被人殺了。為了照顧主公的面子,你一定要寫‘先君害病身亡’,懂麼?”

太史伯聽完崔杼的話,冷冷地回答說:“按照事實寫歷史,這是太史的職責。至於主公是怎麼死的,你心裡明白,我心裡也明白;朝廷內外,人人心裡都明白。讓我顛倒是非說假話,辦不到。”

一個史官,竟敢跟自己作對?

崔杼很生氣,他權衡片刻,壓住火氣,試探地問:“你打算怎樣寫,能讓我看看嗎?”

“據事實錄,有什麼不可以看的,”太史伯說著,從寬大的袖子裡掏出竹簡,伏在几案上刻寫起來。崔杼上前一看,只見竹簡之上寫著“周靈王23年夏五月乙亥,崔杼弒其君”。

崔杼頓時大怒,喝道:“混帳東西,竟敢這樣亂寫,滾回去,照我說的去寫,明天一早送來!”

他恨恨地折斷竹簡,摔到太史伯的腳下。

太史伯也不爭辯,回到家裡,召來三位弟弟,訣別道:“良史實錄,這是史官的責任,我照實去寫,必遭崔杼毒手。我死之後,你們三人必為史官,萬不可忘記史官的職責。””

兄弟三人相顧流淚,紛紛誓:秉筆直錄,寧可為寫信史而死,也絕不失職貪生。

翌日,崔杼又派人去找太史伯,命其將竹簡拿來,一看:“夏五月,崔杼弒其君”,居然一字未改!

崔杼暴跳如雷,將太史伯給殺了。史官是世襲的官職,太史伯死後,他的弟弟太史仲繼承了哥哥的職位。崔杼命他重寫,然後拿過新太史所寫竹簡,只見上面寫著:夏五月,崔杼弒君莊公。

崔杼暴怒,又將崔杼給殺了。

然後太史叔也不肯罔顧事實……太史伯兄弟三人相繼被崔杼殺死,史官的職位照例落到他們的小弟弟太史季的頭上,照寫不誤。雙手沾滿太史血的崔杼,明白單用硬的辦法是辦不到的。

崔杼問他:“你還不怕被殺頭?”仲叔答說:“秉筆直書,是史官人品和道德的崇高體現,史官對後世應負歷史責任!”崔杼聽後無可奈何地說:“我也是為了國家才殺這個無道昏君。即使你直書,國人也會諒解我的。”

便不再追究仲叔死罪。

仲叔沒被抓去砍頭,在回家路上遇上另一個史官南史氏。南史氏對他說:“我擔心你可能與你三位哥哥一樣慘遭不幸,所以我又揹著竹簡準備再去接你的班,執筆直書這段歷史。”

房俊曾經為古人的這種高尚品德正直人格所感動的熱淚盈眶。

然而在讀過《史記》之後,他的這份信念動搖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兩不厭

莊生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