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千零二章 爭權奪利,天唐錦繡,公子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官這邊則截然相反。

可是易馬週一貫的脾性,必然是贊同太子的……

那還舉什麼手?

乾脆直接宣佈我們反對無效……

岑文字開口道:“軍國大事,豈能輕易以少數服從多數來決定?若今日開此先河,往後朝堂之上論的不是誰對誰錯,而是誰更能拉幫結派,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劉洎附和道:“就是這個道理!”

正確並不是掌握在多數人手中,這種少數服從多數的制度弊端太大,而且連民意都可以被裹挾,何況是朝堂上這區區幾位大佬?一旦涉及自身利益,立馬站到對自己有利的一方,誰來維護帝國利益?

然而未等他話音落地,便聽得岑文字已經續道:“……老臣贊同殿下出城,恭迎聖駕。”

“呃……”

劉洎差點沒被噎死,側過頭瞪大眼睛不可思議的看著岑文字。

您該不會老糊塗了吧?

蕭瑀此刻也頷附和:“岑中書之言甚為有理,老臣附議。”

不用舉手表決,更不用少數服從多數,只是一瞬間武德殿內的氣氛便詭異起來,原本爭執不下的兩派,幾乎異口同聲贊同太子出城恭迎聖駕。

表示反對的僅剩下劉洎一人。

劉洎:“……”

和著只有我自己是個小丑?

李承乾不理會劉洎,欣然道:“既然諸位愛卿盡皆贊同,那此事便定下,三日之後,孤率領朝中文武出城二十里,至灞橋西側恭迎聖駕!”

群臣齊聲道:“殿下英明!”

……

諸事議定,群臣散去。

劉洎自武德殿出來,沒有回去自己的門下省,而是拐了個彎來到中書省衙門,在一眾官員書吏恭恭敬敬的問候聲中,直抵岑文字值房,請門外書吏入內通稟,求見岑文字。

須臾,書吏返回,躬身請其入內。

劉洎整理一下衣冠,抬腳進入值房,便見到書案上公文堆積如山,岑文字卻跪坐在靠窗的茶几前烹茶,隨意的對他招招手:“剛得了一點新茶,正好一起嚐嚐。”

劉洎悶聲不語,脫去鞋子,來到岑文字對面的地席上跪坐,正好岑文字將一杯茶水推到他面前,趕緊雙手接過,道了聲謝。

兩人不再說話,各自捧著茶杯淺淺的呷了一口,然後將茶水在口中轉了幾圈,緩緩吞嚥,仔細感受著齒頰之間殘留的馥郁回甘。

良久,一杯茶飲盡,岑文字伸手去提茶壺,劉洎趕緊欠身將茶壺提起,給兩人面前的茶杯斟滿。

不滿的態度可以適當展露,畢竟自己如今已是侍中,把持門下省,乃是宰輔之一、當朝重臣。但岑文字資歷太深、權勢太大,若是在他面前失禮,則是一件極為愚蠢之事。

其間的度,劉洎掌握的極好,在岑文字看來這就是一個心中對於政見持有不滿情緒,但卻極力隱忍不敢稍有失禮的晚輩……

這一次沒有急著喝茶,岑文字伸手從茶几上的碟子裡拈了一塊糕點放進口中咀嚼,待到食物眼下,這才唏噓著說道:“前半生喝夠了烹煮之茶,整日鑽研如何在茶湯之中兌如適量的羊油、豆蔻、香蔥,如何將泡沫衝沏得潔白細膩如雪,如何調和口齒之中的回味……然自從房二研製炒茶之術,使得龍井這類清冽純粹的茶葉風行於世,才恍然覺居然喝了半輩子的油水,每每思之,都不禁反胃乾嘔,替腸胃抱怨訴苦。”

劉洎眉毛挑了一下,沒有做聲,而是仔細揣摩岑文字這番話語的含義。

誠然,炒茶之術製出的茶葉更附和儒家宗旨,但此時此刻褒獎房俊對於茶葉展所做出的貢獻,未免有些不合時宜。

肯定有更深層次的隱喻……

岑文字並未在意冥思苦想的劉洎,自顧自嘆息道:“只可惜今年開春新茶上市,運至長安販賣的產量卻十不存一,似老夫還算與房家有幾分淵源,厚著臉皮能夠討到一些,其餘那些好茶之人就沒得這個福氣咯。”

劉洎悚然一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國運副本:開局打造長城守望

玄宇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