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天唐錦繡,公子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旁的李道宗兩眼放光,滿是崇拜,他如今既被歸入東宮一黨,又是皇室宗親、陛下堂弟,立場極為尷尬,偏向哪邊都不妥,卻又不能置身事外,應該跟房俊好生學學這等渾水摸魚、兩不得罪的手段……

李二陛下好容易順過氣,惱怒的瞪了房俊一眼,不過房俊總歸是沒有徹底偏向山東、江南兩地門閥那一邊,足見其一直附和自己“打壓門閥”的政治理念,並未因自己虢奪他的兵權便意氣行事,也算是難得了。

但此事豈能這般矇混過關?他必須要東宮上下一個態度,以此徹底將東宮壓服,所以他目光又轉向太子。

“太子以為如何?”

殿內再次安靜下來,鴉雀無聲,李二陛下這是向太子逼宮了,其中意味很是明瞭:你是打算徹底躺平任憑處置,還是聯合某一派系與朕抗爭下去?

李承乾性格軟弱,卻不傻,既然房俊已經做出了“避重就輕”的表率,他自然明白自己應該怎麼辦,恭聲道:“越國公能否在修書之餘尚有餘力兼顧兵部,的確值得商榷……不過父皇東征以來,大唐屢遭危厄,越國公率軍死戰、連戰連捷,可謂功蓋社稷,兒臣以為當賜予其‘上柱國’予以褒獎,並昭示天下,使萬民稱頌越國公之功績。”

李二陛下便眯著眼,打量一番這個嫡長子。

眼下算是父子兩個明刀明槍的對壘,他這個做父親的佔據了名分大義,且實力佔優,太子全面落於下風,要麼負隅頑抗,要麼低頭認輸。

結果經由房俊這麼看似無賴的一鬧,太子居然也學會了避重就輕講條件……

上柱國,勳之極也。

唐代的官分為職事官、散階、勳官、爵位等,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這幾項官職。職事官,顧名思義,就是指他乾的工作,他的職位、權責和任務,比如某某行軍道大總管,此為戰時職位,平時不設,這個官是經常變化的,每個戰役都會有所不同,不代表他的身份地位,平時可以為某州刺史。

散階決定官員的地位和報酬,隨人走,不論具體職務如何都是不變的。由於“官職”、“官階”並不一樣,所以官大職小、職大官小、甚至有官無職的現象也很常見。

爵位是對有軍功之人的特別封賞,有固定的食俸甚至封地,可以世襲。職事官再大、本階再高的人,可能並沒有爵位,而有爵位的人也不一定有官職和官階。

“上柱國”是勳級,是對有戰功的人特別表彰。唐代勳級分十二等,最高等級便是“上柱國”,“策勳十二轉”,轉到頭便是“上柱國”……

勳級並不意味著實際的官職、爵位,所以一個士兵理論上可以在一場戰爭中因為表現優異“策勳十二轉”,而一個將軍也可能什麼功勳也得不到。

但“上柱國”卻代表著大唐軍功的頂點,自然也是地位的象徵,待遇等同正二品,相對應的官職是尚書令。

作為尚書省的名義長官,大唐並不設立這個職位,因為李二陛下登基之前便曾擔任尚書令之職,由此可見上柱國勳位之重要、高貴。大唐立國至今,榮獲上柱國勳階的唯有長孫無忌等寥寥數人……

可以說,只要榮獲上柱國之勳階,便算是屹立於大唐政權的最高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同一個階層的人彼此之間唯有強弱、不分高下,可以是統御數十萬軍馬的飄起大將軍,亦可以是統御百官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一國之宰輔。

太子以此等方式向李二陛下表達自己的態度:廢黜我可以,虢奪我部下的兵權也可以,但必須予以相應的地位與待遇,甚至要更高一層,且不能事後算賬。

大臣們倒吸了一口涼氣,看看神情不豫的李二陛下,又看看梗著脖子的太子,居然在陛下面前這麼硬氣……

李二陛下盯著太子半晌,直將太子盯得冷汗涔涔,心虛氣短,這才用手指敲了敲桌案,緩緩道:“此事不急,容後再議。朕有些乏了,今日暫且到此為止,明日諸位愛卿前來議事。”

“喏!”

群臣起身,一揖及地,施禮之後6續退出偏殿。

李二陛下坐在那裡蹙眉深思良久,才起身在內侍的簇擁之下來到偏殿後側的花廳,接見自己的兩個兒子。

李泰、李治兩人此刻正坐在花廳之內,相顧無言、瑟瑟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我連長,你讓我當主力軍?

星城老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