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前言,閒情偶寄,李漁,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群家無恆產,不事農商,專以某種文藝特長為士大夫服務的特殊文人,史稱“清客”。擅長戲劇創作和戲曲演出的李漁,是這類清客團體中的佼佼者。

李漁,字笠鴻,號笠翁,人稱“李十郎”,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出生於浙江金華一個富裕的藥商家庭。他天資聰穎,卻屢試不第。後來,甲申國變,清軍入關,江浙地區戰火頻仍,李漁家道中落,輾轉遷徙於金華、杭州、金陵(今南京)等地。為了支撐起四五十口人龐大的家庭開支,他不得已走上了賣文為生的道路,並創作出如小說《連城璧》《肉蒲團》《十二樓》及傳奇《風箏誤》《憐香伴》等在當時膾炙人口的作品。

旅居金陵期間,他又自組家庭戲班,應文人官員邀請,攜帶姬妾家眷專程到各地遊歷演出,跋山涉水,足跡遍佈全國。在當時以文會友、重視文藝切磋的社會風氣下,官員們對李漁頗為照顧,不僅以士之禮相待,且饋贈豐厚,使得“李家班”規模越來越大,名聲遠揚,成為活躍於清初劇壇的重要戲班之一。在外漂泊十多年後,隨著兩位當家花旦喬姬與王姬的相繼離世,加之李漁已近花甲,年老體邁,體力與精力都再也無法支撐這種舟車勞頓的生活,“李家班”逐漸銷聲匿跡。

公元1671年,六十歲的李漁回到金陵,決定將自己畢生總結的戲劇理論與生活經驗編撰成書,於是就有了這本他最得意,也是最負盛名的代表作——《閒情偶寄》。

林語堂說:“《閒情偶寄》是一部討論生活藝術的書。李漁極富創作思想,對每件東西都有新穎的議論。他所創作的器具中,有許多至今為人所用。”周作人也認為《閒情偶寄》“有與自然與人事的巧妙觀察,有平明而又新穎的表現”。

在這部作於三百年前的生活美學典範中,李漁論及古代的詞曲、演習、聲容、居室、器玩、飲饌、種植和頤養,觀點獨到,別具匠心,言詞淺明雋永,充滿機趣哲理,值得長久細讀玩味。

《飲饌部》中,他大談吃食,把“清”“潔”“芳馥”“鬆脆”作為品鑑美食的重要標準。雖為地道南方人,因多年北上演出的經歷,李漁對面食也頗為喜愛,併發明瞭一種將醬、醋、椒末、芝麻粉、鮮汁(一般為焯筍或煮菌、煮蝦後的湯汁)和入麵粉,揉切成極薄極細的麵條,沸水煮熟後無需加佐料即可食用,讀來不禁讓人垂涎欲滴。

李漁其人性情率真,想法不拘一格。在《種植部·合歡》一文中,他教授種植合歡樹之法:“勿太肥,常以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而澆其根,則花之芳妍,較常加倍。”據說這是他受“合歡”二字啟發,無心偶試而得的法子,頗為驚豔有趣。

作為戲班主的他,對女子的穿衣打扮亦有自己的一套見解。他認為,天姿國色的女子應該有體香,體香雖然難得,但如果常用薔薇花露拭體拍面、用江蘇六合出產的香皂浴身、喝香茶或吃荔枝來潤口,就可以去除所沾染的汙穢之氣,同時令身體留有馨香。

除此之外,《閒情偶寄》的《詞曲部》《演習部》,以及《聲容部》的部分內容,是對古代戲曲理論及舞臺演出經驗進行的系統化梳理,也是李漁一生戲劇創作與實踐的全面總結,至今仍價值卓著,他本人也由此被稱為“中國戲劇理論始祖”。

此次勘校首次採用最接近李漁成書時間的底本,即《續修四庫全書》中收錄的《閒情偶寄》清康熙刻本(現珍藏於吉林大學圖書館)影印本,同時參校中國臺北廣文書局影印的清康熙十年翼聖堂刻本,又考以德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的清雍正八年芥子園刻《笠翁一家言全集》本,盡力修正了目前市面上流行各版本中的多處存疑,努力還讀者一本美好而純粹的《閒情偶寄》。舛漏之處,還請方家賜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火影練吸星大法

三服

吾妹千秋

木秋池

秘境3:迷失的絕世秘藏

冷娃

大佬他又開掛了

月色遙

官路梟雄

小鬼上酒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雲海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