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吃的怪癖,味言道:寫盡天下美食,寫盡人間世情,車前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東西簡直是一種怪癖。

有愛吃毒的,比如河豚。日本的饞癆胚子吃河豚,還愛吃到微微中毒狀態,像喝酒——微醺是極好的境界。

有愛吃臭的,醃莧菜梗、臭豆腐。但現在的臭豆腐都不臭了。我對朋友說,很誇張地說:“這真是一個淡而無味的時代啊,連臭豆腐都不臭。”

我愛上“蒸雙臭”。也就是說臭的力量太小,只有讓它們團結一起,或許才有臭氣熏天的可能。“蒸雙臭”就是醃莧菜梗蒸臭豆腐。但“蒸雙臭”裡的臭豆腐已經沒啥吃頭,蒼白無力,而醃莧菜梗卻豐腴滋潤,臭豆腐是死心塌地的老僕人,醃莧菜梗是望春風的閨中少婦。咬住它一吸,忽見陌頭楊柳色的卻是我們——醃莧菜梗裡的汁液彷彿陌頭濃濃的楊柳色在我們舌尖上如坐春風,又坐懷不亂。臭這種味道,很難被其他味道篡改。因為的確太獨特了。偉大的詩人就是醃莧菜梗,或者是臭豆腐。李白是醃莧菜梗,杜甫是臭豆腐。詩人中有李白杜甫,食物裡有醃莧菜梗臭豆腐,這真是我們中國人的福氣。

醃莧菜梗的滷叫“臭滷”,用它燉蛋,“相看兩不厭”;用它煮花生,“下筆如有神”。

有愛吃黴的,黴千張、黴乾菜。黴乾菜扣肉,扣到天涯海角。

除了河豚的毒,醃莧菜梗臭豆腐的臭和黴千張黴乾菜的黴都是加工手藝。或者說手藝活。吃東西說到底就是吃手藝——比如“手剝蝦仁”,吃的就是手剝這個手藝。

手剝出的蝦仁,肉質結實,一結實,味道就豐富。好像吃甘蔗,吃著吃著吃到甘蔗頭,整根甘蔗的味道就被這甘蔗頭給提拔出來。甘蔗沒頭,群龍無首。手剝蝦仁就是甘蔗頭。蝦仁最怕爛糟糟,爛糟糟蝦仁只能混進佐料——比如用番茄醬炒,和清炒蝦仁一同裝盆,美其名曰“雙色蝦仁”或“龍鳳蝦仁”。手剝蝦仁只須清炒,味道就很好了。

蝦仁中有兩道名菜,蘇州的“碧螺蝦仁”和杭州的“龍井蝦仁”。它們是茶菜。

但我最愛還是清炒蝦仁。清炒蝦仁還有個新名字,叫“玻璃蝦仁”,一指它的色澤瑩潔,二指它的口感脆嫩。

以前說菜餚,只論“色香味”,現在看來還要加個質,或是脆的,或是嫩的,或是硬的,或是糯的。“色香味俱全”不夠,要“色香味質俱全”。

有一年,王世襄老先生向我推薦一家飯館的“玻璃蝦仁”,他說:

“吃不了,第二天吃,還是脆的”。

但並不是手剝的都好,有蝦子的季節去飯館吃“手剝蝦仁”,肉質也不結實,因為飯館要做另一道菜“蝦子白肉”,就把河蝦先在清水裡攪拌,使蝦子脫落。這一攪拌,肉質就給攪拌鬆了。有時候更慘,肉質完全成一本糊塗帳。所以要吃“手剝蝦仁”,還是在自己家裡吃保險。正是:

交際上飯館,美食在家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到沒有女人的星球后

浮世萬千

最強和尚駕到

白冥

我家王妃是逗比

北九竹

危險關係(出書版)

跳躍的火焰/胡小媚

四合院:讓你離個婚,你卻整全院

出手不摳

小鎮密愛之我的美女老師

湘水微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