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仁者·君子·凡人,幽默的代價,王躍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讀書是需要人生經驗的。我早些年捧著一本《論語》,只覺得古奧難懂。直到在人世間棲棲然走過了一程,再重新讀這本書,方才略略參悟了孔門學問的些許玄機。

孔門學問的最高境界是仁。眾弟子多次問仁,但孔子從未對仁下過一個定義,只是教弟子們怎麼去做。勉強換算成現代語彙,就是教弟子們做到真善美。比方說“剛毅木訥,近仁也”。一個人是怎樣便是怎樣,哪怕呆頭呆腦都沒關係,如果刻意地表現,就是“巧言令色,鮮矣仁”了。子路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穿著粗布衣服,同身著華服的貴人們站在一起,從容不迫,不卑不亢。孔子對此大為讚賞,認為這隻有子路才能做得到。我想是他心中有仁,用不著拿外在的東西來文飾。這看似平常,我們大多數人未必做得到。我們在西裝革履的闊人面前如果捉襟見肘,多半會露出窘態來。

仁的境界不是很容易達到的。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他從未說過誰成了仁者。顏回“三月不違仁”,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孔子嘆道:“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千古喟嘆,遺憾無限;物慾之弊,於今為烈。人們難以達仁,不在仁的虛無縹緲,而是人們實在很難逾越聲色犬馬的欲壑。說到底,人總是俗物,很難真正達到仁的境界。世上是否有過真正的仁者,值得懷疑的。但人應常懷仁心,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便是“為仁由己”的意思,而且“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實在很通達,他知道要求所有人都成仁者,太不現實了。於是他退而求其次,又教人做君子。君子不一定就是仁者,但對仁應念念不忘。所謂“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這大概是對君子的道德要求吧。孔子的另一位得道高足子夏說,君子“觀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這或許就是君子的外在氣度:看上去莊敬,叫人不敢輕慢;接近他又很溫和,不是拒人千里之外;聽他的言論,則嚴肅認真,使人折服。做到這一點,需要仁的深厚修養,不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種裝腔作勢。所以恪守仁道,自成君子。

孔子的學問不是人們誤解的那樣刻板,而是很活泛、很練達的。我們凡人學了,也大有裨益。比如同上司相處,孔子講究平淡為宜。他說:“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這裡教人謹守臣道,不必過於拘禮。可我又常常拿不準這話是否說得有理。現在那些做上司的,惟恐下面不敬,偏要有意擺出股威風來,你越是唯唯諾諾他越是感覺良好。你想讓上司高興,就不要怕人家背後說你是馬屁精。孔子又告誡人們說:“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也。”但很多耿直的人並不懂得這個道理,他並沒有進入上司身邊的小圈子,卻自以為無私無畏,就直言不諱,結果成了故意同上司過不去的人。須知如今你想討得上司的信任,並不在乎你光明磊落,而是“功夫在詩外”。

許多人生道理需得親歷,甚至以一生的苦難為代價才能悟出,往往單靠讀書是看不破的。可看破了又未必好,到頭來洞明瞭世事精微,卻消磨了英雄氣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惡魔獨寵:小可愛,深深吻

小生阿笙

1/7生還遊戲

馬天

重生之摳腳大漢變男神

二寶天使

桃花痣+番外

藍妯/穗雪

十三局靈異檔案(造物者)

微不二

都市:攤牌了,我就是世界首富

軒轅凡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