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丟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百年家書,瘋丟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h3>一面國旗</h3>

此時蘇州河北岸,膏藥旗林立。

日本是個極喜愛宣揚戰功的民族,光想出佔領一個城市就升熱氣球慶祝這種損招這一點就已經可以看出來了。

每一天上海市民就跟上班似的,清早聚到河邊巴著柵欄往對岸張望,即使看到了慘烈的犧牲尤不肯離開,實在是此刻四行倉庫在他們眼中就是一面巨大的國旗,用炮火和鮮血澆築而成,存在感超強。

而今天,二十八日,在又一個清晨開始時,聚到河邊的人驚訝的發現,四行倉庫上方,豎起了一根杆子。

那是兩根竹竿綁在一起的長杆,立在頂樓,旁邊隱約可以看到人影筆直的站著,當晨光熹微時,一聲嘹亮的喝令聲從對岸傳來,經久不息,緊接著,有什麼東西順著那杆子徐徐升上來。

有眼神好的人張望了一會兒,忽然哭了出來,指著那邊嘶啞的大吼道:“國旗!國旗升起來了!”

一傳十,十傳百,四行倉庫上的國旗還未升到頂端,就已經受到千人圍觀,蘇州河南岸人們站直著,俱都眼含熱淚,注視著那佔領區的國旗,即使知道前途迷茫,可是卻有什麼東西鼓脹著,彷彿要爆炸開來。

等到國旗在四行倉庫的旗杆頂端,五層的倉庫將國旗頂到了万旗之巔,周圍豎立在廢墟之中的膏藥旗只能頹然仰視之時,群情激盪已經達到了頂點,所有人都在歡呼和吶喊,前兩日所見所痛彷彿已成過去,只要這面旗幟一直在,就沒有任何事情可以害怕。

等到最激動的情緒過去後,人們卻沒再歡呼了,他們大多擠成堆站著,仰著頭痴痴的望著那面國旗,表情幾乎是空白的,最多的,是帶著點感慨,甚至扯出點微笑。

這面國旗掛不久,所有人都知道。

可就是想多看一會兒再一會兒,這樣可以記住它,記住這個景象,然後在心裡默默的回味一千遍一萬遍,直到勝利的那一天再想起,說不定能露出會心一笑。

瞧,在三七年,這一切都註定了的。

至少黎嘉駿是這麼想的。

她已經與諸位知情的同事在夜晚的時候,都目睹了那個叫楊慧敏的女童子軍裹上國旗跳入蘇州河,這一晚蘇州河畔靜悄悄的,沒誰想引起日軍的注意,他們看不到對岸隱蔽處的動靜,卻能夠想象那個纖細英氣的女孩在河道和掩體中艱難前進的情景,等早上她凱旋歸來時,迎上去的人幾乎都是面帶愧色的。

他們都比她大,不少還是熱血爺們兒,可卻都沒她那樣的膽色和果決,在剛聽說任務的時候立刻領取,不給別人任何機會,而事實證明,大風險也伴隨著高收益。

楊慧敏剛上岸,就被一群高官前後簇擁著帶走了,幾乎可以想象未來不可限量。

擠在周圍的記者眾完全撈不到任何採訪的機會。

黎嘉駿雖然說也是記者,但她一不是專業的,二來現在差不多已經是定型成了戰地記者,去的都是其他人避之不及的地方,極少搶新聞和缺爆料,只要不怕死就永遠有新聞,所以當她反應過來李修博幾個那麼激動是去幹嘛時,人楊慧敏早就上車走了老遠了。

李修博拿著照相機回來時還在嘆氣:“沒拍到照片,回去擬稿又要多寫點了……等等我先去擬稿,爭取發個特刊,你又一晚上沒睡,小心你那位來抓你!”

你那位……黎嘉駿嘴角抽搐,卻下意識的往周圍看看,做賊心虛到了極致,沒看到熟悉的車和人,略微心安的嘆氣:“你不要亂說好伐啦,人家那是被我哥委託的!”

“哦,你相信就好。”李修博扔下這句話就走了。

……見了鬼了!誰管你信不信啊,我反正信了!黎嘉駿內心忿忿兒的。

可要說累……還真有點,此時日軍不知道是被國旗打擊跪了還是正在醞釀下一波攻勢,等了很久等得所有人都哈欠連天還沒動靜,黎嘉駿琢磨了一下,還是決定先去報社和幾個同事一起弄出個特刊再說。

走之前她又回頭,看到那面國旗迎風飄著,背景是還未散去的硝煙,濃稠沉重,可一旦有風吹過來,它卻會飄得噗呤噗呤的,很是歡快有活力。

但反差之下,更覺心酸。

有些傳說,聽的時候蕩氣迴腸,想象的時候熱血沸騰,可是等到真的遇到時,此情、此景、此心,都不容許人再忍心多看一眼了。

她已經在旁邊英軍的談話中聽出了租界方有調停的意向,實在是四行倉庫的堅挺讓日軍越來越崩潰,現在還顧及到租界的安全,一旦喪心病狂來個“不小心”,那就不僅僅是租界受到誤傷那麼點“小事”了。

從最開始租界的洋人就相當緊張,程度不亞於圍觀戰況的中國人,因為就在他們圍觀對岸戰況的地點附近,豎立著兩個巨大的煤氣罐。

大到什麼程度,就像兩個金字塔,炸四行倉庫的炮彈稍微偏移一點,對岸人傷不到,煤氣罐絕對百分百擋槍。

這一點眾多非盲目圍觀的人心裡也清楚,所以從一開始,就對四行倉庫能堅持多久抱有懷疑,而現在,國旗豎起來了。

鬼子差不多是該瘋了……就他們那米粒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天大的軍國主義思想,化學作用之下估計現在已經在呼叫空軍了。

已經收到一點風向的報社媒體差不多開始往回撤了,發了這一次稿子,下一次就要拼誰先發現八百孤軍的去向了,這一點黎嘉駿都沒法給同事們作弊,她都不記得教科書上有沒有提過這八百孤軍,就連這四行倉庫都曾經和大公紗廠傻傻分不清,要不是如此,早想起有四行倉庫這回事,她怎麼也不可能到上海時那麼淡定……絕對連夜包了頭頂的洋人咖啡館露臺打地鋪了。

報社的新聞通訊處依然如往常那樣,座位少,往來全是來去匆忙的記者和編輯,旁邊房間裡,印刷機嘩啦啦響著,不知道在印什麼。

李修博現在在通訊處也算個小有影響力的,一進辦公室就口頭報了下選題,坐下來就開始奮筆疾書,過了一會兒,盧燃取了洗好的照片回來,交給印發的編輯,一張特刊就這麼開始籌備了,連排版都是火速進行的。

這時還有很多外派的或者負責線路聯絡的記者在那兒高叫著各方訊息,最引人注目的還是要數國軍的去向。

不出所料,從上海撤走的部隊馬不停蹄,全都趕往了南京,至此,雖然淞滬會戰還沒完全結束,但是關於它的一些一手訊息,還是一點一點的被總結了出來。

雖然沒有明確官方統計,但是這一次會戰,前前後後有近七十多個師的番號出現,加上地方部隊,前後投入了快七十多萬人,什麼隊伍都有,甚至還有九月份從四川沿江而下的川軍,他們剛到就投入血戰,撤退時參加淞滬的整個川軍建制幾乎癱瘓,不完全統計,這七十萬人中,差不都傷亡了快三十萬人,幾乎是投入兵力的一半,甚至有可能比日軍所有投入的兵力還要多。

可這就是血肉之軀對抗堅船利炮的必然結果,七十萬人中大概有三分之二,在踏上這個戰場前估計連飛機和坦克都沒見過,然而他們還是就這麼來了,從此每多活一天都像是賺來的,所謂無知者無畏。對於指揮官和戰士來說,他們只要明白一點就夠了,那就是,要勝利,只有填上去。把屍體鋪到敵人的槍口邊,下一個戰士就能一刀捅死那個握槍的鬼子。

而事實上,他們也這麼做了。

七十萬人,死傷三十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邪帝毒妃之神醫天下

夜音如雪

從殺豬開始修仙

張老西

尋找前世之流年轉2

vivibear

天吶!他的御獸都太兇惡了

呆呆劍修

我被騙去當豬仔,怒而血洗園區

沐雨瀟笙

泛舟青史:我開局直播問道伏羲

漢口張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