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41 章 041,歲歲平安,笑佳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遠近村裡,每當農忙的時候,男人們真就跟牲畜一樣勞累,甚至還不如牲畜。

就說蕭家,兩匹騾子犁地快乾得多,但為了不讓它們累壞了,連耕三天就得專門歇一天,男人們卻得連著幹,為的就是抓緊時間種完地,誰知道過幾天會不會下雨。

可都是自家人心疼自家人,愛惜自家的騾子,像齊老太太,還盼著用蕭家一匹騾子兩個男丁一天就給她種完二十畝呢!

一匹騾子一天犁地六畝已經很不錯了,犁二十畝地,還不直接累死!

賀氏:“老姐姐,這話你真好意思開口啊,怎麼,你們家的二十畝地不能耽誤,我們家的地就能耽誤了?”

齊老太太始終低著頭,攥著手道:“我也是實在沒辦法了,但凡家裡有一個青壯勞力,我都不會登門,真的,二十畝地,光憑我們幾口子老弱婦幼,一天耕一畝都難,豈不是要種上二十多天?耽誤不起啊,到時候沒有糧食,也沒有別的親戚,只能,只能來親家討飯吃。”

蕭玉蟬氣笑了:“聽聽,這是威脅人來了對吧?真當我不清楚齊家的情況啊,我公公今年才五十二,比我祖父年輕了快二十歲,這個歲數的男人,你去外面地裡瞧瞧,哪個沒在種地。你留家做飯,他早起晚睡,再叫上我那倆嫂子點種,三個人一天種兩畝地妥妥的,忙個十天,跟我們家差不多一起種完,怎麼就非要借人了?”

齊老太太:“他是老秀才,一輩子沒怎麼下過地,累死累活也就能耕半畝,還堅持不了幾天,你嫂子們也都是嬌氣人,頂多做做家務點點種,揮不動鎬頭啊。”

齊家在靈水村西邊的松樹村,隔了七八里地,是個挨著山的小村莊,因為只有一面臨山,耕地多,比桃花溝富裕。

早年齊家家境算殷實的,除了蕭玉蟬的公公是個老秀才,齊家的三個兒子也都是秀才,卯著勁兒繼續往上考的,不然光憑二十畝地的家底,可娶不到蕭玉蟬這樣貌美又有錢的兒媳婦。

結果蕭玉蟬才嫁過去不久,戰亂就來了。

齊家男人們的功名幫他們免了兵役,卻躲不過緊隨而至的兵匪,三個兒子相繼死去,老秀才跟女人們不知道怎麼堅持下來的,反正蕭玉蟬在丈夫死後立即帶著襁褓裡的兒子逃回孃家,跟齊家基本是斷了聯絡,也就是老爺子辦事體面,蕭縝娶佟穗時沒忘了請齊家人來吃席。

賀氏:“秀才不秀才的,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人得往前看,我爹年輕時候還是正五品的千戶呢,現在還不是在地裡幹活,他都能吃苦,秀才郎就不行了?”

齊老太太:“老爺子身體硬朗,我家那口子是真的幹不動……”

賀氏:“那就能種多少種多少,反正你們家人少,吃得也不多。”

齊老太太看看對面的母女倆,突然轉向佟穗,抹著眼淚道:“老二媳婦,瞧瞧你嬸孃多心狠,這是逼我們往死路上走啊,早就聽說老二跟老爺子一樣仁義,你幫我問問他們,看看他們兄弟能不能牽騾子過去幫我們種一天?一天

就行!”

佟穗苦笑:“我二嬸說的都是大實話,跟心狠一點關係都沒有,不提祖父一把年紀還在辛苦,就是我們二爺,晚上在村裡巡夜大半宿白天還要下地,二叔三弟四弟五弟接下來也都要巡夜,日夜勞累,您明知道我們抽不出手還要繼續逼我們,又哪裡把我們當親戚了?”

齊老太太:“……”

賀氏笑了,再收起笑,親自將齊老太太扶出家門,一直送到村西。

可賀氏都沒想到,她才拐進村子,齊老太太竟然又折回來了,一路打聽著尋到蕭家的地頭,跪在地邊嚎啕大哭起來,引得附近田地間的靈水村村民都望了過來。

蕭穆喊蕭野、蕭涉來扶犁,他帶著蕭守義來到地頭,問齊老太太為何哭。

齊老太太抹著淚訴說自家的苦,再把蕭玉蟬說了一頓:“她非要帶耀哥兒回來過,我想著耀哥兒在你們家會過得更好,再捨不得都答應了,可玉蟬怎麼就不把齊家當家了,想當初她跟我們家老三多恩愛……”

蕭守義想,死去的女婿確實沒得挑,讀書好,待人也彬彬有禮,可齊老太太卻是個喜歡挑刺的,非要給女兒立讀書人家的規矩,婆媳倆沒少置氣。

蕭穆打斷她的哭聲,直接說正事:“你且回去,一家人先慢慢種著,我們這邊還有五天能忙完,忙完再讓老三老五去你們那邊幫忙。”

齊老太太這才明白,賀氏那張嘴就來的“七八天”是糊弄她呢!

只五天的話,她願意等,最主要的是她不敢在老爺子面前耍賴皮。

齊老太太千恩萬謝地走了。

蕭延對著老太太的背影呸了聲,埋怨地看向自家老爺子:“祖父,妹夫都沒了,玉蟬也不待見齊家,咱們就當斷了這門親不行嗎,還非要我們過去給他們當牛做馬。”

誰稀罕天天種地?身體再強壯也不喜歡面朝黃土背朝天,更何況是幫別人家。

蕭穆嘆道:“看在耀哥兒的份上,你們倆就多辛苦兩日,他們家也是真不容易。”

沒有餘力就算了,有餘力而不幫,傳出去鄉親們都會覺得自家太涼薄。

.

齊老太太離開沒多久,蕭姑父、蕭姑母來了靈水村,沒去蕭家,直接來的蕭家地頭,身後跟著六七個穿著灰撲撲衣裳的人,瞧著像流民。

蕭穆問女兒:“這是咋回事?”

蕭姑母笑道:“鎮上都是流民,保長想到個法子,花錢僱傭流民幫大家種地,一家一天出五文錢加三頓飯就能僱一個流民。這七人是我精挑細選的老實人,昨天一口氣就把家裡十幾畝地種好了,本來還有三個,嫌遠沒過來,我尋思咱們家地多,肯定用得上。”

太平時候,僱一個青壯勞力幹一天活至少得花十五文錢,因為是鄉親,晌午還得做頓好的,哪像現在的流民,便宜又好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小姐勇闖選秀節目竟成唯一的姐

竹京

小輔助,吉祥物[電競]

何彌初

傾天娛後

月悠然15

天災降臨,這個該溜子會隱身

千里泊淮

重生之表小姐+番外

洛傾

津輕海線越不過的冬

圓圓圓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