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清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史 疑,死之枝,松本清張,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01

新井白石的著作《史疑》仍然留存於世這個訊息,最初是由一位在北陸一帶採訪的報社記者帶回東京的。

這名記者先將這個訊息告訴了某位過從甚密的大學副教授。該副教授一開始並沒有相信,不過在聽了記者講述的來龍去脈之後,他逐漸開始認為這訊息似乎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胡說。

那位收藏家名叫宇津原平助,據說他祖上是加賀藩藩主的門客,現居住於福井縣的農村,是位六十七歲的老人。他性情古怪,二十年前把家人全部趕出了家門,一直獨居至今,和孩子們幾乎沒有往來,他的老伴兒目前由子女們照顧。

宇津原平助家裡存有很多祖上傳下來的古文獻。他是那種所謂的“藏書狂”,不但不外借他的藏書,也不允許他人閱讀,如同一個守財奴,瞧一眼自己埋在地下的金幣,就心滿意足了。

以前也曾有地方圖書館的人和他商談購買藏書的事宜,都被平助老人一口回絕。當然,他時不時會驕傲地把自己抄寫的藏書目錄在慕名而來的收藏愛好者們面前顯擺一下。不過平助親口對該報社記者說,那並不是完整的目錄,重要的藏書並沒有寫入。

他的老式住宅很寬敞,有單獨存放藏書的房間。為防範竊賊,窗戶上都安裝了堅固的鐵欄杆。平助老人每天都到藏書間翻閱古書,一天不去,感覺就如同與愛子隔離一樣寂寞難耐。

大學副教授查閱了加賀藩的《武鑑》,發現藩主的門客中,確實有位叫宇津原平左衛門的人。

報社記者憑藉著他的甜言蜜語和循循善誘,終於套出平助老人的話,得知他收藏有《史疑》。據記者稱,平助老人一說出口,馬上就後悔了。他反覆叮囑記者,千萬不要把這事告訴別人,如果一傳十十傳百,定會有許多人上門來要觀摩,他會不堪其擾。

但是報社記者還是將訊息告訴了大學副教授。後者在獲悉《史疑》有可能存世的訊息之後興奮異常,要求記者千萬要對其他學者保密。副教授說,如果這冊《史疑》是真品,那將會是個偉大的發現。他表示一定會仔細閱讀此書,然後寫出一篇轟動學術界的論文來。

其實報社記者將這一訊息透露給其他歷史學家,也不能說是背信棄義的舉動。一開始,記者並不知道《史疑》有如此高的價值,當看到副教授表現得如此欣喜若狂時,他非常吃驚,覺得這個訊息只讓一個人知道未免有些浪費,或許讓整個學術界都知道會比較好,於是他就將此訊息也告訴了其他學術界的大人物。

新井白石留有數量龐大的著作,其中多數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後世,但有相當一部分只留有書名,內容失傳,《史疑》就是其中之一。這是一部二十一卷本的皇皇鉅著,白石在其中將十八世紀法蘭西的百科全書派思想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尤其尊重史實,是將實證主義匯入歷史考證的第一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日本近代史學的奠基人。明治時代實證史學開始興盛,當時幾位有名的歷史學家大多受到了白石的影響。

白石先生著名的歷史著作有《藩翰譜》《讀史餘論》《古史通》《古史通或問》等,這些是應六代將軍家宣的要求執筆撰寫的。而《史疑》則不同,當時白石遭八代將軍吉宗貶謫,在失意中寫下了這部著作。《史疑》同《折薪記》一樣,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從白石致友人的信箋中可以推測,此書同樣運用《古史通》與《古史通或問》中以古代史為基礎的寫作方法進行考證,並且加進了借古諷今的意味。信箋中“本朝古今第一書,以記萬古之疑,亦為謝罪之辭”的語句,充分體現了白石先生當時的雄心壯志。

加賀的前田侯聽說白石寫了《史疑》後,懇求借閱此書。對白石來說,加賀侯是他的支持者,不能得罪,所以他將二十一卷全部借給了對方。然而,前田家可能以為這二十一卷是抄本,因而沒有歸還。《史疑》於享保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完稿,第二年即享保十年的五月,白石病歿。加賀侯沒有歸還《史疑》,或許是他故意裝糊塗也未可知。

之後,前田家從白石處借走的《史疑》便下落不明。因為多達二十一卷,縱然散佚,也應該有一部分會存留下來。從整部著作全都失傳這一點來看,加賀侯可能是將二十一卷本交給門客替他抄寫,後來卻遺忘了此事。總之,前田家沒有留下相關記載。另外,門客也可能抄錄到一半便壽終正寢,最終導致《史疑》不知所蹤。

歷史學家對白石先生的《史疑》產生了無窮的興趣與好奇。這是作者在《古史通》與《古史通或問》之後寫就的著作,不但補充了以往的疏漏,而且從作者“今日政事之心得”等詞句上剖析,《史疑》中作者好像相當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主觀感受。其實,現代學者在書寫古代史時,僅僅從《古史通》與《古史通或問》中就已經受益匪淺,更不用說《史疑》了。

如今這部古書居然在越前的偏僻鄉村出現,這在整個學術界內產生了巨大反響。其中一個原因是,每個學者都不想讓其他人知道這個訊息。另一方面,部分得知訊息的人開始爭先恐後地趕往福井縣西部的那個山村。

然而,這些東京的學者無一例外都碰了一鼻子灰。宇津原平助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們閱覽《史疑》的請求。不過,宇津原平助拿出了其他古文獻。學者們至此便確信,平助老人確實藏有《史疑》。他拿出的藏書都屬於享保年間,其中多數文獻甚至從未面世,這些書籍同樣非常有價值,不過他們最翹首以盼的還是《史疑》。

此時,每位學者都功名心切。一個人獨自佔有史料的愉悅,遠遠高於美女得到寶石的欣喜。根據這本史料,學者可以提出新的學說,可以顛覆以往的定論,還可以為已有的學說提供旁證。

《史疑》在近代史學鼻祖新井白石的歷史著作中佔有重要席位,這樣的著作居然重新出現,當然會引起學者的濃厚興趣。他們千方百計地想要說服宇津原平助,但是平助頑固異常,他揚言,在他死前決不會將此書公之於眾。他說自己已經六十七歲,來日無多,死後兒子們可能讓眾人一飽眼福,但只要他還活著,就算有宮內廳的命令或者首相的指示,也決不將《史疑》示人。

然而,學者們在聽過平助老人如此信誓旦旦後,不但沒有放棄,反而更感興趣。當然,這也是人之常情。其中一些老學者,更是強烈盼望能在有生之年一睹《史疑》的真容。另外,一些已經功成名就的學者也雄心勃勃地想借對此書的研究,在史學界激起熱議。

但結果是,學者們徹底領教了宇津原平助的頑固。事已至此,只能寄希望於等平助死後,平助的兒子把書拿給大家觀摩。雖然也有學者先下手為強,積極拉攏平助的兒子,但是平助父子間的關係極為不合,現在兒子也無法說服父親,

儘管大家都知道《史疑》的存世,卻誰都沒辦法出手。就這樣,兩年時間過去了。有些歷史學家認為,《史疑》如今有了下落,這本身就意義非凡。不過另一方面,仍有學者懷疑宇津原平助究竟有沒有《史疑》。他們推測,平助將《史疑》秘不示人正好說明那東西是贗品,或者他連贗品都沒有,只是在那裡虛張聲勢而已。

這在邏輯上也說得通,但那些見到過平助其他收藏的學者們,都對平助的話深信不疑。這其中不乏一些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他們還沒有窺見真正的古文獻,居然根據平助言論的細枝末節,寫小論文來推斷《史疑》的大致內容。

在這些野心勃勃的年輕人中,有一個叫比良直樹的人。他三十二歲,是個新銳歷史學家。他究竟畢業於哪所國立大學,在哪所大學擔任講師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最近嶄露頭角、大有前途的歷史學家。他因擅長寫作而為世人關注,經常在重要的綜合雜誌上發表言論。他的文章具有獨到的見解,許多人認為此人遲早會升任為大學教授,在歷史學界稱雄一方。

比良直樹聽說宇津原平助藏有《史疑》時,也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過,當其他人爭先恐後地與平助拉關係時,他卻選擇保持沉默。他覺得這麼做沒有意義,聽說平助是個頑固的傢伙,自己一旦和那些平庸的學者混到一起,只怕也會被平助拒之門外。

他在靜靜地等待最有效的方法和機會。

02

比良直樹前往福井縣的日子是六月一日。他一向喜歡秘密行動,從東京出發時,他向妻子謊報了他的目的地。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去看《史疑》的。最重要的是,迄今為止,學者們那麼執著地懇求閱讀《史疑》都沒有成功,所以他也沒有多少自信。其次,他也懷有功名心,不願與別人分享出人頭地的快感,甚至隱瞞妻子他此行的目的。他有幾個學者朋友,都是同行,彼此家庭間也有來往,萬一妻子說漏了嘴,就有洩露天機的可能。

比良五月三十一日晚從東京出發,六月一日早上到達福井,換乘地方上的民營鐵路,坐兩個小時到達終點站。到宇津原老人的家還需要乘坐巴士,在山間的道路上行進一個多小時。

比良沒有在列車中遇到熟人,從在福井坐火車開始,周圍全是當地人,誰都不認識這位從東京來的旅客。

他事先打聽過宇津原老人的住址,下了巴士後,他又徒步走了半小時。在村莊的入口,他向人問路。村民們還有那些路上的行人,都不知道他是大學講師,誰也不曉得這位拎著手提包的人從哪裡來。

下午一點,比良終於抵達了宇津原老人的家。眼前的房屋很大,屋頂鋪著稻草,還是難掩其破舊之感。看上去,宇津原老人的晚年生活並不那麼富足。

“誰啊?”嘶啞的聲音讓人聯想起山中古寺的迴響。幽暗的屋裡走出來一位滿頭白髮、個頭矮小的老人,自上而下打量著鞠躬行禮的比良。老人看起來簡直像是走出火葬場的焚屍工,他就是宇津原平助。

老人接過比良遞上的名片,從懷裡取出眼鏡。

“哦,你是從東京來的啊?”老人嘟噥著,臉上浮現出傲慢的微笑。

比良坐到破爛開裂的榻榻米上,向老人誠懇地問道:“請您允許我瞻仰一下白石先生的《史疑》吧!”來這裡的途中,他已經反覆琢磨過措辭。此時,他陳述了自己無論如何也要一睹《史疑》的數個理由。

果不其然,宇津原老人冷冷地回應,叫比良不要再費心思。經常有知名學者從東京趕來,提出同樣的要求,不論對誰,老人總會找到理由予以回絕,然後為對方的遠道而來表示過意不去。所有來訪者的目的都一樣,所以老人回答得相當熟練。

比良表示預料到可能遭到拒絕,然後強調他的學術研究與其他學者存在本質不同,換句話說,就是他的學術研究具有獨創性。他說,為完善自己的學說,無論如何也要讀一讀《史疑》的內容,這也是他這一階段的使命和任務。比良還委婉地暗示,只要老人允許他進行抄錄,那麼在物質方面無論提出什麼要求他都會盡力滿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完美老公進化論

陳毓華

師孃,請自重!

財神爺的小寶貝

都市:修仙從被雷劈開始

古召

四合院,別惹我

一條不是鹹魚的魚

蓄意熱吻

傅五瑤

累世小冤家

七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