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亮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墩瑪扎村禁地,在新疆,劉亮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岸上的墓

從村子裡往上看,墩瑪扎彷彿在天上,插滿瑪扎的樹枝戳進雲裡,系滿樹枝的布條飄進雲裡。墩瑪紮上空經常打雷,天一陰,天就塌在墩瑪紮上,望上去雲堆挨著墓堆。雲堆裡埋著嚇人的雷。墓堆裡埋著不認識的人。遇到大洪水,高岸被河水沖塌一塊,隔幾年有一具陌生屍骨掉下來,骨頭散落在河裡。村裡人把它收拾起來,又拿到高岸上埋了。

幾百年前——幾百年呢?他們的祖先來到這個山溝時,高岸上的墓就堆在那裡,成堆的盤羊頭堆在那裡。溝裡有一片被人耕種過又荒蕪的土地,有廢棄的房子、敞開的積著厚厚羊糞的圈、被雜草覆蓋的路,似乎在這裡生活的人,全死了,埋在高處。

村莊的名字記住了人們最初看見它時的樣子:墩瑪扎——高岸上的墓。

人們收拾廢棄的破房子,挖通淤堵的水渠,在冰涼的爐灶燃起火,這個山溝裡已經荒蕪的斷了炊煙的生活,又被另一些來歷不明的人續接上。

從那時起,高岸上的瑪紮成了村裡人的禁地。他們把別人的祖先當神靈供奉,接著埋在墩瑪扎裡那些人的生活往下過。那些人把地留下,水和空氣留下,羊圈和山坡的青草留下,只佔一塊光禿禿的河岸高地。那是神靈待的地方,村裡人不輕易上去。

幾百年過去,墩瑪扎依舊保持著人們最早看見它時的樣子,只有風和河水,改變著這個地方,帶走一些沙土,又帶來一些。所以墩瑪扎還這麼高。

在到達這個村莊之前,他們的祖先在哪生活,從哪來的,沒人記得,不知道了。村裡人自己的瑪紮在高岸西邊的斜坡上,隔著一片矮草黃土,比墩瑪扎低。過多少年才能和墩瑪扎連在一起。

老水磨

託乎尼亞孜當了20年村長。託乎尼亞孜說,我要是沒啥麻達的話,村長就一直當下去了。這個村長嘛,別人也當不了。

為啥?

因為村長不是一般人能當的。我當了20年村長,大家都認為我就是當村長的人。他們每次都選我當村長,習慣了嘛。還有鄉上縣上的領導,也習慣我當村長了,到村裡來,村辦公室不去,小車直接開到我的院子裡。我也不習慣幹別的了,我已經幹了20年村長,不當村長的話,我幹啥去。

村裡老人說,結杏子嘛,還要指望老杏樹。我們村裡上百年的老杏樹,每棵都結多多的杏子,樹越老杏子的味道越好。小杏樹不行,年輕娃娃嘛,沒經驗,花開得好得很,果子結不好。

新農村建設把我們的老房子全拆了。當時村裡好多人不願拆老房子,其實我也不願拆,老房子有感情了。但我是村長,要先聽上面的話。我就帶頭蓋了磚房子。然後,我去說服那些不願拆的老戶。我說,我這個老村長都住到磚房子了,你們還要在土房子住嗎?

我說,政府花錢給我們蓋磚房,一是讓我們的村子變的好看,新農村嘛,要有新樣子。二是抗震。我們的土房子地一震就塌了,好多人家的房子住了幾十年上百年,已經成危房了,地震會塌死人。

他們對磚這個東西不熟悉。用磚壘房基可以,壘到房頂不放心。土塊是自己打的,磚不是,買來的。村民狡辯說,地震了磚房也會塌,磚比土塊硬,磚砸人比土塊疼,磚房塌了更危險。磚能砸死人。土塊不會。

我們墩麻扎的人,要是不想幹一個事情,歪理由多得很。

村裡的水磨前兩年才不轉了。我當村長的第三年,就想在村裡開一個電動麵粉廠,好多老人不願意,說我們吃了多少代水磨磨的面,機器磨的面有鐵味道,吃了對身體不好。

其實,機器磨的面又白又細,打饢、做拉條子,都好得很。水磨磨的面,粗得很,有時候還有石頭,村裡好多人的牙,被崩掉過。

後來因為水溝裡的水少了,轉不動磨,新磨房才建起來,又白又細的面才磨出來。水磨房卻一直留著,就在村口的幹水溝上,你們進村時肯定看到了。我們村的舊東西,誰都不動。那些老人,還等著溝裡來水,再磨一麻袋的水磨面,打饢吃呢。

剛沒水的時候,他們都懷疑是我把水停了。因為我一直想建電磨房,就想了一個停水的辦法,讓水磨轉不動了。村裡這一溝水,從山上下來的,上面有個水閘,給每個村子分水,那個地方只有我村長上去,村裡人不知道水咋樣到了村裡,因為水一直不斷地流到村裡,誰也不操心水的事。漸漸地沒水了,人們才著急了,都來找村長,找村長有啥用,山上沒水了,找山的麻達去嘛。

屋頂上的佛窟

墩麻扎還有一個名字:庫裡阿塔麻扎。阿塔是老爺的意思,庫裡是一種巫術。相傳最早到村裡傳教的阿塔會一種神奇巫術,用指頭一指,眼睛一翻,人就會死掉,村裡人都害怕了他的巫術,跟著他信了伊斯蘭教。

傳說來這個山溝傳教的是兩兄弟,一人進了一個村子。哥哥靠“庫裡”征服了墩麻扎村,弟弟有何才能不知道,只是他去的村子叫了他的名字:沙卡提卡。

從墩瑪扎村的溝裡,沿一條窄窄的驢車路,走到溝口,拐一個人字形銳角,就進入另一條河溝裡的沙卡提卡村。人走的話,就不這樣走了,直接爬上河岸,再下一個河岸,很快到了。兩個村子其實就“牙長一截截路”,被一個窄窄的高岸隔著。它們是兄弟村。沙卡提卡是一個小隊,歸墩瑪扎村管。

縣文物局的吐兒遜江帶我們去看這個小村莊的佛窟。看守佛窟的是他的親戚,叫再乃甫。再乃甫的丈夫好多年前生病死了,她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家裡有150頭山羊,6頭牛,一匹馬,兩畝地杏園。兩個女兒留在家幫她幹活,兒子在縣城上高中,寄住在吐兒遜江家。

我們剛在院子的大炕上坐下,再乃甫就進到羊圈牽了一隻小山羊出來,我讓吐兒遜江趕緊去擋住,因為再乃甫要給我們宰羊吃了。

再乃甫是縣文管所任命的文物看管員,職責是看護自己家屋頂山壁上那個裡面啥都沒有的佛窟。縣文管所每年給她270元工資,有時候文管所的經費緊張,沒錢了,年底所裡的人過來,給她帶兩塊磚茶、兩包方塊糖,好的時候還有一壺清油,也算一年的報酬了。只要所裡來人,她都會宰一隻羊,好好招待一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讓你說出夢想,你說來錢快

赤瞳的黑騎士

我說我修仙,群友罵我癲

夏小兇

我只想當個穩健的神豪

葡萄多肉

醫武兵王

我是三羊

超維殺

左右X

星星上的人

卡羅琳·帕克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