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0章 井底之蛙,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啊,因為我們的飛機是垂直起降戰鬥機啊,你們沒有看到,機背上升力風扇的蓋子已經開啟了嗎?”

眾人恍然大悟。

“和我們的雅克38差不多!”

“沒錯,這種垂直起降的方案參考了雅克-38,不過,我們把升力動機改成了升力風扇,這是我們的原創。”秦濤說道。

美國佬搞JsF的時候,其實也沒有垂直起降戰鬥機的研經驗,他們只能是仿照各國的成熟產品,其中x-32仿了海鷂,x-35仿了雅克-38的升級款雅克-141,只不過把升力動機換成了升力風扇。

就是因為換了這個零件,才導致了垂直起降系統的成熟展,才讓這款戰機實現了三軍通用的目標。

當然了,現在是東方的原創。

“是啊,升力動機最大的問題就是噴管直接對著地面,尤其是在航母上,燒蝕甲板的問題幾乎無解。東方明瞭升力風扇,這還真是解決了大問題!”

雖然米哈伊爾一直都想要貶低東方的戰機,但是其他人也有支援秦濤的,這些年來,秦濤和大毛打交道無數次,早就組織成了關係網,花花轎子大家抬,大傢伙的讚美之詞不絕於耳。

就在讚美聲中,殲三十一a的度越來越慢,越來越慢,最後懸停在了空中,然後慢慢降低高度。

肉眼可見尾部的噴管轉動到了最下面,噴射出來熾熱的氣流,前面的升力風扇也在嗚嗚地轉動,向下吹出大量的冷空氣,停機坪四周的野草,被吹得東倒西歪。

飛機不斷地降低高度,最後穩穩地落在了地面上,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是思緒萬千,當年,他們的雅克-38也是這樣的,雖然機身地面就像是經過了一番燒烤宴會,但是那也不能掩蓋這種戰鬥機的雄姿,看上去就和科幻片一樣,太帥了。

飛機停穩,動機熄火,眾人一擁而上。

這次駕駛戰機過來的是年輕的試飛員張中華,等到座艙蓋開啟之後,他原本想要下飛機,但是卻現好像下不去了,下面都是人啊!

舷梯呢?怎麼也沒有人給自己搬舷梯?

“這飛機外面用的是什麼隱身塗層,怎麼看上去黑溜溜的?”

“是啊,好想摸一摸。”

“各位,我們的隱身塗層是很寶貴的,大家可以看,千萬不要摸,如果要是碰壞了隱身塗層,重新塗刷需要花很多錢的。”秦濤趕緊說道。

其實,這種塗層屬於最原始的隱身塗層,和F117的一樣,國內還有其他更加先進配方的隱身塗層,這些大毛們就算是弄到了這種隱身塗層的技術也無所謂,但是,秦濤必須得做個樣子,告訴他們,這塗層可不能亂碰。

“隱身飛機這麼嬌貴,沒有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根本就沒什麼用。”這下米哈伊爾又來勁了。

老毛子的飛機,一向都講究五大三粗,適應性強,比如說老毛子的米格29,腿短在以前並不是問題,因為人家老毛子在設計的時候,就是為了在前線野戰機場起飛的,飛起來就打仗,粗壯的起落架哪怕是在沒有硬化的土質跑道上都能起降,為了避免機腹進氣道吸入異物,甚至在機背開了專門的輔助進氣口。

現在,眼前的這款飛機居然沒有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讓米哈伊爾立刻就找到了抨擊的理由。

聽到他這樣說,秦濤笑了笑:“現代戰機已經不講究野外基地部署的能力了,看看美國的B2轟炸機,那是全球到達的,只需要一個基地就行。雖然說現代戰爭已經沒有了前線和後方的區別,但是戰機依舊是不能部署到最前線的,這樣可能會在第一波的戰鬥中被波及。就連你們的米格29,不是也在不斷地挖掘航程潛力嗎?”

米高揚設計局當然也知道米格29的問題,於是這些年來,不斷地增加米格29的航程,不僅僅是把那些輔助進氣口之類的都去掉了,甚至還特意地在米格29的機背上增加了一個額外的油箱,變成了駝背的支點,內油航程從之前的15oo公里增加到了24oo公里,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航程更是過了三千公里。

如果米高揚設計局的人過來說,沒有野外基地部署能力的飛機是有缺陷的,秦濤還能接受,你蘇霍伊設計局的人這樣說就不行!畢竟,你們的蘇27能滿世界開花,不就是因為大航程的優勢嗎?

米哈伊爾本來說的是前線的維護保養,被秦濤給說成了航程遠近,雖然是有些強詞奪理,但是也有很多道理在裡面,米哈伊爾也沒有反駁的理由,在那裡憋紅了臉。

“這平顯還真大啊!”就在此時,博爾扎科夫突然將目光望向了上面的衍射平顯。

老毛子沒有這種技術,用的還簡單的折射平顯,面積小,字跡不清楚,後來搞蘇57的時候,衍射平顯技術還是從法國進口的,但是到了後來,法國人不賣了,老毛子也很乾脆,直接又裝回了折射平顯。

此時,看著那大面積的綠油油的平顯,很多人的目光中都露出了羨慕來。

這些年來,東方人在航空技術上進展飛,而他們俄國卻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是的,這是我們光學工業的結晶,我們搞出來了這種大面積的衍射平顯,還有內部的全尺寸液晶屏,甚至頭頂上那簡簡單單的座艙蓋,都是我們航空工業進步的體現。”秦濤說道:“大傢伙如果想要上去看看的話,就得先把舷梯搬過來,讓我們的飛行員下來。”

博爾扎科夫這才反應過來,趕緊叫人去搬舷梯,等到張中華下來之後,米哈伊爾第一個爬了上去。

座艙內部非常簡潔,上面是大面積的衍射平顯,下面是一塊大面積的液晶屏,這個時代,一平三下雖然還是潮流,但是東方已經開始搞起來一平一下,不過,在種種因素的考慮下,這一塊液晶屏也不是整塊,而是兩塊拼接起來的。

在螢幕周圍還有一些旋鈕和開關,數量不多,整體來說,比老毛子的鐘錶店強百倍,現在,老毛子的戰鬥機雖然也在改進,但是依舊沒有改到玻璃化座艙的水平,更不用說是現在這種大面積的液晶屏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海兵

九月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