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三體…船,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雙體船相比,我們的三體船會更加的穩定,雙體船雖然很穩定,但是卻出現了新的扭搖和急搖的問題,這是雙體船的船型特點造成的,而三體船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它是最先進的船型,以後肯定會用在大量船隻上!”

雙體船的橫向更寬,所以船隻的橫搖會大大降低,畢竟阻尼很大,但是在航行的時候,兩邊船體受力不會完全一樣,結果就導致船隻運動更加複雜,出現讓人無力吐槽的“扭搖”和“急搖”問題。在某些海況下,雙體船甚至比單體船更容易暈船。

所以,雙體船隻能造個導彈艇,並沒有更大型的軍艦,但是三體船就穩定多了,後世美國人造的濱海戰鬥艦,足以說明這種三體船的穩定性不是浪得虛名。

楊振軍他們相信,自己能引領新的造船潮流,就像是明州集團曾經做過的那樣。

秦濤在下面,一直都在興致勃勃地聽著,目光中帶著讚許。

“等等,這軍艦上是不是少了什麼?”就在此時,一名領導開口:“這也不是核動力的軍艦,怎麼看不到煙囪?”

楊振軍笑了笑:“各位領導,這也是我們想要給各位領導介紹的另一個特色,我們三體船採用了側舷排氣,已經不需要煙囪了,紅外和光學特徵也會大大減小。”

側舷排氣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比如說航母,核動力航母也會冒煙,而且從側面冒出來,那就是輔機點火之後冒出來的,時間長了,側面還會被燻黑。

但是對普通的單體軍艦來說,煙囪是必須的,當然了,煙囪也經過了一系列的進化。

當年,當船隻動力進入蒸汽機時代的時候,就開始樹立起來燒煤用的煙囪,煙囪越高,排氣效率越好,所以可以看到船隻頂著高高的煙囪,非常的有趣。

再然後,就是多個煙囪的競爭了,這東西就和汽車的排氣管一樣,數量越多越拉風,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號就有四個煙囪,一些船隻雖然不需要這麼多,也得安裝幾個假煙囪來裝樣子。

在戰場上,假煙囪甚至還能迷惑敵人,比如1914年1o月,德國東亞艦隊的“埃姆登”號巡洋艦就用帆布和木架做了個假煙囪,冒充英國巡洋艦雅茅斯號,大搖大擺地開到老毛子的“珍珠”號巡洋艦旁邊,射魚雷將老毛子送進海底。

至於第一個用側舷排放的則是島國人,在二戰的時候,他們建造了不少航母,但是現煙囪冒出的黑煙會干擾到艦載機的起降,於是在鳳翔號航母上裝備了3個可以向舷外側放倒的矮煙囪,後來又在赤城號、加賀號、翔鶴級等航母上裝備了從右舷向側後方排氣的大煙囪,可算是島國航母的獨特婊子。

不過側舷排氣在海況惡劣的時候,容易被海水倒灌,所以並沒有流行起來。

到了現代,隨著燃氣輪機的使用,進排氣需要的空氣量也很多,所以可以看到一艘軍艦上可能會有幾個煙囪,不過一般情況下都會盡量靠近,不干擾其他的佈局,而且,在圓形的煙囪外面還可以看到方形的佈置,上面還有很多開口,這些就是進氣口。

燃氣輪機需要的進氣量很多,需要的進氣口很大,而煙囪周圍的空間閒著也是閒著,就這樣利用起來,而且吸進來的空氣還正好給煙囪裡的熱氣降溫,這樣可以減少紅外特徵。

當然,這樣有時候還不夠,那就在裡面強行噴水降溫,現代的煙囪幾乎都是這樣。

至於柴油機,排氣壓力大,可以用直立煙囪,也可以在側舷排氣,大衛國的薩爾5輕型隱身護衛艦排氣口就在舷側水線附近,至於雙體船,更是可以直接做到裡面,三體船就更不用說了,主機放在中央船體上,直接向兩邊排氣,排出去的氣體有兩邊的片體擋著,紅外和光學都很難現。

沒有了煙囪,那就意味著甲板上的空間更多了,可以佈置一些其他的裝備。

“至於武器系統,我們還是打算按照原本的佈置,在前面放一座76毫米艦炮,跟著是32單元的垂、艦橋,後面是兩座四聯裝的反艦導彈射裝置,再後面是機庫。”楊振軍簡單介紹完畢,然後看向主席臺:“各位領導,我就暫時介紹到這裡,如果各位要是沒有什麼問題的話,我就把時間留給明州集團了,畢竟我們就是打醬油的。”

大傢伙每次和明州集團競標,都會說是來打醬油的,這就和總考第一名的學生家長,逢人就說我家孩子很普通之類的,雖然謙虛,但是滿滿的驕傲。

楊振軍知道,各位領導肯定有很多問題要問的。

“等等,楊工,你們這後面的甲板這麼大,機庫也不小,能停幾架艦載機?”

“我們目前最先進的直二十能停放三架,如果是殲三十一a的話,能停放一架,不過對起降的要求都很高。”楊振軍說道。

起降不歸他們管,那是造飛機的該考慮的,至少他們已經提供了足夠寬敞的空間,殲三十一a想要降落絕對沒問題。

“三架,這要是執行反潛任務,那優勢很大啊!”

“是啊,需要的時候,還能搭載殲三十一a,厲害啊。”

大傢伙都是一陣陣的感慨。

“同等排水量的前提下,阻力小,航高,甲板面積大。”武勝利在上面總結:“穩定性、適航性、自持力、抗擊打能力都是遙遙領先,秦總,你覺得呢?”

楊振軍沒有介紹抗擊打能力,這也是很明顯的,如果導彈過來的話,有外面的片體擋著,裡面的主機應該都能保護好,不會受到影響,總體來說,這種軍艦的效能先進是毋庸置疑的。

以前的時候,武勝利會把競標單位的專案悄悄透露給秦濤,讓他做好準備,不過現在,明州集團都這麼強大了,偶爾受受打擊也是好的,武勝利的目光意味深長,看向秦濤。

“是啊,這些都是優勢,但是,三體船的劣勢也有很多,比如說,雖然甲板面積大,但是內部空間卻不高。各位領導,我們的o54的改進計劃,都是圍繞提高內部空間,提高遠洋航行的自持力和舒適度來的,各位還都記得嗎?”

同等排水量的前提下,三體船的使用空間小!

看著那個設計圖,很多領導有些不以為然,明明看上去很大啊!

“三體船的下面是三個細長的片體,其中兩邊的太窄了,咱們就不說了,中間的那個船體,長寬比也在14比1左右,它的長度一百六十多米,中間那個船體的最大寬度也就只有十幾米,注意,這還是最大的地方,實際上,內部的空間非常狹窄,只能佈置主機、壓載水箱和油箱,根本就無法佈置船員的生活艙。”

楊振軍睜大了眼睛,秦總果然厲害,他並沒有詳細介紹這些,沒想到秦總一眼就看出來了!當初秦總曾經在張忠說節目上介紹過這種三體船,現在看來,忽悠的成分居多啊。

“這樣一來,船員就只能生活在上層空間,但是上面還要放雷達等等裝置。所以,三體船最合適的上層佈局,是做成美國的那艘ddg1ooo一樣,從和外面兩個片體平行的地方就做上層建築,這樣才能打造一個供應一百多人吃喝拉撒的生活空間來,現在這種設計上層建築本來就不多,你們還壓縮了後面的空間來擴大甲板面積,我覺得裡面遠洋航行只適合五十人左右。”

不能忘記了初衷!當初要搞o54的升級款,就是為了提升舒適度,適應遠洋航行,而三體船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使用空間卻不如同等排水量的單體軍艦大!因為水線下面的部分幾乎就沒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武勝利的目光望向了楊振軍:“楊工,秦總說的對嗎?”

“是這樣的,我們計劃使用最先進的電子技術,大大降低需要的船員,設計了大概七十人的生活空間,裡面比較緊湊,大部分都是三人鋪。”楊振軍說完,看了一眼秦濤。

“秦總,您真是太厲害了,一眼就看出來了我們這種軍艦的缺陷,我楊振軍服了!”

明州集團屹立到現在,是有真本領的!他們對軍艦的研究,比己方還要更透徹啊!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制霸寰宇

閒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