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福萊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一章,巨人的隕落,肯·福萊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h5>1918年5月至9月</h5>

當兵入伍對格斯・杜瓦來說並非易事。他身材瘦長,體態笨拙,行軍、敬禮、按照部隊的方式跺腳對他來說相當麻煩。至於鍛鍊,他自從出了校門就沒多動一下。他喜歡餐桌上擺著鮮花、床上鋪上亞麻床單,瞭解他的朋友自然覺得當兵對他來說是種可怕的打擊。迪克森跟他一道進行軍官訓練,對他說:“格斯,在家的時候,你連洗澡水都要別人放好的。”

但格斯熬過來了。十一歲時他就被送到寄宿學校,所以,被老兵欺侮、被愚蠢的上司操練對他來說並不稀奇。家庭背景和舉止談吐沒少讓他受人嘲諷,但他耐著性子承受下來。

在劇烈的運動時,查克驚訝地發現格斯體現出一種纖長的美感,以前只能在網球場上得以一見。“你像只長頸鹿,”查克說,“跑起來也像。”因為他四肢長,格斯在拳擊方面也很出色,不過負責訓練的中士教官遺憾地告訴他,他缺乏殺手本能。

可惜他的槍法非常糟糕。

他很想在軍隊裡好好表現一番,部分原因是他知道人們認為他沒什麼出息。他要向他們,或許也向自己證明他不是個窩囊廢。但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他明白自己在為何而戰。

威爾遜總統向國會和參議院發表講話,如同向全世界吹起一聲號角。他在呼籲一種新的世界秩序。“必須根據專門公約成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的聯合組織,目的在於保證大小各國各自都獲得政治獨立和領土完整。”

國家聯盟是威爾遜的一個夢想,也是格斯和其他許多人的夢想,其中甚至包括愛德華・格雷爵士,是他在擔任英國外交大臣時提出了這一理念。

威爾遜闡述了他的十四點計劃。包括裁減軍備,殖民地人民自己決定他們的未來,還有巴爾幹半島、波蘭和奧斯曼帝國臣民的自由。這次講話被稱為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格斯十分羨慕那些幫助總統起草的人。要是以前,他也是其中的一員。

“我的方案裡貫穿著一個鮮明的原則,”威爾遜說,“這就是公正對待所有人民和一切民族,確保他們不論強弱均有權享受相同的自由和安全。”當格斯讀到這些話時,淚水湧上了他的眼眶。“這是美國人民信奉的唯一原則。”威爾遜說。

真的有可能不打仗就解決各國間的紛爭嗎?透過戰爭達到這一目的顯然自相矛盾,但值得一試。

格斯和查克跟隨他們的機槍營乘坐“科琳娜號”從新澤西州的霍博肯出發。這是艘由豪華客輪改裝的運兵船。整個旅行歷時兩週。他們都是少尉,同住在一間上甲板的船艙裡。雖然他們曾互為情敵追求過奧爾加・維亞洛夫,但現在已然成了朋友。

這艘船是運兵船隊的一部分,由海軍護航,一路航程都很順利,只是有幾個戰士死於西班牙流感,這種新的疾病正在全球肆虐。吃的東西很差。人們傳言德國人已經放棄了潛艇戰,正準備靠投毒贏得戰爭。

“科琳娜號”在法國西北角的港口城市佈雷斯特外面等待了一天半時間。他們下了船,碼頭上到處是人、車和商店,喝令聲和引擎的轟鳴此起彼伏,急躁的軍官們和汗流浹背的裝卸工穿梭忙碌。格斯問碼頭上的一箇中士為什麼耽擱了這麼久,這句話實在不該問。“你管這叫耽擱,先生?”中士說,讓“先生”這個詞聽上去像是在侮辱對方,“昨天我們卸下了五千人,連帶他們的車輛、槍炮、帳篷和野戰炊具,再把這一切轉送上鐵路和公路運輸線。今天我們又卸下了五千人,明天也是如此。這可不是耽擱,先生。這他媽夠快的了。”

查克咧嘴朝格斯笑笑,低聲說:“看見了吧。”

裝卸工們都是有色人種計程車兵。一旦讓黑人和白人士兵共同使用某個設施就會出亂子,而這些亂子通常是來自南方腹地的白人新兵挑起的。因此,部隊索性做出妥協,讓有色軍團負責後方瑣碎的輔助事務,不再讓各種族混在一起上前線。格斯知道黑人士兵對此極其不滿——他們也希望像別人一樣為國家戰鬥。

軍團的大部分人員繼續從佈雷斯特乘火車前進。他們坐的不是旅客車廂,而是被塞進裝牛的悶罐車裡。格斯把在車廂上看見的標誌翻譯出來給大家解悶:“四十個人或者八匹馬。”不過,機槍營都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因此格斯和查克透過陸路前往他們在巴黎南部的營地。

他們在美國使用木槍演練過塹壕戰,現在他們手上是真槍實彈。格斯和查克都是軍官,因而配發了柯爾特M1911半自動手槍和裝有七發子彈的彈匣。在離開美國之前他們就把騎警風格的帽子扔掉,取而代之以更為實用的軍帽,有著十分獨特的船形帽簷。他們也配發了跟英國人一樣的湯缽形鋼盔。

現在,一身藍色的法國教官訓練他們如何配合重型火炮展開作戰行動,美國軍隊此前並不需要這種技能。格斯能講法語,自然負責溝通任務。兩個民族之間的關係還不錯,雖然法國人抱怨說美國大兵一來白蘭地的價格就漲了上去。

整個四月,德軍一直在進攻,成效顯著。魯登道夫快速侵入佛蘭德斯地區,讓黑格將軍不得不承認“英軍被逼到了牆角”——這一措辭在美國士兵之間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格斯並不急於見識戰場,查克卻急躁不安,在訓練營裡待不下去了。真不知道他們在這兒幹什麼——有真的戰場不去,卻在這兒模擬作戰?德國前線最近的部分在蘭斯,那是巴黎東北部的一座香檳城。但格斯的指揮官瓦格納上校告訴他,協約國的情報部隊確信德軍不會在那裡發動進攻。

協約國情報部門這次是大錯特錯。

沃爾特很興奮。儘管傷亡慘重,但魯登道夫的戰略卓有成效。德國人攻擊了敵人的薄弱部分,移動迅速,將強勢力量留到以後掃除。儘管協約國部隊新任最高統帥福煦將軍組織了幾次漂亮的防禦,但德軍奪取領土的速度超過1914年以來的任何時期。

最大的問題是德軍部隊每次佔據了某個食物儲備點之後就停止行進。他們停下來大肆吃喝,沃爾特無法強迫他們不吃飽飯就繼續前進。這種景象實在難得一見,士兵們席地而坐,吮吸著生雞蛋,一邊往嘴裡塞著蛋糕和火腿,舉著酒瓶狂飲,任憑一顆顆炮彈在周圍落下,子彈從他們頭頂上呼嘯而過。他知道其他軍官也在經歷著同樣的事情。有些人舉著手槍威脅下屬,但即使這樣也無法促使他們放下食物繼續前進。

除了這個,整個春季攻勢是一次重大勝利。沃爾特和手下的戰士一個個筋疲力盡,畢竟他們已經打了四年的仗,不過他們交手的法國和英國士兵也是一樣。

在佔領索姆河和佛蘭德斯之後,魯登道夫計劃在1918年發起第三次進攻,計劃奪取蘭斯和蘇瓦松之間的部分地區。在那裡,協約國部隊佔據著一片名為“貴婦小徑”的山脊——這一命名是因為它是由路易十五為其女兒拜訪一位朋友而建造的。

最後的作戰部署在週日,即5月26日下達,這天風和日麗,東北方吹來徐徐微風。看著戰士們列隊開赴前線,數千門火炮在法軍持續的炮火騷擾下調動就位,電話線從指揮部的防空洞內一直鋪設到炮臺射擊陣地,沃爾特心裡感到十分驕傲。

魯登道夫的戰術依舊不變。這天深夜兩點,成千上萬門槍炮把毒氣、榴霰彈和炸藥投向高處山脊的法軍前沿。沃爾特得意地發現法軍的射擊立刻弱了下去,這表明德軍擊中了目標。按照新的戰略設想,彈幕只持續很短的時間,在凌晨五點四十分的時候停了下來。

衝鋒隊開始前進。

德國人是在朝上坡進攻,但他們並未遇到多少抵抗,沃爾特不到一個小時便登上山脊的小路,這讓他又驚又喜。現在天已經放亮,他可以看見法國人正沿著山坡潰退下去。

突擊隊員們以穩定的速度跟在後面,與向前滾動的火炮彈幕保持一致,儘管如此,他們依然在中午前趕到了山谷裂隙之間的埃納河。不少農民摧毀了他們的收割機,燒掉穀倉裡較早收成的作物,但大多數人逃離時十分匆忙,為隨後而至的德軍留下了豐厚的物資。撤退的法國人甚至沒有炸燬埃納河上的橋樑,簡直不可思議,說明他們當時驚慌失措。

沃爾特手下五百人的隊伍在午後穿越另一座橋樑,在維勒河的另一側紮營,算來,他們在一天之內推進了近二十公里。

第二天他們停下,等待援軍到來,但在第三天他們又繼續前進,到了第四天,5月30日星期四,他們便到達了馬恩河的北岸。自星期一算起,他們已經向前推進了近五十公里,獲得了十分驚人的成績。

不好的預感讓沃爾特回憶起1914年的往事。當年,德軍正是在這個地方被迫停下的。

他發誓不再重蹈覆轍。

5月30日,正當格斯與美國遠征部隊在巴黎南部的沙托維蘭訓練的時候,第三師接到命令赴馬恩河增強防守力量。大部分士兵將要乘坐火車,破爛的法國鐵路系統可能要花好幾天時間才能將他們送到前線。格斯和查克帶著機槍營立刻從公路出發。

格斯既興奮又害怕。這不像拳擊賽,有裁判執行規則,如果打鬥過於危險便予以終止。如果真有人朝他開槍的話,他會如何反應?掉頭就跑?有什麼會讓他逃不掉?他大概設想了一下。

汽車跟火車一樣不可靠,不少車輛半路拋錨或者耗幹了汽油。此外,他們被反方向躲避戰爭的平民阻攔,有的人趕著牛群,還有的用獨輪推車載著財物。

星期五的下午六點鐘,機槍營帶著十七挺機槍來到巴黎以東八十多公里的一個綠蔭環繞的小鎮蒂耶裡堡。這個小地方在晚霞中顯得尤其美麗。馬恩河橫穿過小鎮,兩座橋樑將南部城郊與北部的鎮中心連線起來。法國人控制著河的兩岸,但德軍的前鋒已經到達城鎮北部的邊沿地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狐不語

墨凉衣

魂穿大隋成了暴君的哥

山然水也

全球逃亡:求求你別秀了!

淺海微光

最強打臉秒殺系統

殺手鐧

官網爭鋒

他鄉的燈火

變成魔女的我!竟被兄弟攻略了!

葉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