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月十五,朔望朝。

凡應天府九品以上官員,皆身穿相應品級公服,進洪武門,走御道,經過兩側的六部、太常寺、宗人府等官署,往前即是外五龍橋。

三品以上官員行走最外側兩座橋,親王公侯走中間兩座,最中央的橋只能洪武帝一人能走。

三品以下官員,只能從兩側繞行。

過了橋,進承天門,再進端門,又再進午門,再過內五龍橋,方才來到奉天門前。

奉天門內,巨大廣場中央,坐北朝南的恢弘宮殿,即是奉天殿。

近千位應天府內文武官員依品級站立,儀鸞司侍衛披金甲、金盔帽,列侍四周。

待鳴鞭後,儀禮司序班領百官跪拜鞠躬,贊禮唱“聖躬萬福”等禮儀完畢。

四五品官員站在奉天殿外,隱約聽到裡面傳出陛下的聲音,不一會兒,殿內就傳出一陣騷動。

他們不禁驚疑起來。

朔望朝只是朝拜聖上,並不議事,禮畢即結束,等陛下走後他們也都依序離開。

怎麼今日不同?

況且殿內還有騷動。

很快,聖上的旨意傳出,由儀禮司鳴贊唱,一層層的傳到奉天殿廣場千餘官員耳中:

“朕承應天命,肇基江左,掃群雄、定華夏,臣民推戴……

至洪武十三年,四方無虞,盜賊屏息,歲比豐登,民皆安樂。

上天垂念,有楚真人現世。貴得道之士,僻住山林,精氣純全,能興雷雨,目運金光,射衝斗府,形神俱妙,神化無方,妙用難量,其功顯融……”

一頓讚頌,把楚真人比作天上神仙下凡,遊歷到應天府後,見百姓安居樂業,大明朝皇宮內龍氣蒸騰,國運綿長,便以仙法見了大明朝皇帝,贈以寶物、鮮果、地圖等。

“……尊奉楚真人為大明應天護國真君,位在王公之上,不受世俗禮法約束。”

應天府近千官員聽到後,面色波瀾不驚,心道果然如此。

楚真人的事蹟已經傳開,宮裡妃子、皇子、公主們個個都吃到了鮮果,讓他們只能嘴饞。

位在親王公侯之上不出奇,反倒是“不受世俗禮法約束”,讓他們想不通為什麼加上這一句。

另外,該給楚真君什麼賞賜?統領哪個衙門,是否會管天下道觀,亦或者執掌祭祀。

這才是重點!

然而,全都沒有。

儀禮司的鳴贊只唱到:“給百官傳閱楚真人所贈地圖!”

地圖?!

奉天殿內,騷動更大。

四五品官員聽到了殿內那些大臣驚呼聲連連,又看到他們伸長脖子看,而儀禮司卻未斥責他們越禮。

不久後,四位太監舉著一幅大大的地圖走出,四人分別握著地圖的一個角,兩個人蹲著走,其餘兩人站著抬起手,讓地圖完全展現出來。

“這是大明堪輿圖?!”

“好清晰!”

“每個省份都用不同顏色區分?!”

“右下角的島是小琉球?!怎麼比大琉球國還大?”

“好似一隻昂雄雞,小琉球和南海奇甸是雞腳。”

“這地圖包含了北方蒙元,連遼東和雲南也划進去了。”

“陛下之意難道是……”

就在眾官員震驚議論時,朱元璋一錘定音:

“此乃日後大明疆域圖!”

片刻後,百官紛紛跪下恭賀。

緊接著,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旨意下達。

“罷中書省,升六部,改大都督府為五軍都督府,佈告天下。”

“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置錦衣衛,秩從三品,以毛驤為錦衣衛指揮使。”

“改御史臺為都察院,長官為左、右都御史,下設副都御史、僉都御史。”

“春分日開海禁,允許民間百姓出海經商,各商賈可備好商船。”

“四月重開科舉,殿試以地域劃分南北兩榜,另有恩榜,三榜各取進士若干。科舉考試加入算學,算數不精者概不錄用,望天下學子早作準備。”

“廢丞相制,置內閣,設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遷胡惟庸為華蓋殿大學士,兼任吏部尚書,李善長為武英殿大學士。”

“……”

奉天殿內外,百官聽得心神激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