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讓華夏人佔據美洲,需得有兩個前提。

一是大明的海船能大量出海,且從海外運回來財富,吸引更多人出海。

二是大明的人口要多。

華夏人有濃重的故土情節,許多人根本不願離鄉。

但只要大明人口足夠多,有個三四億人,總會有人因貧困而出海謀生,漸漸定居在海外。

歸根到底就是一句話:

大明要繁榮昌盛!

楚禎不懂怎麼治國,但他知道未來的歷史趨勢,知道該怎麼指引大明朝走向正確的方向。

方向指出來。

但路要怎麼走,能不能走得通,還得看朱元璋,朱標,以及大明朝群臣,如何引導千千萬的百姓,走上富國強兵的道路。

外加一個朱棣。

“楚真君剛起床?”

上完早朝,來到望江樓的朱棣,看到剛穿上衣服的楚真君後,有些蒙,看了看外邊,太陽早已高掛。

“不是,我剛去跑完步回來洗澡。”

楚禎早上七點就醒了。

古代的晚上實在沒什麼娛樂,難怪秦可卿那天晚上死活都想要平板回去看劇。

朱棣再看了看楚真君的穿著,嘆道:“這身衣物倒是簡單方便,省去了許多麻煩。”

可惜類似的衣物他只能在家裡穿,穿去外面就是傷風敗俗。

唯獨楚真君不同。

“哈哈,後世就是這樣,怎麼舒服怎麼來。”

楚禎看朱棣這一身衣服都覺得熱。

昨晚幸好有時空史記,否則他說什麼也要回現代去睡,大夏天太熱了!

太監們送上早膳,楚禎一邊吃,一邊聽朱棣講剛才朝上的事。

他一來大明,那些大臣們就又開始爭論,是否要把數理化列入科舉考試中。

“走,去國子監!”

楚禎三兩下吃完,與朱棣騎馬出門。

國子監並不遠,穿過宮城,出玄武門後,往西邊走就能到國子監。

根據朱棣介紹,國子監目前大約有五千多人,但按朱元璋旨意,胡惟庸調走了一批學生,去全國各地丈量田畝,預計要明年才能回來。

讓楚禎意外的是,來到國子監的集賢門時,看到不少人正在等待,其中的傘蓋規格……

“父皇正在等楚真君您!”

朱棣笑道,再往前一段後,下馬領著楚禎往前。

楚禎也下馬來,與朱元璋、朱標、李善長、胡惟庸等一大批人匯合,再一起進了集賢門內。

大明國子監太學生已經在院子內等候,朱元璋進來,皆行揖禮,頌稱陛下。

“這位便是今日來講課的楚真君!”

朱元璋給楚禎做介紹。

眾多太學生紛紛抬起頭,看向楚禎。

這一次楚禎講課,大明朝的皇帝、太子、燕王,以及諸多大臣全都來了,足夠重視此事。

楚禎能從這群太學生眼裡看出驚訝、好奇、狂熱、鄙夷、不屑等神情。

想來這段時間裡,這群年輕學子們,在國子監內早已討論過無數遍關於儒家、數理化,以及楚禎的事情。

此刻見到他這副古怪打扮,短短袖,完全沒半點應天護國真君模樣!

但。

不滿歸不滿,沒人會在這樣的場合站出來指責他。

大明洪武帝朱元璋就在他們眼前!

“其他雜事先不提,待會上課再與你們說。”

楚禎笑了笑,“現在我們先進去。”

朱元璋指了指院子東側的門,“那邊是孔廟,右邊是出去的門,太學門在前邊。”

他特意說出來。

一群奉行孔聖人學問的大臣、學生,紛紛望了楚真君一眼,意思很明白:

如今的大明讀書人,學的就是流傳一千五百年的聖人學問,朝廷最高學府東側,就是孔廟!

“我就不去孔廟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魂遷武周

付楓庸雅

三國:臨淵

雲間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