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4章 報紙,出征,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師!”

恭送聖上,太子,楚真君等人離開後,方孝孺對著宋濂行了一禮,迫不及待的問道:

“對那位真君剛才講的事情,弟子愚昧,不知該從何處辯駁,只覺得他所言荒誕不經,而陛下對他篤信太過!老師如何看?”

周圍還未離開的大臣們紛紛看來。

他們被楚禎說的話驚訝到,但驚訝之後,又忍不住本能的質疑,天地宇宙是否真的如此?

大地運動造成地震?

月亮跟著地球跑,地球跟著太陽跑?

大地是圓的?

老臣宋濂,撫著鬍鬚沉吟許久,沒有立刻回答弟子所問。

國子監博士吳沉嘆了口氣,說道:“方才我欲要說話,駁斥他所說,提出質疑:若按他所說,兩個重的東西相互吸引,那為何月亮沒有從天上掉下來?地球為何又沒有掉進太陽?”

“正是如此,吳博士所言極是!”

方孝孺肯定的點頭,他也想到了。

不少太學生都圍在附近聽,此刻聽到這問題後,也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

月亮為什麼沒有從天上掉下來?

吳沉繼續說:“只不過,這位真君在冬日時,的確拿出了荔枝,櫻桃等新鮮果子,海外運回來的鳥糞也能讓田地增收,加之聽聞槍支火炮皆是出自他之手,故而我沒有提出質疑,打算先與各位商議一番,再上奏辯駁!”

這是給楚真君面子。

一位翰林編修嘆息道:“這位真君既有說不清的神通,又頗有一些旁門左道的才學,如今陛下,太子,燕王等,皆對他言聽計從。若真是神仙還好,若是妖邪一類,怕是大明……”

四周臣子紛紛側目。

眾人看向了宋濂,他是詩文大家,又主修了元史,在大明朝臣中聲望極高。

而這位以散文著稱於世的名臣,卻把目光看向了遠處的一群太學生。

方孝孺,吳沉等人也看去。

只見那群太學生,在相互投擲著紙飛機,另有一群人,隔得遠遠的開始喊話,試圖測出聲音的度。

每個太學生都討論著剛才楚真君的話。

他們同樣在質疑。

但卻願意嘗試及學習新的學問。

“算出聲音度來,又有什麼用?終究是旁門左道!”

有儒士不滿道。

他的話有不少人贊同,若是讓他們學數理化這些不知所謂的學問,還不如辭官歸田!

眾人又再次看向宋濂。

半晌。

宋濂才開口問他們:“你們是否也認為天人感應是錯的?”

方孝孺吃了一驚,連忙說道:“老師,您說過,天人感應之機,治忽存亡之候,莫不畢書之!”

天能降下災禍,人能感應上天。

而如今,楚真君卻徹底否認人與上天的關係,即便是皇帝,也不認為聖上是天子!

“他自稱未讀過四書五經,豈敢妄論儒家?”

有人憤憤不平。

也有人謹慎的說,或許楚真君上到過月亮上,見到了嫦娥仙子,親眼見過天狗食月。

宋濂聽完了他們的話,終於再開口:“自楚真君出現後,陛下變了許多,若是以前,胡惟庸被抓進大牢後是脫不了身的,我等也要被牽連一二。

而如今,陛下提出大刀闊斧的變法,又緩慢的實行政策,赦免江南商人,停止引寶鈔。

諸多事情,皆或多或少與楚真君有關!”

眾人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他竟會如此稱讚那位真君!

宋濂道:“我非是同意讀書人花大精力學這些數理化,如今這些學問,除開一些地方,其餘都用不著。即便陛下頒詔令,天下讀書人也不會認可,棄官歸田者將會絡繹不絕。”

“老師的意思是,那位真君非是妖邪?”方孝孺說道。

“我正是此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