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是誰對你們而言並不重要。”

楚禎看著眼前這個突厥使臣,笑道:“重要的是,你們是誰,源自何處,去往何方,這才是你們該想的問題。”

眾人都不解其意,恐怕只有看過華夏地圖的李世民,才能略微體會一些。

突厥這個民族,只活躍在隋唐時期,興起很快,用《舊唐書記載所說,就是“控弦百餘萬,北狄之盛,未之有也。”

但消亡也很快,先是分裂為東西突厥,接著就被李世民、李治先後滅掉。

不過,突厥的影響力在後世還有一些,土雞國搞了個泛突厥聯盟,把楚禎眼前這群突厥認作祖宗之一。

其餘祖宗則為其他任意一個遊牧民族。

“……”

執失思力一陣沉默,目光又看向那幅地圖,不禁問:“此圖也是楚先生所制?”

“一部分是。”

“先生以為,我們該去往何方?”

“百年千年後的事你們也顧不上,只說眼前吧。”

楚禎直接說道:“你們突厥汗國是數十個部落聯合而成,頡利威望不足,無法長久統治各部,在不久後,突利受到打壓,憤而歸降唐朝,頡利部下紛紛叛逃,你也為其一,歸降唐朝,還當了太子殿下的妹夫。”

“我妹夫?”

李世民為之吃驚。

執失思力更是眼睛都瞪大,他如今是可汗派出的使臣,卻驟然聽到以後自己會是唐國駙馬。

裴寂看了看他,若有所思的說:“伱祖父曾率數千騎從陛下在晉陽起兵,或許你是因此娶了公主。”

執失思力有些茫然,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李世民笑道:“既是先生所說,那我就暫把你當做我妹夫,今晚不再議事,我們只管喝酒,明日我再派人送你回去!”

說罷,招呼眾人喝酒,繼續上歌舞。

楚禎記得史書裡,突厥使臣,也就是眼前的思力,是被李世民囚在中書省,沒有放他回去。

現在李世民應對的更從容。

第二日,執失思力前來辭行,楚禎看他神色,似乎是在懷疑李世民是否真的要放他回去。

但李世民十分爽快,立刻命人牽來他的馬匹,又贈送了一些金銀器物,宛若真的在送妹夫一般親熱。

“思力多謝殿下!”

執失思力也很痛快的行了個突厥禮,並說道:“二位可汗有十五萬人,馬二十萬匹,一路俘虜了五萬餘人,駐紮在河對岸,口糧剩餘不到十日,十日之內,必定攻城!”

說罷,他就騎上馬準備離開。

李世民還未說話,楚禎就笑著說道:“二十萬匹馬?正好我想去見識下,給我匹馬。”

見他們都吃驚,楚禎又解釋說:“我就到河邊看看。”

“我陪先生同去!”

李世民也拉了匹馬來,房玄齡等人連忙勸阻,但在李世民堅持下,只能同意。

房玄齡,李孟嘗,高士廉等數人跟隨,幾乎就是翻版的渭水之盟。

見唐國太子敢如此做事,執失思力越加沉默。

一行人出了太子府,來到街道後,楚禎才看到長安城並沒有戒嚴,眾人仍舊在街道上行走,只是神情中多出幾分嚴肅,知道城外有十多萬突厥兵馬駐紮,隨時都有可能爆大戰。

出了城後,一路北行,楚禎很快看到大唐軍營,正隔著河與突厥營帳對峙。

史書中,渭水之盟只提到李世民帶領六人來到河前,隔空喊話頡利,之後頡利看到大唐兵馬來到,軍容整齊,從而畏懼。

結合之前李世民、朱元璋說過的“半渡而擊”,就很好理解了。

唐軍必定在渭水南側,防止突厥渡河。

“太子殿下,您怎麼來了?!”

有斥候看到他們一行人,騎馬過來看清楚後,大吃一驚,連忙下馬行禮。

李世民道:“我陪同楚先生來一觀突厥營帳,順道送突厥使臣回去,你回去只需告訴一聲,說不必驚動。”

楚先生?!

聽到這稱呼,斥候本能的看向這些人中最為奇怪的人,他留著短頭,神態自若,一眼能看出其與眾不同之處。

“是,殿下!”斥候領命回去,騎上馬後,又回頭多看了楚先生幾眼,滿足一直以來的好奇心。

楚禎騎馬來到渭水河畔,見河水並不算寬,一座石橋連線著兩岸,以往這座橋應該很是熱鬧,如今卻無一人行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