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權?”

朱元璋重複一遍,卻不置可否,走進了影音室內。

李世民只一笑,朱棣倒是看了眼他爹。

諸葛亮倒是朝楚禎行了一禮,以示待會恭聽他的言論,方才走入室內。

眾人坐下來,李清照笑盈盈對楚禎說道:“郎君且坐著,奴家與妹妹去準備一壺茶來。”

楚禎這才想起來,笑說:“等你們回來再聊,你們是官家小姐,意見也很重要。可惜沒有平民百姓來到這。”

指古代的百姓,他自己不算。

孔明說道:“亮如今一介白身,非是一國之相,也未曾位列侯爵,先生不要遺漏了我!”

“哈哈,是我疏忽了。”

楚禎笑說,又對他說:“本來你第一次來,該給你說下這兒是哪,我們也能知曉如今漢末的情況,但眼下不是時候,等明日時再與孔明詳聊。”

諸葛亮聽到漢末二字,不禁嘆息一聲,也就不再多說。

不久後,李清照和林妹妹端著茶水回來,楚禎幫她們找了杯子,給眾人倒了一杯。

“你們後世人如何看皇帝?”

喝了一口茶後,朱元璋迫不及待的問。

李世民和朱棣都看過來。

影音室內燈光昏暗,兩張環形沙,楚禎和兩位少女坐一張,李世民、朱棣和諸葛亮坐在環形沙上,老朱單獨坐中間的一張按摩沙上。

“現在學生的史書裡,把華夏有皇帝的年代,叫做封建時代。”楚禎說道。

“封建?”

李世民第一個表示質疑:“大唐不行封建制。”

“大明也沒有!諸藩王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朱棣也說。

“但這些都不耽誤你造反。”

朱元璋一句話,把剛打到應天府的朱棣說得滿臉漲紅。

幾人都笑起來。

孔明雖猜出他們在笑什麼,但不清楚事情經過,也就沒多問,而是說道:“秦王……不,始皇將天下分為三十六郡,行郡縣制。漢高祖沿襲秦制,卻又分封諸同姓、異姓王,封邦建國,以致後來有了七國之亂。

到武帝時,採納主父偃建策,行推恩令,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

至此,夏、商、週三代所行的封建制已名存實亡也。”

聽了後,坐楚禎身旁的李清照讚歎道:“武侯之才學果然非常人可比!”

“在先生及諸位帝皇太子面前,亮不敢當。”

孔明謙遜一下,並說:“我如今隱居隆中,耕讀已有半年,且未有出世做官之心,非武侯、丞相,諸位稱呼我表字孔明即可。直呼我名也未嘗不可。”

他知道現代人都是直接喊名字。

楚禎聽出來,漢朝人其實也會把秦始皇叫做秦王,也可以叫秦皇。

就是不知道是故意貶低,還是漢朝人沒有把王、皇分得那麼細。

“看來。”

朱元璋緩緩道:“咱分封諸藩王是一步錯棋。”

朱棣此時是一句話也不敢說。

因為他爹這步錯棋就是他!

楚禎笑道:“各位的學問都比我好,不過,現在人說的封建,不是封邦建國的藩王制度,而是指以皇帝為最高權威,皇帝親自參與政事、軍事的國家。”

“這兒的皇帝不參與軍國大事?”朱元璋聽出別的意思來。

楚禎點頭:“現在其他國家的皇帝,多是君主立憲制下的皇帝,權利交給議會,算是封建到現代的一種過渡。我可沒有說它是好的,我更傾向於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這是何典故?”

李清照聽出楚郎最後一句話是典故。

“是一位偉人說過的話。”

楚禎簡單介紹了下,又給他們解釋什麼叫君主立憲和君主專制。

朱元璋聽了後,思考片刻,就得出結論:“權歸議會,而議會有一百餘人,豈不造成官僚臃腫,遇事不決,敵寇打來他們還在議會爭要打還是要降,反覆無常,如何能治理好國家?”

李世民幾人暫時不表意見。

楚禎估計,他和朱棣都不會去搞什麼君主立憲,這是理所應當。

誰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手裡的家產分出去一部分?

縱觀世界上其他國家,那些君主都是被逼著立憲,是大勢所趨的結果,不得不妥協。

也可以叫革命不徹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