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火之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超時空史記,業火之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庶先問劉備:“自去年起,荊州牧劉景升已寫了三封書信,先與主公敘宗親情誼,再暗示主公若是在徐州無立足之地,可前往荊州,與他相聯合,共抗曹操。”

劉備點頭。

徐庶又道:“主公當時屯兵小沛,便婉言回絕了他,我看出時機未到,也並未多勸說。如今天下形勢與去年大不相同,主公以為如何?”

劉備沉思著,張飛用他那洪鐘大呂般的大嗓門,開口說道:“那三姓家奴著實可恨,虎牢關前我兄弟三人與他打過一場,去年與他在徐州又打一場,都沒有打敗他……大哥也不甘心就此離開徐州!”

提到虎牢關一戰,關羽紅棗般的臉上黑了幾分,給三弟一個眼神,讓他少提這事!

劉備再次慚愧道:“使君臨終前將徐州託付給我,我卻守不住,被呂布所奪,去年時,我有心重奪回徐州,如今卻是知道了,以我之力,不足以守住徐州!”

他的根基太淺,儘管當了徐州牧,徐州各郡卻與他貌合神離,能掌控的地方寥寥無幾,且袁術還佔著徐州不少郡縣。

徐庶點頭,又問道:“主公有去南陽之意,如何又投靠曹司空?”

“因天子在許都。”劉備解釋道:“我來了許都才知道,天子在皇宮內處處受限,曹孟德完全把控朝政,群臣不過空有名頭。”

“名為大漢司空,實為大漢奸賊!”

張飛直罵道。

徐庶看了看四周,見無人靠近才放心下來。

劉備笑問他:“方才元直說當時時機未到,如今元直再看這天下形勢,可有我等去南陽的時機否?”

關張二人皆看過來。

經過徐庶先前的說詞,他們此刻對南陽充滿了期待,認為那兒有仙人傳下的諸多神奇之物,只要去了南陽,他們定能找到匡扶漢室的機遇!

徐庶笑了下,說道:“如今時機也仍未到,主公還需做兩件事,才能去往南陽。”

“是哪兩件事?!”

劉備迫不及待問。

徐庶先不回答,而是說:“此兩件事乃是我一好友,人稱臥龍先生,他在聽聞我來……聽聞我這些事後,跟我隨口說的建議!”

劉備聽到他話語頓了下,不知何故,似乎是說臥龍先生聽到元直來徐州,就跟他說了這建議。

但這怎麼可能,臥龍還能還能知道一年後的事?

“臥龍?”

張飛重複這人名號,只覺好大口氣,也不知他提出的建議如何。

且聽一聽。

徐庶繼續說:“他說,主公雖自稱中山靖王之後,卻未入宗譜,他人雖不懷疑,卻也不會認可。主公去年為徐州牧,想必也知聲名不顯的壞處,如今主公既來了許都,該想辦法把名字寫入皇室宗族世譜內,彰顯主公之名!”

劉備聽了,深以為然。

當初他在安喜縣當縣尉,就曾被那督郵罵作是“詐稱皇親”,當時他是有苦難言。

在徐州時,陶謙為他引薦不少徐州名士,他報上自己漢室宗親身份,那些人口中不說,神情卻多有懷疑,或不以為然。

劉備遲疑片刻,問他:“我近日來未曾立功,如何能請陛下將我列入宗譜中?若是主動提起,恐遭人猜忌。”

“此事易爾。”

徐庶笑說:“下月乃是仲秋,陛下將會舉行酎祭,主公可尋機會向陛下言明自己為中山靖王之後,若是陛下有心親政,必在過後召見主公敘宗親之誼!”

劉備認為此計可行,又問他:“臥龍所說的第二件事是……?”

“這第二件嘛,乃是主公以何身份到南陽。”

徐庶問他:“到了南陽後,主公又以何身份以南陽為根基?”

劉備緊皺眉思索起來,說道:“我若去南陽,非得是曹孟德派我去,或我帶兵離開許都後,自行前往。若是曹孟德派我,則必然是派我去攻打南陽,與劉景升交惡,即便得了南陽,也難得安寧。”

徐庶點頭讚許。

劉備繼續道:“若是我領兵離開許都,再去南陽,則是與曹孟德交惡,轉投劉景升後,南陽依舊歸屬荊州,我只是駐紮在南陽罷了,南陽各縣仍舊不歸我管。”

徐庶笑道:“不錯,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劉景升為何能有荊州?蓋因當初董卓專權,將他任命為荊州刺史。”

“臥龍先生的意思是……讓我從朝廷這拿到南陽郡太守的銀印青綬?”

劉備猜到了臥龍之意。

徐庶笑著點頭,說道:“唯有取得朝廷任命,主公方能名正言順的佔據南陽,而不至於被劉景升收回。”

劉備思考著他的話。

如今天下大亂,州牧、刺史、太守等官職,都是誰領兵佔領了某地,就寫一封書信送入許都,自稱某地州牧、太守等。

當初他從陶謙那接管徐州,同樣是自任徐州牧,朝廷沒有認可。

反倒是投靠曹孟德後,朝廷將他正式封為豫州牧,許都內人稱他為劉豫州。

張飛提出個問題:“朝廷內哪還有南陽郡的銀印青綬?”

徐庶聽了,哈哈笑道:“不過是一份文書罷了,南陽郡太守張諮被孫堅所殺,後袁術為南陽太守,如今他僭越稱帝,南陽郡就一直沒有太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