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伯常他,他跑路了……,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三天四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啪!”

劉協一把拍打在了扶手上,脆聲響徹大殿之上。

似是已有決斷,劉協目光平視前方,沉聲道:“那就依卿之見,明日朕也看一看這朝堂人心。”

“不過,朕不欲輕罰這等人,還請丞相下令大理寺、校事府提前於今夜做足準備,”劉協以威嚴雄武的目光看向曹操,“朕,要酌情重罰,這些人若真的欲夥同冀州不軌之徒,殘害我大漢忠良,絕不輕饒!”

“特別是張愛卿,他已多次被人冤枉,朕心中本就愧疚。”

曹操是低身拱手的動作,此刻聽完了劉協的話是眉頭緊鎖,一時竟沒想明白他的情緒,怎會如此激動?

比起為忠良撐腰出氣,提及張韓時候陛下好像更加來勁。

那你倒不如直接說別人不能害張韓。

“陛下聖明,”曹操還是平靜的說道。

……

第二日上朝時,果有人提及了河內賑災之事。

初提及的時候,有兩個御史跳出來想要唾罵張韓“家風不嚴”,貪墨成風,自私自利,才有這般家產。

然後從這個話題,一直引到曹操身上,來抨擊內戒令。

稍稍拉下來一點曹操的聲名,因為現在的曹操在政壇上實在是太“完美”了,仁義、善戰、謀略無雙、任人唯賢、至德尊君……

這些原本不該出現在這梟雄身上的品質,竟然越來越多,這讓當年早期評價曹操的那些人全部看走眼。

所以,除了祖父輩的閹宦出身,現在竟然已經沒什麼可用來抨擊曹操的。

嘿,他還成了長樂殿上最亮的月亮了!這多嚇人。

是以這些御史,得了背後公卿的授意,也都想爭回些許名氣,向士族階層請功。

這些人話一說出口,劉協便在認真聆聽,大殿之上的其餘人更是安靜不語。

御史們看到此景,越的來勁。

“張伯常,實乃禍國也!記建安元年六月,查得張伯常調運金五萬出城,私設於城外山莊之內。”

“建安二年春,大理寺少卿離許都前往揚州作戰,在境內留下商賈馬隊六支,往返汝南、潁陰、淮南與廣陵諸地,大橫財。”

“此次乃是遇流民冬災,方以家資攬聲名,欲成名流!”

“此計深遠,卻也心思叵測!”

司漕運調送的漕運侍御史,大放厥詞,將很多舊賬一股腦的翻了出來,而且還都是有所記錄的。

御史府共四十五名侍御史,其中漕運、秀衣、治書三大侍御史和張韓扯得很近,漕運可監督張韓的商賈貿易去處。

秀衣侍御史則是掌刑事監察、治書則是直通天子,和陛下密切相關,張韓的許多事蹟都可直達天子。

而且是,監察側面公允的給予通報,所以這三大侍御史之中,只有漕運和張韓關係不好。

畢竟,張韓掙的錢並不打點給他,他也一直清高行事,對外說不屑於收。

只察官吏私開商道,謀取私利之行,所以他盯張韓盯得很多,這時候一下說出來,惹得殿上一陣熱議。

很多人也都跳了出來,一直安靜了不知多久,御史慷慨說完之後,劉協勃然大怒,直接拍案起身:“胡說八道!”

“一派胡言!張少卿自任大理寺來,處理多少案件,梳理多少治安!”

“許都之內,以府尹、寺卿、丞相府、尚書檯、御史臺,均上奏表明其忠心正直,難道整個許都都在騙朕!?”

“陛下,那是滿朝公卿均懾於丞相之威,乃在阿諛諂媚而已!臣陳季常,無懼其威,仗義執言!”

“哈,”曹操搖頭失笑,一時舒適的挪了挪位置,饒有興致的看著這朝堂趣事,顯得十分鎮定自若,毫不慌張。

那御史的神情,一看便是大義凜然,以此殿上當著文武直言,大有青史留名的態勢!

何等的壯烈忠直!

只可惜,劉協從身前的案上取了數道書簡,扔在了他面前,道:“張少卿之家資、家中有商賈取利,朕早已知曉,他能掙取錢財,非是以權謀私,而是本就大功於我漢廷天下!!”

“你好好看看,大聲誦讀!這是各州郡送來的請功表!甚至寫明境內有耆老獻酒!有萬民請願!”

“如此,你等不覺得羞愧嗎?”

“少卿苦心孤詣為治民而心憂,散盡所得只為救治災民,卻在伱等口中為禍國之人?!他的功績,你是否不知?”

“我,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快穿之炮灰人生攻略

檸七夕

帝國總裁的囚籠

莫以憂

謊稱懷孕後前男友終於消停了

小蒹葭

重生女王是反派

君淺

最後爽約的女人

舞風聽雨

我的皇后傻白甜

劉除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