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5章 示弱於荊州,暗流湧動,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三天四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15章 示弱於荊州,暗流湧動

“咱當了一年的本分人,老實訓練,恪守軍規、嚴格律己,還要被人欺負到頭上來,以往都是咱去佔別人便宜,這次呢?這次不光被佔了便宜,還損了不少兄弟的性命。”

張韓的話宛如冷冽的風,他表情也是頗為陰沉,這些話都是在路途之中說過很多次了的。

“所以到了宛城,需拿出些態度,否則日後還要被人嘲笑。”

“想都能想到,”典韋撓了撓頭,朗聲道:“此來本就是找面子的,若是還毫無建樹,被人所阻,那可就要被荊州的文武笑死了。”

張韓看了他一眼,道:“所以,諸位不能懈怠,此次到了宛城,應當立足宛城、穰城兩地,坐收新野才是。”

“三日之內,派遣甲騎散出去,而後聯合現有的情報,先查探地形,再商議計策。”

“公祐來過荊州,也結交過些許當地高士,可行外交之政,向劉表表明我意,先示弱為主,就說……我來宛城並無惡意,乃是因為此前戰馬已資助荊州,所以欲藉此時機與襄陽親和,治理南陽一帶,靠這裡換取一些功績而翻身。”

“好,在下明白,這就著人去聯絡。”孫乾拱手而下,整個人也是十分鄭重,畢竟如今這境地乃是他所造就。

張韓扛了太多虧損,如今有將功補過的機會,他當然也不會錯過,力求補救耳。

眾人散去後,賈詡典韋留了下來,而趙雲和高順去領兵安置,駐守各關口要道,佔據水源,同時派出騎兵前去打探各地地形。

賈詡上前來道:“君侯,我們兵力稀少,雖精但不可耗損於此,不宜與荊州大肆開戰。”

“如此,前以示弱,而後暗中查探要害,便是上策,不過,戰法不止是勝負,牽制也極為重要,再下認為不光是宛城威脅荊州之西北,最重要的是以全線壓制,切斷荊州北往之路途。”

“譙郡可求得大公子相助,廣陵則是文遠,徐州自然是鮑相,應當先與他們共進共退。”

“你有何計策?”張韓笑著看向賈詡,他知道賈老一向不愛說話,一旦開口便是深思熟慮之後。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賈詡這個老寶貝一肚子壞水,定已有了計策。

“老夫有一計。”

“我也有一計!”張韓眼睛一亮,嘴角頓時上揚。

兩人對視之時,心照不宣的笑了起來,張韓豪邁爽朗的笑道:“不如這樣,你我寫在手心,一同視之如何?”

典韋左看右看,眨了眨眼,愣道:“你們還真能有這種默契?”

這場景玄乎,頗有高深莫測之感,典韋萬般不信,興趣盎然起來。

賈詡輕撫鬍鬚的開懷而笑,道:“君侯還能有如此興致,說明心中並無亂意,如此老夫自也寬慰,來,寫下一試,看伱我計策是否相同!”

“走!”

兩人各自到一方案牘前拿起筆,把計策都寫到了自己的手心之中,接著轉頭來走到近前。

賈詡心裡輕鬆欣慰,君侯現在也喜文士之間的這些小把戲,雖說無用,但卻是能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拉近。

至於是何計策,倒是不必多想,君侯這般聰慧,肯定知道自己心中所想。

兩人湊到一起,張開手掌,露出了掌心的字。

之間賈詡手心寫著“引虎”二字,而張韓的手心裡則是“還在想”三個字,賈詡一看人就麻了。

心裡一大口槽不吐不快,頓時就皺著眉頭咋舌道:“沒想好你在這,這還,同時寫下,看你我默契,簡直毫無默契可言……”

什麼時候了,還有心思來逗老夫,君侯你到底什麼心態,搞得我熱血沸騰的!我還以為要來一次歷史層次的默契妙計,此可傳為佳話流傳於世呢。

“文和你先說說,引虎是何計?”

張韓一笑,拉著賈詡坐了下來,好奇的聞訊他的計策。

引虎,這兩個字很有意思,而且張韓也的確在看到二字之後,心中產生了不少絕妙的想法,或許能成為計策,這也就算是逐漸猜到了賈詡所想。

賈詡笑道:“江東孫策,意在西進,或者北圖,此兩處他定要有一處能有所建樹,方才能在自己境內站穩腳跟,獲得根據,得到士人的支援。”

“否則,他雖勇猛,卻並無稱霸之威,文武不懼,心自無慮,自然也不會認為他孫策能夠奪得大業,建立廣脈遼闊之地盤,此正不信,逆無懼之局,是人主最不喜也。”

“而今,廣陵、廬江之南部邊境,均是重兵駐守,其實若要引虎而來最是簡單,只需將此地駐防的兵力收縮些許就可。”

張韓低頭沉思,腦海中迅的出現了這一帶的片段式地圖,他的記憶中仍然還留存有江南的大部分輿圖,甚至是廬江、皖城等地的細化防線。

很快,心中就得出了結論,此法的確可行。

讓道與孫策,他若是想明白了之後,一定會引兵渡河,沿著長江進入黃祖所在,直逼江夏之地,待到他的兵馬通行之後,自己再將駐防推至邊境渡口,佔據河道,這樣孫策不可能再原路返回。

如此,也就不可能出現“唇亡齒寒”的故事,假道伐虢不可能出現在南疆身上,孫策的兵馬可以從豫章而走,順勢佔據豫章有所建樹。

此計唯一的不好就是,雖然的確是耗損了兩家的兵馬,但是卻給了孫策一些成果。

果然,賈詡接下來的話,和張韓心中所想不差,說道最後,賈詡道:“是以,我們只需在示弱之後,不斷威脅荊州的主道,襲擾當地商賈,破壞新野之田土,積蓄兵力,等待時機,待尋得時機,可一舉攻破新野,就能讓整個襄陽陷入到威脅之中。”

“一旦襄陽陷入危機,劉表便不得不兩邊派駐兵力,一旦分兵,境內人心必亂,又如何能有以往的安寧?”賈詡臉上帶著自信滿滿的笑容,甚至還冷哼了一聲。

這類計策,他最是擅長,無需考量這荊州軍民之心,只需計策得成,禍亂其荊州安寧之土,讓劉景升之政難以穩固,屆時,一旦有了缺口,就能不斷入侵其中,散佈留言,拉攏文武,方才是真正所得之時。

“好,依先生之計,”張韓揹著手點了點頭,根本不去思考過多,亂世之戰便是如此,如何仁愛待民,其實那是盛平之世該考慮的,而亂世應是霸兵所至,先固根本才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門大院的女人們

武小六

平行世界的莫總

若耶故夢

學習的藝術:探索發現與成長

舊夢與空塵25

首輔大人的團寵崽崽

陌上貴人

跨世絕寵:邪王,欺上榻

念九九

穿越ABO

豐心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