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杜穆裡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4,浮生夢,達芙妮·杜穆裡埃,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終於與其他乘客抵達了佛羅倫薩,馬車把我們拋在亞諾河附近的一家小客棧,我覺得這漫長的旅途簡直像是度過了人的一生。現在是八月十五日,和首次踏上歐洲大陸的其他旅行者一樣,這裡的一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過的大道,夜間停歇的山谷與城市,無論是法國的還是義大利的,處處骯髒不堪,蟲蝨亂爬,充斥著震耳欲聾的噪音。在家鄉,我已習慣了幾乎空蕩蕩的房屋的那份寧靜,因為僕人們都在鐘樓下的房間休息,深夜除了林中輕風與雨打西窗,萬籟俱寂,如今,陌生城市裡這無休止的喧囂與混亂,使我茫然若失。

經過長時間的旅途跋涉,我想睡覺了,一向夜裡十二點都不入睡的我,很快就睡著了,然而夢裡都回響著異國的聲音:門的開關聲,人的尖叫聲,窗下的腳步聲,石子路上的車輪聲,還有每過一刻鐘傳來的教堂的鐘聲。如果我這次到異域他鄉是為其他事,情況可能就大不一樣了。清晨,我會心情舒暢地倚在窗邊,看貧民窟赤著腳的孩子們縱情玩耍,還會扔給他們幾枚錢幣;好奇而著迷地傾聽周圍各種新鮮的聲音;黃昏時在狹窄的街巷漫步,慢慢地喜歡這裡的一切。而如今,我漠然地面對這一切,甚至對這一切產生了敵意。我現在急需去安布魯斯那兒,他正臥病外鄉,我的焦慮轉化成對著外鄉的一切事物的憎恨,甚至對這塊異鄉的土地,也無比反感。

天氣一天天熱起來,天空湛藍,多斯加尼蜿蜒曲折的道路上塵土飛揚,似乎太陽已烤乾了大地,山谷都被炙烤成了赤褐色,山坡上的小山村籠罩在霧靄般的熱氣中,一片赤黃。瘦骨嶙峋的牛群蹣跚著四處找水,一群群山羊在路邊有氣無力地走著,牧羊的孩子見馬車經過時大喊大叫。因我在為安布魯斯憂慮重重,這個國家的一切生靈在我看來都飢渴萬分,一旦失去水分,他們將衰竭死亡。

一到佛羅倫薩,我便把覆滿灰塵的行李卸下拎進客棧。我下馬車後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想要穿過圓石街,到河邊去。滿身風塵的我站在河邊,感到疲憊不堪。過去的兩天裡,我實在難以忍受車內令人窒息的濁氣,就一直坐在馬車伕旁邊,像路邊那些可憐的牛羊一樣,也渴望著水。現在河就在我面前,但河水不像家鄉那樣清凌凌的,泛著漣漪,帶著清新的鹹味,水面上還有浪花在跳躍。眼前的河水是流速很慢的渾濁小水流,河水和河床一樣呈褐色,蠕動著,和著汙泥穿過拱橋,平滑的水面上時不時泛起一個個泡沫,上面還漂浮著各種雜物,麥稈、草根處處可見。然而現在的我疲憊不堪,又飢餓難耐,恨不得把眼前的一切都一一嚥下去,就像吃毒藥一樣,一口吞下肚。

我就這麼出神地站在太陽暴曬的橋上看著流水。忽然,身後城裡那深沉莊嚴的鐘聲敲響了四下,其他教堂裡的鐘聲也隨即響起,鐘聲伴著渾濁的泥水流過石頭,洶湧而去。

一位婦女走到我身旁,她懷裡抱著一個哭哭啼啼的孩子,身邊另一個小孩拽著她破舊的衣襟。她向我伸出手,求我施捨,深色的眼睛充滿乞求。我給了她一枚硬幣轉身便走,可她又碰碰我的胳膊,嘴裡嘀嘀咕咕說著什麼,這時馬車邊的一名乘客對她說了一串義大利語,她才退回原來的角落。她很年輕,也就十九歲左右,然而,她臉上的神情卻不像是這個年齡,似乎那小巧孱弱的軀體內有顆不朽的靈魂,那兩隻眼睛像是洞察了千百年來的世事滄桑,使她對耐人尋味的生活都變得麻木了。這種印象至今還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中。後來,他們帶我來到安排好的房間,當我站在朝向廣場的小陽臺向外望時,又看見了她,她在馬匹與車輛中穿行,那小心得近乎猥瑣的樣子,就像深夜的一隻貓,肚皮貼著地四處潛行。

我回到房間,以超乎尋常的冷漠洗漱,換衣服。我的旅途已結束,一種無聊之情又湧上心頭。起初興高采烈地準備行程,一聽到號角即將進入戰鬥的我,現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個陌生人,他站在那兒一副精神沮喪、疲憊不堪的樣子,興奮感已失去了意義,那是數週前的事了。甚至我口袋中的破信紙也似乎並不存在。從那以後,也許又發生了許多事情,她也許已把他從佛羅倫薩帶走,他們也許已經去了羅馬,去了威尼斯。我似乎又回到那笨重的馬車上,為了追逐他們的足跡,走遍這個該死的國家的四面八方,穿梭於一座又一座城市,隨著時光的流逝,飽嘗了一路炎熱風光的折磨,然而總是找不到他們。

或許,整個事情的經過只是個誤會而已,也許根本是惡作劇,可能是安布魯斯過去愛玩的把戲,從小我就被他的這小把戲所哄騙。或許這回我去別墅找他,看到的是豐盛的筵席,那裡高朋滿座,輕歌曼舞,燈火輝煌。我莫名其妙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時,看到的是十分健康的安布魯斯,他會很驚訝地看著我。

我下了樓,來到門外的廣場,候在那兒的馬車都已走了。午休時間過後,街上又熱鬧起來。我擠入人流,竟迷失了方向,面前是深褐色的院巷,高樓鱗次櫛比,眼前一片外凸的陽臺。我在街上轉來轉去,一張張臉從一個個門洞裡露出來,都盯著我看,行人也駐足凝視,他們臉上佈滿那種飽經歲月風霜的神情,都和前面我遇上的那個行乞的女子一樣。有些人像那女子一樣跟在我身後,一邊伸手,一邊嘀咕著什麼。我想起了那個馬車裡的義大利乘客,便大聲叱責,他們立刻縮回去,身子緊貼在高牆上,眼巴巴看著我走過去,眼裡流露出一種難以抑制的自尊,令人不可思議。教堂裡的鐘聲又響作一片,我來到人群擁擠的廣場,那裡的人們打著手勢聊著天,在我這異鄉人的眼裡,這情景與廣場周圍那莊嚴華美的建築物毫不相稱,與那些茫然注視著他們的雕像也不相稱,和教堂那直衝雲霄的鐘聲更不相稱。

我叫了一輛馬車,不大有把握地說了句“桑格萊提別墅”,馬車伕說了些什麼我沒聽懂,但當他點點頭揚鞭策馬時我聽見了“費所勒”幾個字。我們穿行於狹窄擁擠的街道,一路上隨著他的吆喝聲和馬車的叮噹聲,人群不斷地閃過,鐘聲慢慢地消失,但餘音仍在我耳畔迴響,然而這莊嚴嘹亮的鐘聲,既不是為我這次無足輕重的遠行而響,也不是為了這街上人的生活而響,而是為了永恆,為了不朽。

我們爬上漫長彎曲的山路,將佛羅倫薩拋在身後,建築物也消失在視線之外。周圍的一切安靜而祥和,那整日對這座城市虎視眈眈的屋牆甚至褐色的土地都不再像先前那麼幹熱了,房屋又煥發出光彩來。或許顏色並不那麼亮麗奪目,甚至看不出什麼顏色,但太陽的威力散盡之後,餘暈照射出的色彩分外柔和,遮天蔽日的柏樹在夕陽的餘暉映照下墨綠一片。

車伕把馬車停在一座高牆聳立、庭院深鎖的住宅外,回頭對我說了聲:“桑格萊提別墅。”我終於到了。

我打了個手勢讓他等著,便下了車,來到門口,拉了拉牆上的門鈴,可以聽見裡面的鈴聲。車伕把馬車停在路邊,然後從車上下來,站在溝渠邊,用帽子揮趕著撲面的蒼蠅。可憐的馬看上去有一些餓了,在車轅間低垂著頭,抽動著耳朵,走了這些路之後,它已沒有力氣到路邊去吃青草,而是在一旁打起盹來了。門內沒有聲音,我又拉了下門鈴,這次傳來低沉的狗叫聲,接著有扇門開了,狗叫聲隨即清晰起來,能聽到一個孩子煩躁的哭聲,一個女人呵斥孩子的尖叫聲,同時另一邊傳來走向門口的腳步聲,接著是取下門閂的聲音和門擦著地下的圓石的聲音。門開啟了,一位農婦站在我面前,打量我。我邊朝她走去,邊問:“是桑格萊提別墅吧,艾什利先生在家嗎?”

拴在婦人住的小屋邊的狗更兇猛地吠叫起來,我面前是條林蔭小道,路盡頭是那幢別墅,宅門緊閉,毫無生氣。狗繼續狂叫,孩子也在哭喊,婦人似乎想把我關在門外。她氣喘吁吁的,臉的一邊有些腫,好像是牙痛,她盡力用披肩壓住這半邊臉,試圖減輕一些疼痛。

我從她面前衝進門去,嘴裡重複說著“艾什利先生”。她這才好像剛剛注意到我,很緊張很不安地快速說了幾句話,一邊還打著手勢指著別墅,然後又很快轉過頭,朝小屋叫喊。這時,一位男子,也許是她丈夫,出現在小屋門口,他的肩膀上還揹著個孩子。他先制止住狗叫,然後朝著我走過來,一邊問著妻子什麼。她繼續滔滔不絕地對他說著話,我聽到“艾什利”,還有“英國話”,現在又輪到他打量我了,只是他的方式要比那女人好些,比較剋制,比較誠懇真摯,而且臉上還有一種關切的表情。他對妻子低語了幾句,她便抱著孩子回到小屋門口,坐在那裡望著我們,披肩還遮在腫脹的臉頰上。

“我會講一點英語,先生,”他說,“我能為你做點什麼?”

“我來看艾什利先生,他和夫人在嗎?”

他臉上的表情更為關切了,緊張地嚥了咽口水,又說道:“你是他兒子嗎,先生?”

“不,”我不耐煩地說,“我是他的堂弟,他們在家嗎?”

他痛苦地搖著頭:“那先生你是從英國來的吧?難道沒聽到任何訊息嗎?怎麼說呢?真的很慘,我不知道該怎麼說,艾什利先生,他三週前過世了。很突然,很令人傷心,一安葬完他,伯爵夫人就關閉了別墅。她走了差不多有兩週了,我們不知道她還回不回來。”

狗又叫起來了,他轉身去呵斥狗。

我頓時面無血色,呆若木雞地立在那兒。那男子很同情地望著我,並叫她妻子拉過來一條凳子放在我身邊。

“請坐,先生,”他說,“很難過,真的很難過。”

我只是搖頭,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也沒有什麼好說的。那男子也很擔心,他粗暴地對妻子講話以緩解自己的心情。他又轉身對我說:“先生,如果你想去別墅裡看看,我去給你開門,你可以看看艾什利先生臨終的地方。”我對自己要去哪兒,要做什麼事已感到漠然,大腦麻木得根本無法集中精力。他邊走向車道邊從口袋裡取出幾把鑰匙,我跟在他旁邊,雙腿如同灌了鉛一樣,根本邁不動。那婦人和孩子也跟在我們後面。

一路上柏樹環繞,緊閉的別墅,像個目的,靜候在盡頭。等走近時,我才發現這是幢大宅子,有許多窗戶,一扇扇蒼白地緊閉著。房子門口是個環形車道,供馬車轉彎的。在濃蔭密佈的柏樹下聳立著幾尊雕像。那男子用鑰匙開啟一扇扇百葉窗,讓陽光射入沉寂的大廳。我跟在他們後面,走過一間間房間,看著他們把窗子逐扇開啟。他們這樣做,完全是發自內心地想以此來減輕我的痛苦。房間套房間,每間都是寬敞又空曠,頂篷上飾有壁畫,地面是大理石鋪的。屋裡的空氣有股中世紀的陳舊的黴味。有些房間的牆上沒有任何裝飾,而有一些房間的牆上則掛有壁毯。其中有間房間比其他屋子更昏暗鬱悶,中間是張大餐桌,兩邊排列著教堂用的雕花椅,兩邊還各聳立著一個鐵製的大燭臺。

“桑格萊提別墅很美,很古老,先生,”男子又開口說道,“當外面陽光太強太烈時,艾什利先生總是坐在這兒,坐在這把椅子上。”

他幾乎滿懷敬意地指著桌邊的一把高背椅。這一切像是在做夢,一點也不現實。在這所住宅裡,在這間屋子裡,我再也看不到安布魯斯了,他再也不可能邁著熟悉的步子吹著口哨,把柺杖扔在椅側或桌邊來回走動,說著話。那夫婦倆漠然地在房間裡轉來轉去,繼續單調地開啟一扇扇窗子。窗外是個由迴廊圍起來的四邊形小庭院,庭院是露天的,但是濃蔭遮蔽。院子中央有眼噴泉,銅像是個小男孩,雙手握著一枚貝殼。噴泉邊小路旁有棵金鍊花樹,遮天蔽日,自成陰涼。金色的花朵早已凋謝,遍地是塵灰色的豆莢。那男子對婦人低語了幾句,那婦人便走到迴廊拐角處,扭動一個把手,水流便輕柔地從銅像男孩手中的貝殼裡徐徐而出,潺潺流水飛落下來,灑向下面的池塘。

“艾什利先生天天坐在這裡觀賞噴泉,”男子又說,“他很喜歡看水。他就坐在那棵樹下,春天這兒很美,伯爵夫人可以從她上面的房間喊他。”

他又指了指欄杆石柱,婦人便走進房間,過了一會兒,出現在男子剛才指的陽臺上,她開啟這間房子的百葉窗。水繼續從貝殼中往外流,既不飛快,也不往外湧,只是輕柔地濺在小池中。

他繼續說:“夏天,艾什利先生和伯爵夫人總坐在這兒,邊進餐邊欣賞噴泉,我總是候在他們身邊,總是拿兩個托盤來放在這張桌上。”他指了指那張石桌和旁邊靜立的兩把椅子,又接著說,“他們飯後總在這兒喝點大麥茶,日復一日,天天如此。”

這時他停下來,用手撫摸著那把椅子。一種壓抑感湧上我的心頭,迴廊裡陰冷得如同墓穴,空氣死一般的沉寂,如同那緊閉的房間裡的氣息。

我想起了安布魯斯在家時的情景。夏日,他不著外套,戴著那頂遮陽的舊草帽,四處踱步。我似乎看見了那頂草帽,帽簷斜壓著前額,我好像還看到他站在小舟上,捲起雙袖指著遠洋深處的某個地方。我還依稀記得他是怎樣伸出長長的手臂,將在舟邊游泳的我拽上小船的。

“是啊,”那男子似乎在自言自語,“艾什利先生就坐在這把椅子上,觀賞著泉水。”

婦人又回來了,穿過遊廊,關閉了噴泉。水流停止了,銅像男孩低頭望著一隻空空的貝殼,一切又陷入沉寂。剛才瞪著眼睛望著噴泉的孩子突然彎下腰,小手在地下圓石中一陣扒拉,撿起幾個鏈花豆莢,扔進池中,婦人呵斥了他幾句,把他推到牆邊站著,隨後撿起一把掃帚開始打掃庭院,她的舉動打破了死寂。這時她丈夫碰了碰我的胳膊,輕聲問:“你想不想去看看先生臨終時的房間?”

我懷著一種同樣虛幻的感覺,跟隨他踏上寬敞的樓梯,來到樓上。這兒的房間遠比樓下的簡樸,擺設很少,在柏樹小道偏北的一端,有一間房子簡陋空蕩,像是僧屋。牆邊靠著一個很簡單的鐵製床架。床邊有一隻大口水罐,還有一架屏風。壁爐上方有一張掛毯。牆上壁龕裡是尊跪立的聖母瑪麗亞雕像,緊握雙手在祈禱。

我朝床上望去,毛毯整齊地卷放在床腳,兩個去掉了枕套的枕頭疊放在床頭。

男子悄悄地說:“他死得非常突然,知道嗎?當時他在發燒,身體很虛弱。但就在前一天,他還強打精神起床坐在噴泉邊。不行,不行,伯爵夫人說,你不能這樣,這樣病情會加重的,你得休息。但他很固執,不聽她的。當時醫生來來往往,瑞納提先生也來了,他一個勁兒勸說他,但他根本不聽,粗暴地大喊大叫,就像個孩子,又一下子不作聲了。原來那麼強壯的人,變成這樣,真令人遺憾。第二天一早,伯爵夫人跑來我房間喊我。我當時在屋裡睡覺,先生。她臉色蒼白,就像那白色牆壁。她急促地對我說,吉斯普,他快不行了,我看他要死了。我隨她進了屋,只見他躺在床上,雙目緊閉,雖然還在喘息,但很吃力,你知道,那不是真正的睡眠,我們趕緊叫來了醫生,但艾什利先生再也沒有甦醒,他在昏迷中去世。我陪伯爵夫人點上蠟燭。修女們來到時,我又看了看他,他的狂躁已經消逝,他臉上平靜、祥和。我真希望你也能看見他那時的神情,先生。”

男子雙目含淚,我又回頭望了望那張空床,似乎什麼感覺也沒有了。麻木已經消失,我感到的只有冰冷與殘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冥府渣男改造系統

芷衣

穿越之王爺駕到

無憂老三

超級交易師

斯皮爾比格

帳中嬌媚

古南月

我有一座隨身監獄

抽骨磨刀

藏不住的歡喜

銀子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