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左太沖詠史①,一生只讀納蘭詩:一朵芙蓉著秋雨,納蘭性德,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吾聞趙公子②,好客埒三君③。能令千載後,買絲繡其真④。詎如燕昭王⑤,金臺築嶙峋⑥。迎騶既隆禮⑦,師郭亦殊倫⑧。奕世儲壯士⑨,殉義忘厥身。荊軻去不返⑩,漸離踵入秦⑪。至今易水上,歌築聲猶新。何代無奇人,臺荒蔓荊榛⑫。

【箋註】

①左太沖:西晉文學家左思,字太沖,自幼才華出眾,所撰《三都賦》一出,即廣為稱頌,競相傳寫,致使“洛陽紙貴”。然因當時的門閥制度,左思屢不得志,故常在詩中歌頌隱士的清高,以此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對權貴的蔑視。作品今存僅賦兩篇,詩十四首。

②趙公子:趙勝。戰國時期平原君。趙惠文王之弟,封於東武城(今山東武城西北),號平原君。任趙相,禮賢下士,門下食客數千。與齊孟嘗君、魏信陵君、楚春申君合稱“戰國四公子”。

③埒(liè):等同,比並。《史記·平準書》:“故吳諸侯也,以即山鑄錢,富埒天子。”三君:“戰國四公子”中的其他三位。

④買絲繡其真:用“絲繡平原”之典。用絲線來繡平原君的像,表示對平原君極其欽慕。

⑤詎:曾,副詞。燕昭王:姬姓,名職,戰國時燕王噲之子,燕國第三十九任君主。原在韓國作為人質。燕王噲被齊宣王殺死後,職被護送回國,繼位為燕昭王。

⑥金臺:黃金臺的簡稱。比喻延攬士人之處。“黃金臺”古臺名,又稱燕臺。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築,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賢士,故此得名。唐李白《古風》之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嶙峋:形容建築物的突兀高聳。

⑦騶:“騶”通“鄒”,即戰國鄒子,鄒衍。據載,鄒衍到燕國時,燕昭王親自抱著掃帚為他掃地,怕把灰塵落在身上。劉歆記載此事說:“《方士傳》言:鄒子在燕,其遊諸侯畏之,皆郊迎而擁彗。”(《文選》卷四十阮籍《奏記》,卷四十五揚雄《設論》李善注引《七略》)。王充在《論衡·別通》中亦說:“燕昭為鄶衍擁彗。”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自注中說鄒衍為“燕昭王師”。《史記·孟荀列傳》記載更詳:“(鄒衍)如燕,昭王擁彗先驅,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築碣石宮,身親往師之。”

⑧郭:即郭隗。燕國大臣、賢者。燕昭王繼位後,欲復興燕國,以報齊滅燕之仇,拜訪郭隗,求計問策。郭隗以古人千金買骨為例,勸昭王建築“黃金臺”,廣納社會賢才。昭王遂尊郭隗為師。殊倫:不同類。

⑨奕世:累世,代代。《國語·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

⑩荊軻:戰國末衛國朝歌人,著名刺客。曾刺秦王不中,被殺。

⑪漸離:高漸離,戰國末燕人,荊軻的好友,擅長擊築。荊軻出發刺秦之時,高漸離陪同燕太子丹送之於易水河畔。高漸離擊築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為之壯行。踵入秦:秦朝建立後,秦始皇聽聞高漸離善擊築,便命人毀其雙目,為自己擊築。高漸離將鉛塊暗藏於築內,欲在演奏時撲殺秦始皇。事敗後被殺。踵,跟隨。

⑫荊榛:泛指叢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蕪景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走爸臨的路,讓霸凌者無路可走

千古一弟

[HP]馬爾福有個大秘密

林夕隱

從撿漏開始,奇珍異寶盡收囊中

長嶺居士

開培訓班後,滿朝文武都是我學生

有時嫻

邊關小廚娘

糰子來襲

黑道觸頂之徒

黑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