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鳳凰臺》,蔣勳說唐詩,蔣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朝格式最嚴格的詩叫“律”,就是法律的“律”。什麼叫“律”?當然是紀律、規則。《鳳凰臺》是李白很有代表性的律詩。讀完《蜀道難》,也許覺得李白是一個不懂規則的人,因為他那麼叛逆地去破壞規則。真正懂得叛逆的人是懂得規則的人,不懂規則的叛逆叫做胡鬧,不叫叛逆。在美學上,叛逆可以被理解為創新。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一開始氣勢就好大,在南京,傳說山上來了三隻鳳凰,鳳凰飛走以後,那個地方就被命名為鳳凰臺。在這十四個字當中,李白的一貫規則已經出來了。鳳凰是華麗的,鳳凰是貴族的象徵,全身的羽毛都是彩色的。“鳳凰臺上鳳凰遊”,重複兩次“鳳凰”,華麗性更高了。第二句開始出現他的茫然與悲哀——“鳳去臺空”,長江兀自流去。

律詩第三到第六句最為嚴格。“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完全對仗,連押韻平仄都對仗。這是李白的厲害。李白完全懂規則,只是有時候不用這個規則,這個規則只能講一種話,可是他想講很多種話,於是他就創造新規則。曾經建都在南京的吳,華麗的宮廷、花草已經埋在了荒涼的幽徑底下,李白一直在把華麗與悲哀這兩個元素做著對比。“晉代衣冠”,東晉王羲之、顧愷之在這裡生活過,他們的衣冠也成為古丘了。這裡有一種緬懷,燦爛的吳代、晉代、繁花、一代精英,今天都是幽徑與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是最明顯的律詩結構,三與二對,山與水對,一個字扣一個字,簡直沒有一個字是意外。李白運用文字精準到如此程度。“三山半落”是遠遠看到三座山在天之外,然後“二水中分”,全部是對仗,上面是青天,下面是白鷺。這是講李白在南京看到長江中有一個沙洲,水被分成兩條過去。把主詞調一下,就是青天外面半落著三座山,白鷺洲分開了兩條水。因為要對仗形式,變成“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這就是為什麼詩方便記憶,因為中間有嚴格的規則。

其實不一定是“三”山,“三”只是為了與“二”形成對仗,可能是四座山,也可能是一座山。但這樣一來,文字就構成了一個畫面。“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明朝畫家石濤就用這兩句詩來畫畫。這兩句詩完全是繪畫的感覺。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最後兩句再把意思收回來。律詩起頭必須很大氣,收尾必須收得有餘韻,中間要講規則,最體現功力的地方,就在三四五六這四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夢三清,我怎麼就成天師了

青辣椒炒肉絲

爆笑穿越:皇后娘娘有手機

蜜桃跳跳糖

帝尊

宅豬

剛下山,就被美女師姐包圍了

漠上圖涼

都市妖祖行

紅君

開局得到八百萬億,女神求複合

野釣大師黃大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