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尋找知己的孤獨,蔣勳說唐詩,蔣勳,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流鶯》也是李商隱非常好的一首詩。我已經講過王爾德的《夜鶯》,可以發現兩個詩人對“鶯”這個主題有一種執著。李商隱還寫過另外一首有名的與鶯有關的詩:“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溼最高花。”如果黃鶯是春天的鶯,如果它哭的時候有眼淚的話,眼淚會把最高處的花染溼。我們會覺得這兩個人用的意象相像到令人不可思議的狀態,這裡的“流鶯”當然講的是他自己,就像王爾德的夜鶯在講他自己。“流鶯飄蕩復參差”,一開始就是春天,因為黃鶯的身體非常小,在春風當中飄來飄去,“復參差”。“參差”與“飄蕩”都是在講流鶯的身體沒有辦法把持自己。因為身體太小,風吹來的時候,就在那邊飄蕩,有一點流浪與漂泊的感覺。“渡陌臨流不自持”,渡過了阡陌,在田中飛過去,有時候可能飄到河流的旁邊,是沒有辦法把持自己的狀態。這一句已經點出了人對自己生命的漂流和落魄無法自主的感傷。

流鶯會唱歌,叫做“囀”,春天黃鶯的叫聲像歌聲一樣,是最美的歌聲。唐朝的雅樂當中,有一首名字就叫《春鶯囀》。“囀”是很巧妙的鳥歌唱的聲音。李商隱說黃鶯這麼會唱歌,“巧囀豈能無本意”,唱出這麼美的歌聲一定要傳達什麼意思吧?李商隱把自己生命的熱情與流鶯的意象混合在一起,流鶯跟春蠶、蠟炬是同樣的意義。流鶯這樣一直叫,一定是希望有人聽懂它的意思。背後的意思是說,流鶯是孤獨的,如此美麗的聲音沒有人懂,就像王爾德寫的夜鶯最後死在玫瑰花下,早上大學生出來的時候看到了玫瑰,可是沒有看到夜鶯的屍體。李商隱在這裡講生命的熱情,不見得會被人看到,也不見得會被人懂,不一定被別人珍惜,自己珍惜就好了。“春蠶到死”與“蠟炬成灰”都是自我完成的形式,所以“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良辰未必有佳期”,是說黃鶯生存的時代是在春天,是良辰,是最好的季節,可是未必能夠有“佳期”。佳期是講未必能在這個季節當中碰到對的物件,未必能夠真正被瞭解。又是李商隱對自己孤獨的感傷。所謂象徵詩派意象的應用已經非常明顯,我覺得大家有興趣都可以用象徵派的意象方法為自己寫一首詩,所謂象徵就是把自己跟物件交疊。我看到眼前的花,把自己投射進去,那我在談花的凋零的時候,談的是我自己生命的凋零,這個就是象徵。

詩人覺得流鶯是他自己,就有很多自憐出現。用自憐、自戀去形容李商隱,我想他也不會反對,他是自己生命最大的眷戀者。他在愛所有其他人之前,首先愛的是自己的生命狀態,他有一種對自己的悲憫,所以“風朝露夜陰晴裡”,流鶯好像在颳風的早上、下露水的夜晚,陰天、晴天都這樣飄蕩著。“萬戶千門開閉時”,在這樣一個繁華的城市,有這麼多人的家,這些門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可是誰為你開這個門,誰為你關這個門?這兩句很明顯,李商隱已經把自己與流鶯混合在一起來談了,他有一點在感嘆自己到底在忙什麼。他把流鶯的主觀一下帶到了對自己孤獨的感嘆。

“曾苦傷春不忍聽”,這個時候他又感嘆流鶯,覺得每次聽到黃鶯的叫聲,就是感傷春天又來了,不忍心去聽黃鶯的叫聲。有一點像王爾德提到夜鶯把心臟貼在玫瑰刺上叫出來的聲音,人是不忍去聽的,因為知道生命最大的自苦,才會換來最美的東西出現。“苦”與“忍”是李商隱對自己生命另外一個形式的投射,“鳳城何處有花枝”,“鳳城”是講長安城,在這樣繁華的長安城,什麼地方有讓黃鶯可以停下來休息一下的花枝?這個問話非常巧妙,有一點像蘇東坡後來寫的“無枝可依,無枝可棲”。黃鶯一定要有一個花枝才停下來,可是這個城好像連花枝都沒有,這當然是在講詩人自己的孤獨,在他尋找生命知己的過程裡面,幾乎是絕望的狀態,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問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笑傲江湖之碧海潮生

春風隨緣

炮灰的道系妹妹[穿書]

染墨東籬

重生1990之家和萬事興

夜夜熬鷹

都市不敗龍王

不惑之

紅樓之庶子擎天

瀘州酒神

她的城(她的城原著小說)

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