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開發區徵地糾紛引省報暗訪 記者 ,侯衛東官場筆記3,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段英坐在桌子一角,一邊用臉夾著電話,一邊翻著採訪記錄,道:“開發區佔地是全國性的熱點,國家三令五申不準侵佔耕地,《焦點訪談》也做過幾期節目,按主編的意思是要好好挖一挖,弄點有深度的報道。”

“我們在基層忙死累活,是為了地方發展,地方發展了,老百姓是直接的受益者。如今省裡有意讓各地競爭,誰也不想被甩在後面,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這是財富的馬太效應,在縣域經濟上同樣如此。”

段英笑道:“新聞就是要吸引眼球,如今土地問題是熱點,我們主編政治頭腦很敏銳,當然不會放過。”

“你們是直接採用那篇稿子,還是派人下來?”

“按慣例,會派人下去進行深度挖掘。”段英明白侯衛東的意思,道,“想做工作嗎?我幫你打聽著,看這次派哪幾位記者下來,我先宣告,有些記者能做工作,有些不行。”

從業已是三年多,段英對新聞行業的行規頗為熟悉。同許多行業一樣,新聞行業有很多光明的事,這是主流,但是同樣存在許多暗箱操作的地方,有些地方花錢上稿,還有些記者特意到各地去尋找陰暗點,然後和當地政府討價還價,如果當地政府屁股沒有擦乾淨,多半會花錢買平安。

探聽了訊息,侯衛東對張勁和章湘渝道:“據比較可靠的訊息,《嶺西日報》要派調查小組到新管會。”

張勁吃過媒體的虧,對記者向來沒有好感,道:“這些記者吃飽了撐的,我們做事都有政策依據,更沒有違法亂紀的事情,他們能查出些什麼問題?”

侯衛東道:“不要小視媒體,捅出去以後,小事也就成了大事,對新管會的整體形象不好。如今粟家村形勢已經好轉,我們就算付出些代價,也要把這篇新聞稿件制止住,這篇新聞稿子一出,說不清楚還要出現什麼亂子。”

張、章兩人是副職,權力小些,肩上的責任自然要輕些,發完了牢騷,等著侯衛東決策。

侯衛東做了三點安排:“第一,我到宣傳部找劉部長,給他彙報此事;第二,張主任繼續推動工作,趁熱打鐵,將粟家村的掃尾工作完成,不能因為一篇新聞稿影響了工作進度;第三,章主任要抽些幹部出來,包括粟家村的幹部,統統派進村去,只要有人來採訪,立刻報告我。”

章湘渝道:“放心,我一定嚴防死守,不讓鬼子進村。”

安排了應對措施,侯衛東便拿著那份政協報去找宣傳部。劉軍是宣傳部老部長了,雖然進城已久,依然黑瘦如初,與劉坤白嫩的臉龐相比,倒也相映成趣。他把眼鏡戴上,專心地看著那張《沙州政協報》。放下報紙,取下眼鏡,問道:“這文章反映的是不是事實?”

“絕大部分是事實,只是選取的角度不對。”

劉軍道:“不是角度不對,而是立場不同。我們是站在縣政府的角度觀察這個問題,老百姓是站在自身利益來看問題,記者是站在新聞角度來看待問題。這份政協報是機關內部報刊,這張報紙影響小,問題不大,而且已經發出來了,不用理會它。”

段英曾是劉家的準兒媳,侯衛東在彙報工作的時候就隱瞞了她的名字,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沙州市政協委員,我們與他接觸的時候,他無意中透露《嶺西日報》對這篇文章感興趣,有可能要派記者下來。”

劉軍這才明白侯衛東的主要意圖,應對媒體是挺麻煩的事,他經常為此頭疼,想了一會兒,道:“沙州媒體與我們都熟悉,部裡說話有一些作用,省報記者卻未必買賬。現在只是聽說而已,我的意思是等省報記者下來以後,再請沙州宣傳部出面。”

劉軍的答覆讓侯衛東不太放心。回到辦公室,侯衛東再給段英打電話過去,將益楊這邊的情況簡單說了說。段英笑了笑,道:“你們這是搞三防,防賊防盜防記者。其實不用這麼緊張,記者也是人,以情動之,以理曉之,好說好商量嘛。”省報平時到地方採訪,多是車來車往,好酒好菜,段英進了省報,眼界大為開闊,說話就顯得頗為從容。

侯衛東接了一句:“還要加上以錢砸之。”

“沒有你說得這樣黑暗,當然用錢砸之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調查小組的同志什麼時候來,有幾個人,誰是領頭的,他們的性格如何,最好打聽得細一些,這事拜託你了。”

“你別跟我說客氣話,見外了。”段英停頓了一會兒,聲音放低,道,“我經常夢到益楊,胸口就如被石頭壓著,出不了氣,夢中唯一的亮點是你。”

聽了此語,侯衛東無話可說,頗為尷尬。

段英及時調整了情緒,聲調微揚:“不說以前的事情。放心吧,這事我記在心上了。”

通話時,楊柳拿著電話記錄本站在門口,見侯衛東還在打電話,就站在走廊上等著。

等到侯衛東結束通話電話,她進門報告道:“任科長打電話過來,讓您立刻到楊書記辦公室,我問了任科長,她也不知道原因。”

侯衛東梳理了近期工作,需要向縣委、縣政府彙報的工作太多,所有工作最後總要落腳到土地。他將筆記本裝在手包裡,朝縣委趕去,到了縣委辦,楊森林辦公室還有人在談話,他就只有先等著。

門半開著,楊大金正在低頭寫字,他聽見敲門聲,見是侯衛東站在門口,笑道:“侯主任,快請進。”

楊大金是老資格中層幹部,當過縣計委主任、新管會主任,現在當了縣委辦主任,只是他還沒有能夠進常委,與侯衛東當年地位相差不多。他主動道:“《沙州政協報》登了一篇文章《失地農民將去往何方?》,觀點很尖銳,楊書記很重視這事,你要有思想準備。”

自從看見這篇文章以後,侯衛東就在琢磨此事,此時心裡已經有了對策,道:“這是發展中的問題,發展就如開啟一扇窗子,新鮮空氣進來了,難免飛進來幾隻蒼蠅。”

楊大金笑了幾聲,道:“發展中的問題,這個定位很高明。”

等了十來分鐘,侯衛東才見著楊森林。見面時,楊森林先來了個冷處理,低著頭看周昌全書記的講話稿,過了一會兒才抬起頭,道:“《沙州政協報》看了沒有?”

“看了。”

楊森林很平和地道:“有何感想?”

侯衛東認真地道:“農民從土地中脫離出來,是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新管會有責任為失地農民找一條生存之路。這方面我們做得不夠,引起了農民在新管會聚集鬧事,我要向縣委作檢查。”

“報上說的幾件事情都是實事吧?”

“安置房停工原因是鋼材、水泥價格增長過快,建築方承受不了,昨天已經開工了。

“大客車是秀雲藥廠名義買的。新管會有特殊情況,同志們上班太遠,最遠的同志步行要一個半小時,交通車很有必要。”侯衛東誠懇地道,“新管會是益楊對外開放的視窗,外商是很看重實力的,新管會辦公條件好一些,外商投資信心也足一些。”

緊接著,侯衛東彙報了新管會與村民簽訂的補充協議。楊森林點頭道:“這幾條很好,我再加上一條,專案實施過程中的土建工程,可按市場化運作承包給有資質的佔地村包工隊。包工隊是本地人,渣場也比較好找。”

這一條意見很是中肯,侯衛東記在了筆記本上,準備與村民談判時,作為優惠條件丟擲來。

楊森林把政協機關報拿起來揚了揚,道:“我有朋友在《嶺西日報》,上午給我打了電話,說是《嶺西日報》要派一個調查組到益楊。益楊改革成果來之不易,我們要如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你要和劉部長一起拿出攻關方案。我的要求很簡單,不能讓這篇稿子在《嶺西日報》上出現。”領導向來只看結果不講過程,楊森林下了任務,侯衛東就要絞盡腦汁想辦法。

夜晚,天空繁星點點,格外清亮。

侯衛東陪著秀雲藥廠高旺吃完晚餐,剛好7點,他沒有去喝茶,開著車在城裡轉了轉,在經過高速路道口的時候,他突然產生了到高速路兜風的衝動。

高速路車並不多,又直又寬,車燈照射下,兩邊反光塊整齊如國慶閱兵的隊伍。他將音樂開啟,這是學生時代的一首老歌:“午夜的收音機……重複著那首歌……”歌聲在車廂內環繞著,清晰、純粹。享受著車行於高速路上的快感,新管會的雜事也就被拋在了高速路兩旁的草叢中,不知不覺就到了沙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死後徒弟把我忘了

熾然

這道長能信,有事他真上!

葉下千穹

江山美色(極品馬賊)

墨武

醫武龍王

指舞

嬌縱

洝九微

破壞專家

不樂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