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七章 ,玩宋,春溪笛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章好看! 方洪是個行動力頗強的人, 正好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 有錢沒錢的人家都會擠些錢出來過年。這有閒又有錢的, 人又聚齊了,還愁紙牌賣不出去嗎?

方洪自己手頭就有印刷作坊, 紙也能自己制。製紙師傅是個老經驗了,一聽方洪要求便明白要怎麼弄,隔天就做了一批硬度比尋常紙要大些的“卡牌專用紙”出來。既然紙能自己弄, 成本就大大降低了,不過是找幾個模子刻出版子來把牌面印上去罷了,甚至都不用費多大力氣!

方洪曉得這生意持久不了,總會有人仿冒的, 便聽王雱的慫恿多做了套模子, 給背面也印上了帶著方氏書坊印記的圖樣。這樣工序多了一道,卻能趁過年這機會打出些名堂來。王雱怎麼說來著,說這叫“品牌”,又兼著“廣告”功能。

方洪聽得霧煞煞, 不過王雱和司馬琰你一句我一句地解釋完,他就動了,堪稱是醍醐灌頂。他煞費苦心想往太學、國子學裡頭塞自己書坊印的書, 可不就是為了借太學和國子學的生員們打響名頭,讓這些大宋上下最拔尖的學子們給自己做個活廣告嗎?

方洪心裡有了底, 紙牌又攢了一定產量, 立刻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起售日期。方洪心思活絡, 先悄然往各個茶館、閒漢聚集地了一副牌, 教他們認了牌學了怎麼玩,便讓他們好好打打看,喜歡的話順便給宣傳宣傳。

很快地,不少人都去方氏書坊買紙牌了。國子學、太學也6續結束了課程,有出去買書計程車子見一些尋常百姓出入書坊,都覺得稀奇,畢竟許多百姓都不識字。再仔細多看了一會,現他們都拿著個方方正正的紙盒子出來,呼朋喚友說“走走走打牌去”。

士子們很快也拿了紙牌回家,拉上家裡人一起玩。這些士子大多在國子學、太學唸書,家中都有人在朝中做官,一個兩個都算是官宦世家,家中即便是姊妹也能識得幾個大字。

這種容易學會又容易上癮的博戲向來傳播得最快,一時之間不管是兄弟相見還是閨閣相聚,大多都玩起了紙牌。

月底,王雱拿到了方洪送來的第一筆錢。

因為這錢是買點子用的,算不得王雱沾商賈之事,王安石幫王雱收下錢時異常痛快。方洪走了,王安石才把他送來的錢袋子開啟。這一開,王安石和吳氏都頓住了,這鼓鼓囊囊的錢袋子裡裝的居然不是銅錢,而是銀子!

王安石把錢袋子的口子攏好,遞給了吳氏“你收好。”家裡的錢一直是吳氏管的,沒道理錢多了就他收著。

王雱一直眼巴巴地在一旁看著呢,聽王安石這麼說立刻說“爹,我賺的!”

王安石斜眼睨他“怎麼?你賺的不能給你娘收著?”

王雱“……”

在王雱的積極爭取之下,王安石終於鬆動了,同意讓吳氏把王雱的小金庫補滿,並且拿出一錠銀子去兌換成銅錢備著當“洗澡經費”以及過年買年貨用。

王雱傍晚就拉著王安石舒舒服服地去澡堂洗了個澡,賣力地在澡堂子裡傳播魔性至極的“洗澡歌”。

臨近過年,吳氏與張氏相約去逛大相國寺。準確來說,是去逛大相國寺外繁華的集市。這地方熱鬧,耍雜的,賣唱的,賣花鳥蟲魚的,卜卦算命的,什麼都有。吳氏手頭寬裕了,想扯幾塊布料給兒子丈夫都做一身新衣裳,正拉著張氏幫她挑布料呢。

兩個小孩也跟著出來。司馬琰還小,沒什麼不許出門的規矩,兩個娃娃也在布料堆裡跟著大人挑來揀去,一點都不鬧。店家看了覺得稀奇,笑呵呵地逗他們“小郎君,今年幾歲啊?”

王雱正兒八經地回答“四歲了。”他指著角落堆著的一堆大小不一的布頭,問店家,“這個我能不能買啊?”

店家一樂“可以是可以,你有銀錢嗎?”

“我有啊。”王雱認真地點頭,“可以買嗎?”

吳氏和張氏挑完布料,回頭一瞧,王雱已經抱著個鼓鼓囊囊的布包兒等在那。張氏奇道“你們買了什麼?”

店家剛才被王雱砍了一通價,以極低的價錢把那堆布頭都給賣了出去,有些肉痛。為了避免再被王雱的算數能力算得腦仁疼,店家直接給了吳氏兩人最公道的價格,相當實誠地誇道“放心吧,我可騙不了這位小郎君。”他對吳氏說,“這位娘子,令郎將來肯定會有大出息。”

司馬琰也是頭一回現場看到王雱砍價,這傢伙分明是用壓倒性的計算能力去欺負人家。回去的路上,司馬琰忍不住和王雱小聲嘀咕“你玩得可真開心。”

“下回我把砍價機會讓你。”王雱理所當然地說,“我爹太厲害了,我需要找回點信心!欺負別人很減壓的,不信你下回試試看。”

司馬琰“……”

她真沒見過無恥得這麼理直氣壯的傢伙。好在王雱現在年紀小,長得又可愛,一般人都不會和他計較。

兩個人嘀嘀咕咕地走著,忽聽不遠處傳來一陣小孩啼哭。王雱抬頭看去,只見兩個衣著破舊的中年男女抱著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兒。那小孩兒穿著華貴,瞧著不像普通人家的。王雱見那對中年男女賊眉鼠眼,鬼鬼祟祟地左顧右盼,那小孩又哭得厲害,頓時拉住司馬琰說“有古怪。”

司馬琰也瞧見了,她和王雱對視一眼,齊齊拉住吳氏、張氏的衣襬,吳氏兩人手裡都拿著東西,不由俯下身問“怎麼了?是渴了還是饞了?”

王雱搖搖頭,對吳氏說“您站這兒,我到前面和官差說幾句話。”吳氏還沒來得及反對說“這可不是揚州”,王雱已經靈巧地溜過去,拉住一個面相忠厚的差役給他指了指正在往巷子裡拐的那對男女,飛快地把古怪之處說了出來。

那差役年近中年,家裡也是有小孩的,最恨拐賣小孩的拍花子,頓時也顧不得太多,當機立斷地領著其他人去追堵那對中年男女。

這時吳氏已追了上來,見差役們都去追人了,不由問“怎麼了?”

“沒什麼,現拍花子拐小孩啦。”王雱主動拉著吳氏的手,“娘你可得把我牽緊點,要不我可就被人拐走了!”

吳氏“呸呸呸”地連啐好幾聲,罵道“不許說這種話。”

張氏也從司馬琰口裡知道她們和拍花子擦肩而過,心下不安寧,趕緊和吳氏說“我們快回去吧。”

吳氏平日裡是個爽利人,但遇到這種事還是挺害怕的,也牽著王雱快步回了外城。吳氏還和張氏說“往後要買什麼還是直接在這附近買好了,都是讀書人,沒那麼多三教九流的人到處遊蕩。”

張氏深以為然。平時她們總唬孩子說外頭有拍花子,實則對京城的治安還是非常放心的,這回差點直接遇上了她們哪能不憂心。兩人各自回了家,張氏把東西放下,與司馬光說起方才遇到的事。說完了,張氏又感嘆“那孩子膽子真大,又聰明。我和妹妹都沒現有什麼不對,他第一時間現了,還直接跑去找差役說了這事。”

司馬光不由問“抓到人了嗎?”

“我們走的時候已經快追上了,就算抓不到也能讓他們把小孩留下。”張氏感嘆說,“這倒是免了一戶人家的苦難。拍花子真是十惡不赦!”孩子養到這麼大要花費多少心神,沒有人比張氏更清楚了。只要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就知道了,要是她們如珠似寶疼愛著的孩子被人拐跑了,她能哭瞎十雙眼睛!

司馬光點頭“下回你們再要去大相國寺那邊,定要叫上我們陪著。”

張氏立刻應道“那是自然。”她是不敢再和吳氏兩個人帶著孩子出去了。說完了這事,她又看向司馬光說道,“官人你與王先生倒是志趣相投,最近你一得閒就與王先生在書房讀讀寫寫的,從前沒見你和誰這麼親近過。”

提到王安石,司馬光臉上多了幾分笑容“介甫學識廣博,又重實幹,是當世難得的大才。前些天他提議和我一起合著一書,我覺得很不錯,便時常與他在書房裡整理書稿。”

張氏問“什麼書?”

司馬光道“也不算什麼書,就是給赴考士子們用的參考書。介甫已與方洪那邊商量好了,不必我們出錢,我們只要給稿子就好,要是賣得好的話我與介甫能拿個‘版稅’;便是賣得不好,只要這書能給赴考士子們一點幫助也不算浪費。”

喜歡玩宋請大家收藏玩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漁民農女:世子誘妻

悠幽日光

任務代理者[快穿]

廿亂

首輔養成日常

不要掃雪

反派親媽的佛系日常

陛下不上朝

一胎兩寶:老婆大人是法醫

愛偷懶的鬼晨

嬌妻至上:軍少別來無恙

深瞳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