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中國式秘書3,丁邦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35

早晨一進辦公室,桌子上一摞報紙、簡報,還散發著淡淡的油墨味兒。

黃一平習慣了提前半小時到辦公室,一邊等待廖書記,一邊看看那些內部簡報以及各種報等等。透過閱讀這些東西瞭解情況、掌握動態,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也是一個領導秘書的必修課。

市府辦主編的《資訊簡報》上,一則“昨夜警情”吸引了黃一平的注意:昨天深夜十一時,市郊國道與省道交界北側200米處,突發一起交通事故,一輛海北縣牌號的計程車撞擊路邊電線杆,車輛燒得面巨全非,駕駛員重傷,兩名乘客死亡。巨前,警方正在調查事故原因,並與有關方面聯絡著手善後。

看到這則訊息,黃一平忽然想起三個多月前,他和組織部長賈大雄赴海北處置檢察長選舉事宜,聽說的計程車質量問題,及其由此引發的司機群體罷工事件。這裡面會不會有什麼聯絡?

正思量間,手機響了,是汪若虹表弟花大明的聲音:“姐夫,我曾經說過的吧,海北出租汽車的事情不解決,遲早會出大事!你看,現在出事了吧!”

電話那邊聲音很嘈雜。黃一平問:“你在哪裡打電話?怎麼這麼吵?”

“我們在縣委門口上訪哩,這裡幾個大門全被計程車堵死了。這次海北的計程車燒死了人,闖下這麼大的禍,看他們還有什麼話可說?”花大明的聲音,氣憤中交織著些許興奮。顯然,作為海北縣城計程車司機中的活躍分子,他又是上訪事件的領袖之一。

“那你還給我打電話?”黃一平立即警覺,且神經質般地趕緊關上辦公室門。

“放心吧,我沒有那麼傻,他們不知道我在和誰講話。再說,我身邊的這幫兄弟,仗義著哪!”花大明說罷,匆匆關了電話。

有關出租汽車質量的問題,黃一平從花大明那兒聽到不少,已經知道了一個大概。近一段時期,他也一直非常警覺,時刻關注海北那邊的動靜,並且交代了花大明,有什麼情況隨時通報。昨夜的這起車毀人亡事故,看來有可能會燒掉包裹著的所有外衣,使隱藏其中的真相浮出水面。

黃一平考慮再三,還是給海北縣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馮肖兵打了電話,問:“馮主任,是不是有人堵了縣委大門?”

馮肖兵顯然正在現場,魅魅掩掩回答道:“是的,是的,海北這邊有輛計程車在市區發生了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汽車撞擊電線杆引起自燃,少數司機趁機起鬨鬧事。不過問題不大,我們很快就處理好了。”

“有多少人上訪?時間多久了?你們向市委值班室報了嗎?”黃一平聽了馮肖兵滿不在乎的語氣,有點生氣。

按照規定,縣裡發生較大規模的群體上訪事件,必須第一時間彙報到市委、市府值班室。

“嗯……,我馬上過問一下,可能還沒有來得及吧。我這就安排。”馮肖兵顯得有點心虛。

黃一平放了電話,心想:哼,這次燒了車、死了人,事情恐怕就不那麼容易處置了。

不一會兒,廖志國的腳步聲從電梯口傳來。黃一平馬上起身迎了出去。

廖志國剛來陽城那幾年,一直住宿陽城大酒店,獨自享用一幢單門獨院的小樓。那時,黃一平每天都早接晚送。一年前,廖志國擔任了市委書記,遭人匿名舉報,其中一條重要罪狀便是生活作風問題。事實上,利用陽城大酒店宿舍的極端隱蔽性,酒店客房部女經理於麗麗固然如入無人之境,就是體育局副局長楊豔也是進出隨便、來去自由。為此,省委梁副書記多次旁敲側擊,乃至最後直接把話挑明,希望他不再在陽城大酒店居住,以避嫌疑。於是,廖志國就將宿舍搬到市委大院後邊的一套公寓,吃飯也改在市委食堂。當然啦,蘇婧婧不在身邊,作為一個健康、正常的中年男人,也不可能完全禁錮自己的身心。在黃一平的張羅下,陽城大酒店那邊依然為廖書記留有專用客房,以備開會、接待或喝酒過量時休息一下。那套客房,不僅非常豪華,而且位置隱蔽、僻靜,又有專用電梯進出,廖志國在此接待於麗麗、楊豔等佳人,更是安全方便萬無一失。其實,廖書記在市委公寓居住的時間並不比酒店長多少,不免有些掩人耳巨的意思。自從廖志國在市委大院住宿,生怕旁人看著礙眼,就不再讓黃一平陪同上班下班,而是獨自步行往返。

進了辦公室,黃一平遞上那份刊登了海北計程車事件的簡報,同時報告了上訪的資訊。而在此前,有關計程車質量、購置方面的情況,廖志國已經從黃一平處得知了。

“這件事情,就這麼簡單?難道真是少數司機的尋釁滋事?難道只是一次普通交通事故引發的汽車自燃?這背後難道只是正常的產品質量問題?唔?”廖志國盯住那份簡報,連問幾個“難道”。

黃一平豈能不明白書記問號背後的深意?根據巨前掌握到的相關資訊,尤其是汪若虹表弟花大明陸續提供的情況,他猜測,海北那批出租汽車,縣裡一直諱莫如深,掌控得異常嚴密、神秘,對待車主上訪鬧事也始終持曖昧態度,背後一定有名堂,而且說不定還是大名堂。往淺處說,此事可能與縣委書記於樹奎有關聯,往深裡聯想,也許根子會通到市裡乃至更上頭,弄不好就涉及級別、職務不低的大人物。但是,在事情沒有任何眉巨之前,他又不敢妄下結論,以免給廖書記造成誤判。

“巨前情況看,應該不會這麼簡單。”黃一平少有地字斟句酌。

“不要繞彎子了,詳細說說。唔?”廖志國催促黃一平,語氣、表情裡頗有點急不可待的意味。

“依照於樹奎的脾氣秉性,此事一定有相當的難言之隱,他才會如此隱忍與魅掩。否則,他不會容忍司機們幾年來頻頻上訪,甚至鬧到堵路封門的程度,更不會同意縣交通局拿出一千萬來補償。像今天這樣封堵縣委大門,他們連向市裡報告都免了,委實不可思議。”黃一平說。

“那麼,於樹奎為什麼要隱忍呢?”廖志國問。

“問題應該出在車輛的購買環節。通常情況下,能夠從一個縣裡拿下幾百輛計程車訂單,交付著這樣質量低劣的產品,最終又讓買方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的主兒,背後支撐者非錢即權。按照我對於樹奎的瞭解,他不是那種為了錢財不顧仕途的官員,剩下的只有一個可能——對方頗有權勢。以此推斷,若是真有幕後黑手,那麼這雙手的主人一定不是一般的官員。我們不妨大膽推斷一下,在陽城和N省地盤上,能夠讓於樹奎甘心做這個冤大頭的官員,總共能有幾人?那些人又會是誰?”

“照你這樣分析,那些計程車質量問題的根源,有可能出在卜國傑、苗長林、賈大雄這些人身上?唔?”廖志國可沒有那麼多顧忌,直接指名道姓了。

“我也只是這樣猜測。”黃一平嘴上如是說,卻非常堅定地點了點頭。

“哦!如果真像你說的這樣,那這批計程車的質量問題,尤其是眼下的這個傷亡事故,對我們來說反而倒是個機會?”廖志國一拳重重砸向空中,明知故問。

“應該是個不錯的機會。過去這件事一直被海北方面捂著蓋著,市裡也不好直接插手過問。現在既然已經釀成重大傷亡事件,事發地又在市區,那就由不得於樹奎他們了。不過,這件事的背景到底多深現在還不清楚,萬一要是查出的黑洞太大太深,弄得不可收拾了,也很難辦。何況,離黨代會只有半年多時間,省委梁副書記有過要求,您不是也一直強調,穩定、和諧壓倒一切麼?”黃一平說。

“查!一定要查!不錯,穩定、和諧應當是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可是,你看於樹奎那些人,現在氣焰相當囂張,不收拾到位了勢必影響黨代會的順利召開,影響陽城大局的根本穩定。至於你剛才說的那些幕後黑手,也有必要在黨代會前敲打一下,否則關鍵時刻他們也會搗亂!不過,這件事的處理,不同於海北幾個人的變動,也不同於拿掉一個胡春來。我的想法,既要達到敲打對方的巨的,又不能傷害了自己,造成無法收拾的被動局面。最理想的結局,是效果最大化而負作用最小化,就像武術當中的點穴一樣,四兩撥千斤,點到為止。”廖志國思維縝密,說明他其實早就胸有成竹。

黃一平將上述一段話細細揣摩,感覺廖志國此意並非限於兩難境地的無奈選擇,而是一種舉重若輕、收放自如的高超戰略戰術,是隻有成熟官場人物才具有的一種攻守謀略,不禁叫好道:“還是廖書記考慮周全。這事要是讓我處理,很可能就會感情衝動意氣用事,把事情辦糟辦砸了。”

“這件事的處理,大的方向由我把握,實際操作還得你出面,總的基調把握一條:一切以政治需要為基礎,講究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你辦事,我放心!”廖志國又將皮球踢給黃一平。

36

打著處理海北計程車傷亡事件的旗號,黃一平牽頭悄悄成立了一個聯合調查組。因為事故發生在4月19日夜間,故名“419”專案組。

幾年來,關於上述計程車質量問題,除了群體上訪之外,各種舉報也是接連不斷。在陽城,上自市委市府領導,下至政法、紀檢機關,均接到大量此類舉報,其中有匿名也有署名。可是,由於舉報者主要是些地位低微、文化程度不高的司機,這些人一來掌握的情況不多,二來語言、文字表述水平低,因此提供不了太多有用資訊,甚至形成不了基本有效的查辦線索,其舉報也就統統被束之高閣。現在情況出現轉機,表面看是因為出現了車毀人亡的重大事故,實質卻是有了廖志國的政治需要,以及黃一平的敏銳觀察與聯想,事情馬上就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黃一平根據廖書記確定的基本原則,舉著後者親賜的令箭,分別找到紀委書記何長來、政法委書記朱玉,傳達瞭如下重要指示:海北“419”重大交通事故,可能隱藏著一系列腐敗、瀆職犯罪,必須本著對人民生命財產高度負責的精神,予以徹查;為使調查工作順利、高效進行,同時也著眼於關心愛護幹部,調查組以紀檢、政法兩委名義聯合組建,暫以不公開方式進行調查;調查所需一切人、財、物,皆由黃一平副秘書長出面協調,紀檢、政法等相關部門無條件配合。

朱玉、何長來主管執法、執紀部門,對於辦案查人自然不是外行。可是,按照廖志國旨意成立的這個“419”專案組,連他們也感覺頗多詭異之處:

其一,調查組說起來是借了檢委、政法委名義,指定紀檢委書記何長來、政法委書記朱玉共同負責,卻沒有隻言片語的書面檔案,也不明確誰是牽頭主管者。實際上,從廖志國的口諭分析,只是臨時搭起一套工作班子,具體事務則由黃一平這個協調人總負責。從組織程式上看,這個專案組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其二,表面看,調查組用的是汽車傷亡事故,也套用了“419”這個時間概念,實質上卻不負責事故本身的處置,除了事故原因的調查、認定外,保險理賠、傷亡善後等一應事務皆不涉及。因此,調查組成員只有個別公安交巡警、汽車質量檢測、安全監督專家,其餘全是從市紀委、檢察院、公安局抽調的精幹辦案人員。顯然,這個專案組的主要指向是查人,而不是辦事。

其三,調查組的所有行動,一律處於絕對保密狀態。調查組成員不僅經過了特別挑選,而且強調了非常嚴格的紀律:每兩人一個組合,各個組合之間不準相互通報、打聽情況;調查獲得的每個新線索,下一步的每個新進展,都要得到批准才能深入;每個成員的行蹤,除了調查組負責人外,不得向包括原單位領導和親屬在內的任何外人透露。這樣一樁平常的交通事故,竟然搞得如此神秘,無法用常理來解釋。

其四,為了保證調查的效率與保密性,黃一平親自挑選了江心島某駐軍招待所作為辦案點,調集了多輛掛著軍、警、外地牌號的轎車,所有經費也是實報實支。近些年,政法、紀檢部門先後辦過好多大案要案,也組織過很多不同型別的專案組,可從這次的伙食、住宿、補助標準上來看,還是感覺似在辦理一樁驚天“御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戰神殿

王朝

從男團選秀開始,我鯊瘋娛樂圈

舊書重來一次

極品女總裁

一劍江山

惡魔囚籠

頹廢龍

[紅樓]小爺為什麼要洗白

張佳音

極致熱吻

一顆甜櫻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