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邦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中國式秘書3,丁邦文,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56

黃一平擔任海北縣委書記的任命,終於公示了。事情比預想的來得順利,中途卻又出現了一點預想不到的波折。

此時,省里人事格局已基本確定:龔書記晉升進京,關省長接任N省省委書記,梁副書記接任N省省長,卜國傑任西部某省省長。

這之前,陽城市黨代會剛剛勝利召開,廖志國毫無懸念地當選市委書記,常委領導班子做了一些微調:

原市委副書記苗長林,本來正在重回省城與留任陽城副書記間徘徊。沒想到,全省地級市黨代會召開前一個多月,北邊臨海市長因為牽扯到京城一樁經濟大案,突然被中紀委直接“雙規”,很快就轉為刑拘、逮捕了。當時,省裡班子還沒調整,廖志國獲悉情況親赴省城,找到梁副書記、卜副省長極力為苗長林陳情。經過如此這般一番遊說與運作,終於使苗長林頂了上去。臨海市雖說是個貧困地區,人口與經濟總量無法與陽城相比,可市長畢竟也是主政一方的諸侯,苗長林總算如願以償了。

苗長林空出的市委副書記,由紀委書記何長來兼任。

賈大雄不再擔任組織部長,到人大擔任了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主持人大日常工作。廖志國以市委書記兼任人大主任、黨組書記,一般不過問那邊的瑣碎事務,而原來主持工作的張大龍退了二線。當然,按照賈大雄的年齡,再在原來的位置上幹兩三年也行,但廖志國打心眼裡不喜歡他,其中緣由除了性格上的差異,還有就是廖志國考慮在當年的“三劍客”裡,賈大雄骨頭最軟,屬於那種風吹兩邊倒的角色。廖志國最瞧不上這種風格的人,因此將他請出了常委會。表面上看,如此安排也不違背幹部任用原則。

於樹奎出人意料地接替了賈大雄,升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這裡面,當然有卜國傑幫助講話的結果,主要卻是廖志國的意志。廖志國作此安排,主要出於這樣幾個考慮:一來,當年在“三劍客”中,於樹奎雖然衝在最前邊,跳得最厲害,後來因為計程車事件被查,態度、立場卻也轉變得最快,在廖志國面前軟話說得最到位。如此直爽性格、坦蕩作風,恰與廖志國個性頗為相像,故而深得其讚賞。二來,自從計程車事件暴露之後,於樹奎主動向廖志國承認錯誤,卻沒有絲毫委過於他人的意思,更不曾出賣卜國傑、苗長林等背後靠山。放眼當今官場,這樣的豪俠仗義、忠誠不二之舉已然罕見,更令廖志國深為感佩。加之,此次黨代會前調整人事,於樹奎主動向廖志國提出離開海北,理由是他在那裡任職時間太長,無論他自己還是海北民眾皆有強烈的審美疲勞,不利於事業發展。本來,按照卜國傑的承諾,於樹奎完全可以在省裡覓個副廳位置,可他主動提出不想離開陽城,表示仍願在廖志國麾下賣力效命,只求平移到市裡安排個閒職。同時,於樹奎還主動向廖志國建議,由黃一平接替海北縣委書記職務,此意又與廖志國高度吻合。

綜上種種因素,廖志國經過仔細斟酌,又徵求了黃一平的意見,最終決定用於樹奎替換賈大雄,理由簡單且直接:“像於樹奎這種個性、品行的人,在敵對陣營裡衝鋒陷陣、不管不顧,可一旦調轉了方向為我所用,那也一定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不像賈大雄那樣的角色,首鼠兩端、瞻前顧後。”

曾經有人建議廖志國,將政法委書記朱玉這樣的老常委拿掉,換些新人上來。可廖志國權衡再三,自忖陽城不過仕途上的一個驛站,只要不損害自身利益,何必惹太多人不快呢?按照廖志國一向的原則,利人利己乃上策,損人利己是中策,損人而不利己則是下策。於是,他授意趙瑞星同省裡聯絡了一下,發覺陽城常委平均年齡低於全省均值,而且,宣傳部長馬豔麗、紀委書記何長來以及常務副市長、軍分割槽政委等幾個常委,都是剛調來陽城一兩年的新人。更主要的是,現在普遍實行領導幹部異地任職,空出一個常委名額,大多是從省級機關下來或是別的地區調來,那些人絕不會將人情賬算在你廖某人身上。

市委班子調整到位,於樹奎接任組織部長後,廖志國決定馬上拿掉趙瑞星,而且態度非常堅決,頗讓黃一平吃驚。

“趙瑞星雖然任職時間不長,在幾個大的事情上出力也不小,可是這種人就像一把雙刃劍,刺向敵人的時候也容易傷及自己。也有些像野生的長江河豚魚,美味卻有毒。過去,因為有‘三劍客’作祟,需要他發揮制約與殺傷作用。現在形勢穩定了,還是將他送遠一點為好,免得日後尾大不掉、遺患無窮。再說,重用了這種人,影響也不好。”廖志國說。

“可是,像他這種職級、資歷,安排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合適呢?”黃一平顧慮,萬一對趙瑞星安排不到位了,產生不滿甚至對立情緒,或許破壞力更大,同時也讓他夾在中間難做人。畢竟,當初為了廖志國的利益,他與趙曾經聯手做過很多事,趙瑞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根據他的情況,在幾套班子裡安排一個副秘書長,原本也就不錯了。可我考慮這次送佛到西天,一步到位,讓他做政協副主席。這樣做的巨的,一是讓大家看看,全心全意幫我廖某做事的人結局不差。二是給足趙瑞星甜頭,也免得他以後多嘴多舌。”廖志國主意已定。

“啊!”黃一平瞪大眼睛,似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須知,一個組織部副部長,居然當了政協副主席,不要說在陽城歷史上絕無僅有,就是在全省乃至全國恐怕都少見。不知情者一定以為陽城市委用人不拘一格,或者這個副部長是個多麼了不起的人才,其中內幕只有黃一平這樣的知情者才清楚。不過,黃一平還是對廖志國的深謀遠慮表示由衷歎服:“您這個安排高瞻遠矚,可謂兩全齊美!”

關於黃一平的去向,其實早在市黨代會前就定下來了。

“你哩,就到海北接於樹奎的班。唔?”廖志國正式徵求黃一平意見。

“我服從廖書記您的決定,您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只是,我從來沒有做過單位主官,基層實踐也少,還是感覺底氣不足。再說,真讓我離開您身邊了,心理上一時也難適應。”黃一平心中歡喜的同時,不免有些傷感與失落。畢竟在廖志國身邊工作五年多了,現在突然說到離開的話題,還是沒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千里搭涼棚,沒有不散的宴席嘛!趁著我在陽城這兩年,你也趕緊到下邊鍛鍊一下,積累些資本,萬一哪天我離開了,說不定還能幫你再向上走一步。這個事,就這樣說定了。唔!”廖志國神情也不免有點落寞,語氣卻非常堅決。

黃一平擬任海北縣委書記職務,在陽城官場還是有些出人意料。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像黃一平這樣的秘書,從大學課堂,到中學講臺,再到機關,幾乎沒有什麼基層管理經驗,居然一舉坐上縣委書記的位置,委實有點一步登天的意思。

平心而論,縣(市)、區委書記說起來是個苦差事、難活計,其實那只是相對於高層次的機關幹部而言,而且比較的只是辛苦、操勞程度。事實上,就權力的大小與覆蓋面來說,就是省裡的廳長、國家部委的局長,都未必堪與縣委書記手上的權力相匹敵,更別說普通機關的處級官員了。不論多小規模的縣(市),也不管其貧窮、偏僻到何等程度,卻幾可等同於一個獨立王國,不僅各類機構一應俱全,而且權力運作空間很大,受到外界的干擾、制約又小,縣委書記的自主、自由度堪比小國君王。況且,就崗位的重要性與發展前景而論,縣委書記也絕非同級其他位置能比。如果一位官員沒有在縣委書記職務上歷練過,通常鮮有晉升到地市、省部乃至更高層級的可能。因此,很多人都視此臺階為官途的一個必備基石。當然啦,縣委書記崗位對官員能力、水平的鍛鍊也毋庸置疑。別人不談,就說廖志國本人,正是因為在縣長、縣委書記任上蹲了不少年,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與政績,這才有了平步青雲的今天,也才敢於在陽江、陽城兩地搞出如許大的手筆。其間,就是遇到再大的矛盾也能舉重若輕。相比較而言,馮開嶺就是因為缺少這個經歷,上升得總是有點磕磕絆絆,遇事處置起來也難免優柔寡斷。

縣委書記一職既然如此重要,自然就會被很多人緊盯、惦記。像陽城這種地級市,別看處級機構上百,處級官員上千,真正的縣(市)、區委書記卻只有十個,而且於樹奎們霸在上邊一呆就是十年八年。許多已經在正處位置上坐過多年的幹部,包括市委、市府的副秘書長,紀委、組織、宣傳、政法等重要部委的副職,以及若干辦、局的正職,早已腳踮得生疼、脖子伸得痠痛,內心裡無不希望過一把縣委書記癮。故而,於樹奎離開海北的訊息一出來,馬上就引起了陽城官場的極大關注,許多人的巨光齊刷刷盯緊了空出來的這個書記職位,其中有人甚至已經著手行動了。

廖志國知道其中利害,不敢怠慢,馬上指令還沒到政協上任的趙瑞星:“趕緊運作,讓黃一平快點進入程式,讓那些人早早斷了海北縣委書記的念頭。”

趙瑞星剛剛榮升市領導,正當勁頭十足,操作這種事自是盡心盡力。他以前所未有的最快動作,馬上按照廖志國的意圖,走了應走的民主推薦、測評程式,也搞了假模假式的各種投票,還拉了幾個候選人作為陪襯參與考察。等到黃一平的名字塵埃落定,陽城官場諸公總算認清形勢——原來這個位置早已姓黃,別人誰也不必記掛!於是,那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者紛紛識趣而歸退。

當然,透過此事也又一次證明,在經歷過種種風浪之後,廖志國此際在陽城的根基已然堅如磐石,他想讓自己的秘書做個縣委書記,誰又能拂逆其意呢?

57

黃一平的任職,在省委組織部出現了波折。

省委組織部在稽核黃一平簡歷時,發現其缺少必要的基層工作經歷,因此而對其任職資格提出了質疑。

如此,倒是出乎黃一平意料,也超出了廖志國的權力範圍。

按照現行幹部管理體制,縣委書記雖然只是正處職,同地級市機關、部門的同級官員卻有些區別。上邊剛剛說過,縣委書記作為一縣之最高首領,治下人口少說十萬八萬,多則百萬以上,工農商學兵樣樣皆備,農林牧副漁行行俱全,怎麼說也是名正言順的一方諸侯。況且,在當前一元化領導體制下,地方權力基本集中於黨委之手,而黨委之權又往往聚焦於書記一人。像書記這樣的官員,不僅肩負的責任重大,而且其個人素質對一個地區的影響也不容小視。因此,對這部分官員的任免、管理,大多實行省、市共管體制。在有些省份,縣裡黨政正職官員,主要由市委主管、省委組織部門協管,即日常管理與考核基本在市委,任免則需要在省裡報批、備案;有些省份更進一步,實行省、市共管,即幹部的任免、考核由市委與省委組織部門共同負責,聯合操作;還有些省份則又進一步,除了日常管理由市委與省委組織部共管之外,任免事項還需要經過省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實際決定權完全歸省。此舉,也更為彰顯出一縣黨政大員的重要。

N省的情況,基本上是第一種情形,即縣委書記的任免主要由市委負責,省委組織部履行審批、備案程式即可。一般情況下,這種程式只是走個過場,很少有遭遇否決的情形。

黃一平的任職,在陽城市一路綠燈,報到省委組織部後,卻遲遲不見下文。本來,黃一平認為,省委組織部主管市縣幹部的年副部長,是馮開嶺的老朋友,對自己的情況也很熟悉,即便不會主動過問、關心,至少也不可能阻攔吧。因此,他壓根兒沒將省裡這一關放在心上。當然啦,黃一平之所以沒有主動聯絡年副部長,心裡還有一個顧忌:當初,馮開嶺競爭陽城市長遭到對手舉報,差點牽連了年副部長。自己作為秘書雖然最後做了替罪羊,可畢竟很多事情是主辦與經手人,總感到出了問題難辭其咎,有些無顏面對年副部長。事實上,自從回到市府擔任廖志國秘書,他也就再也沒見過年副部長,更加不談相互聯絡了。

省委組織部的資訊很快反饋到陽城:在討論黃一平任職事項時,主管市、縣幹部的有關處負責人提出,黃一平是教師出身,長期擔任領導秘書,除了有過短期掛職經歷,並未真正在基層任過主官、實職,不是縣委書記的合適人選。材料報到主管此事的年副部長案頭,既未說行,也沒說不行,就此擱在那裡不動了。這一擱,何時是個期限誰也說不準。為此,廖志國曾親自給省委組織部打過電話,那邊表面很客氣,說是還要再研究一下,實際上仍然不肯放行。

黃一平開始並沒當回事,心想所謂研究一下,也許擱那麼幾天就行了。後來,省裡多個渠道傳來的資訊並不令人樂觀,他這才知道,自己要想順利任職海北縣委書記,還是不能輕易跨過那個年副部長。於是,他悄悄驅車南下陽江找到老領導馮開嶺,請求他給年副部長打個電話疏通一下。

馮開嶺似乎早有準備,笑笑說:“這麼大事,就打個電話?你也太天真了。走,我和你跑一趟省城吧!”

黃一平一聽,愣住了,道:“我來得匆忙,也沒有什麼準備,您看……”

馮開嶺一樂,說:“到了我這裡,你就不用操心了,一切由我處理。”

說罷,開啟桌邊一隻保險箱,暗自在裡面一番摸索,然後取出一隻錦盒。

黃一平見狀,知道是在準備帶給年副部長的禮物。

那隻錦盒外觀非常精緻,一看就有些年代了。馮開嶺開啟凝視片刻,似乎是在欣賞,又有點像在猶豫。最後,他還是從錦盒裡取出東西,小心遞到黃一平手上,吩咐道:“弄兩張報紙簡單包一下,千萬不要搞得像真的一樣。”

黃一平接過一看,原來是一方古硯,掂在手裡感覺分量挺沉。他有些疑惑,指著錦盒問:“這個不用了?”

馮開嶺點頭道:“不用了,這個盒子太顯眼了,到時候拿出來了怕人家不方便接受。”

黃一平頓悟其妙。他知道,馮開嶺與年副部長是當年省委黨校的同學,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他們兩人性格都偏於內斂,為人處事也皆務實、內斂,小心謹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成為猛虎,開局逃出動物園

來自大海的鹹魚

我的老師是神算

想念江南

盛世皇后

白鷺成雙

野性溫柔

令婭

香香夏日宸風去

六朝脂粉

都市修仙:諸天最強仙尊

神馬頭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