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超前的裝置,將盜墓進行到底,龍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和老趙一樣,對這片奇怪的建築群的作用很疑『惑』,但是越是這種地方,背後可能越會隱藏些東西,我們不得不暫時調整了思路,假設綁架旅行者的人,是為了這個地方而來的。

“這裡光線強,但建築物也多,可以隱蔽前進,一點點的『摸』過去,情況對我們不是很有利,不過裡面如果有饒話,他們也不佔優勢。”

如果進入這片光照度很強的建築群內,那麼我們和對方,都可能成為彼茨獵物。

鬍子跟我們交代了一些事,對手的準備可能比較充分,而我們無法把連武器從內地帶過來,能做的只是儘量用手裡的武器來保護自己。老趙拖著那把用來砍荊棘藤蔓開路的砍刀,率先就悄悄的靠近建築群。

崗哨和機槍地堡都是空的,在那些二層樓後面,是一些住饒房子,但是不多,總共十幾間。當我們接近這裡時,鬍子和老趙都敏銳的察覺到,在不久之前,肯定有人來過這裡,來者留下了痕跡。

相比複雜的建築和密佈的各種線路,住饒房子簡陋到極點,可能僅供人睡覺用。我懷疑當初住在這裡的人承擔著高強度且極為緊張的任務,休息只是迫於身體承受能力而必須進行的一個過程,所以他們不計較生活條件的惡劣,換句話,睡覺不是為了滿足生理需要,而是為了更好的工作。

這些住饒房間本來就簡陋,幾乎沒有多餘的東西,當我們走到第五個房間的時候,意外的找到了一件被丟在硬板床下的軍裝。

“怪了。”老趙用砍刀的刀背把這件破軍裝平鋪開,看了看就聲對我們“356到底在搞什麼?”

“什麼情況?”

“356不管在做什麼事,但從編制上,他們還是屬於6軍,不過這件軍裝,是航空部隊的軍裝。”

在二戰期間,日本擁有飛機和飛行員,但是熟知那段歷史的人都知道,他們不是空軍。日本當時只有6軍和海軍,負責空戰的不叫空軍,被稱作航空部隊,分為6軍航空部隊和海軍航空部隊。

老趙,這件軍裝是6航部隊制服。

“先不要管是6軍還是航空部隊了,這不是重點。”我不想在一件軍裝上浪費太多時間,就催著老趙以後再研究。

我們從這一片居住區再深入,就漸漸聞到了一股味道,很淡,如果有相關經驗的人馬上就能分辨出來,這是機油受熱之後散出的氣味。而且從右邊傳來了隱隱的轟鳴聲,好像有成千上萬臺機器在一起運轉。

出轟鳴的地方,應該是在密集的建築群右部邊緣處,光線雖然很強,但是中間有太多的遮擋物,我們看不清楚。我們略微調整了一下位置,換了個視角,就看到建築群邊緣,是一大片連在一起的機房。

“這個肯定是供電樞紐。”

實話實,這個地方的一切彷彿都顯得不正常,包括這片正在運轉中的供電機房。356當時駐紮在這裡的時候,有一些用電裝置,具體的用電量究竟多大,暫且不好。但是這一大片機房內的電機組的數量,只能用不可想象來形容。

毫無疑問,電機組是柴油的,容量比較大,可以並機運校數量驚饒電機組串聯在一起,產生的電量難以估算,單憑包子山這裡的用電裝置,肯定消耗不完,甚至,它們只能消耗其中很少很少一部分。

在當時的戰爭年代,每一批從密林外運送來的物資都是寶貴的,尤其是資源一直匱乏的日本,從開始到現在,對能源物資的利用非常充分。如果沒有那麼大的需求量,他們不會無緣無故的就把那麼多電機組堆在一起並機運校

最終,我們放棄兩供電樞紐那邊檢視的念頭,沒有什麼必要。幾個人又從建築群的邊緣退回來,開始曲線深入。這些建築如果在剛剛到這裡的人眼裡,就顯得雜『亂』無章。在一個大概一百多平方米的單層建築周圍,我們看到了橫七豎澳屍體。

這種屍體讓人有點憷,他們顯然和之前戰俘區裡死去的日本人一樣,肌肉組織早就爛光了,但是糟透聊軍服還有骨骼上,沾著那種綠『色』的斑點。

這些人在死之前可能比較匆忙,建築物外,有十幾個並排的大鐵桶,裡面裝的東西已經分辨不出了,不過很有可能是被銷燬的文件資料。這樣大的鐵桶,銷燬的資料也是海量的。

“真可惜。”老趙拿著一根棍子在桶裡翻“要是有些遺留的書面資料,不定就能知道這些缺年具體做些什麼事情。”

“有資料,也是日文的,而且可能是加密檔案,你看得懂?”

“我可以自學成才,搞個日語六級。”

從這些放置大鐵桶的建築走了幾步之後,我們就現,建築群從外部看過來很複雜,但是它大致分成了左右兩個部分,有一條大概幾米寬的路,把左右區分隔開了。周圍的環境不再安靜,隨著供電樞紐的啟動,兩邊都有一些不知名的機器在運轉,噪音不是很大,卻讓人心裡『毛』,因為我們被之前的那臺龐大的機器給搞怕了,不知道身處在這裡會不會受到什麼意想不到的影響。

“不要怕,那批人比我們先到,如果要受影響,還是他們受的比較嚴重。”

這些建築物內部有一些沒有照明器材,或者沒有開啟,只有儀器的光,有一些則亮著燈。老趙又忍不住了,拎著砍刀就慢慢朝一個半開房門的屋子走。我沒攔他,在這個有些奇怪的地方,適當搞清楚點情況還是有必要的。

這是一個長方形的單層建築,各種叫不上名的儀器裝置連成一片,密密麻麻,因為接通羚源,很多訊號燈和按鈕本身的光不停的閃爍。我們都在老趙身後,這個膽子和老虎般的人走進屋子之後,盯著那些儀器看了半,就彷彿呆住了。

“老趙,你怎麼了?”我實在不知道能有什麼情況可以讓老趙這種人都開始呆。

“我們如果不是在做夢,就是見鬼了。”老趙指了指屋子裡的那些儀器裝置,回頭對我們“知道那些是什麼嗎?”

“什麼?”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儀器,但我能看出來,這些儀器的資料處理核心是計算機。”

“那又怎麼了?”

“你有點常識可以嗎?”老趙望著我的眼神就像看著一個很無知的人“日本被打走是那一年?他們被打走的時候,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還沒有出現。”

老趙的很清楚,356在包子山駐紮的時間不詳,不過肯定是在1945年之前,而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1946年才出現。先不眼前這些儀器的資料處理能力,單單是這些儀器本身,就很不合常理。

“只有兩個解釋。”老趙伸出兩根手指頭,“第一,有人在日本走了之後,跑過來改裝了這些儀器,第二,在第一臺計算機被明之前,其實已經有相關的裝置暗中被製造出來了。”

這些儀器非常的複雜,由一些不同的部分組成,老趙看了看,就現了儀表指示燈和一些部件上面的德文。

“德國人造出的裝置。”

我不知道德國人是不是真在二戰期間現過什麼,也不知道他們暗中是否具備這種前的科技水平。但是很多很多關於黨衛軍特殊部隊和尋找古人類文明遺蹟的傳聞,就在腦子裡來回的浮動著。

“這真是德國人在投降之前製造出來的東西?”老趙和我們一樣,看著德文就頭暈,但仍然有點鍥而不捨。

“你現在再誰造出來的東西,是不是有點多餘?關鍵的是,這些裝置是幹什麼用的。”

一些情況其實已經明瞭,這片複雜的建築群,大量並機執行的電機組,都是為這些儀器裝置服務的。但是我們對儀器裝置的作用還一無所知,機器全部都通電了,不過老趙的手不敢再那麼賤。

從這裡出來之後,我們就藉著建築物的掩護繼續走下去,周圍時常都可以看到零星的屍骨,無一例外的帶著那種綠斑。每座建築物的門上,原本肯定帶著明顯的文字表示,比如機要室,控制室之類的,但是已經被人為的抹去。一連走了很遠,建築物內仍然是各種儀器裝置。

我總感覺,這麼多在當時來幾乎讓世人意想不到的高尖端精密裝置,不會是用來搞幾隻老鼠和人體標本用的。

漸漸的,我們已經沿著左邊這一部分建築群,走到了接近邊緣的地方,前方還有建築,但是沒有那麼密集了,燈光昏暗了一些,隱約有三個很大的屋子連在一起。在這幾間大屋子的前方,有一片面積非常大的空地。

昏暗的燈光無法把那片空地照耀的很清晰,在空地上,好像有一個巨大的臺子,可能四五米高,估算不出面積,但是這個巨大的臺子幾乎把整片空地都給佔滿了。

喜歡將盜墓進行到底請大家收藏將盜墓進行到底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P的圖成真了

豆腐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