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章 跳舞,靜州往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樓房門都是厚實木門,沒有城裡時興的防盜門。,走道乾乾淨淨,牆上沒有常見的“開鎖”“通下水道”等小廣告。

王橋透過開啟的房門瞧了瞧晏家房間陳設,與自己在紅星廠的家裡非常接近,風絡高度統一。

晏琳道:“進來坐一坐”

吳重斌笑道:“算了,等會晏叔回來,會審訊我們的,難道你不怕。等會兒你上來玩,最好一起來吃晚飯。如果不方便,我讓劉滬來找你。”

晏琳道:“吃過晚飯,我上來。”

從內心來說,她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讓王橋留在自己家裡,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父母下了班一定會回來;其次就是跟著王橋到五樓,但是回到廠裡第一頓飯不在家裡吃,實在不好在父母面前交代。

她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王橋跟著吳重斌上了樓。

吳重斌家住五樓,家境殷實,客廳裡擺著電視、冰箱、音響、vcd等電器,客廳一角擺著許多機械模型。吳重斌見王橋留意到這些模型,解釋道:“這是紅旗廠最早的產品模型,當年我爸是專案組最年輕的成員。他大學畢業以後就分配到紅旗廠,三十年了。”

王橋發自內心讚了一句:“沒有父輩那一代人的奉獻,我們國家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吳重斌自嘲道:“當年我爸發傻,如果大學畢業不主動到大山溝,留到北京,我也就在北京出生長大。我爸的同學在部裡當司局長都有好幾個,他算混得最差的。他們獻完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紅旗廠還不是照樣搖搖欲墜,細想起來,他們的奉獻沒有什麼價值。”

王橋道:“拿現在的情況來評價當年的選擇沒有意義,我覺得不對。以前我聽姐夫專門談過這個問題,姐夫是局外人,反而看得很清楚,他說我們是大國,國家要崛起必須要有完備的工業體系。三線建設為我們國家建設了一個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包括一大批國家重要的鋼鐵、兵器、航空航天等工業。”

作為三線人的第二代,嘴裡不停地抱怨三線,內心深處還是對父輩們所奮鬥的一切感到無比自豪,吳重斌道:“你姐夫是做什麼的?眼光挺牛啊。”

王橋神情黯淡地道:“我姐夫是北京大學的,在前一段海南房產垮掉時,生意失敗,跳樓自殺了。”

吳重斌得知此情況,就不再深說這個話題,道:“別光顧著說,參觀一下我的臥室。”

臥室甚小,估計不到十個平方,靠床邊有一個書架,人文科學類的書籍很少,有整整三格《艦船知識》《兵器知識》等雜誌,還有一格是足球和籃球雜誌。

看到書架中的書,王橋體會到什麼叫作潛移默化和傳承。

吳重斌父親是工科畢業,家裡一大堆工科類書。

而自己的父親酷愛文史,在父親影響下,他從小讀得最多的是人文類書,更準確地說是讀了《三字經》《中國通史》等傳統經典著作,對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接觸仍然不多。他暗自覺得自己的知識結構有缺陷,得補上現代科技方面的知識。

參觀完臥室,吳重斌開啟客廳裡冰箱,道:“冰箱沒菜,我們到伙食團買點飯菜,廠裡伙食團比學校好得多,不算太難吃。”

紅旗廠廠區面積挺大,有好幾個伙食團,距離白樓最近的伙食團是一食堂。一食堂外牆略顯陳舊,內部陳設相當現代,有一排排類似於火車座位的就餐椅,透過大塊的落地窗能看到無數綠色香樟樹。

一食堂菜品豐富,在其中就餐的人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大多數都帶著知識分子特點,眼鏡佔了百分之八十,總體顯得儒雅。

伙食團視窗分為兩半,一半是以川菜為主的本地菜,另一半則是大雜燴,有北方饅頭,也有湯圓和餛飩。菜品賣相不錯,散發出陣陣香味。吳重斌要了蒜薹炒肉、滷肉、肉片湯,又到另一視窗買了幾個北方饅頭。

在走回白樓時,吳重斌在糧油食品供應站買了四瓶啤酒。

糧油供應站是以前的老店牌,實際上老站變成超市,與糧油供應完全沒有關係。

糧油供應站外面,幾個穿著藍褲子、白球鞋的少年坐著自造的彈珠車從坡上滑下來,速度極快,惹來行人一陣呵斥。彈珠車是以彈珠為輪,上面裝有方向盤和剎車,是紅旗廠少年們最喜歡的玩具。

王橋看到熟悉的情景,不禁會心一笑。在紅星廠彈珠是常見物,幾乎每個男孩子都有一輛屬於自己的彈珠車。他是在六歲時擁有第一臺彈珠車,當時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同小夥伴們從一道斜坡往下俯衝,在俯衝中獲得激情和歡樂。

兩人端著飯菜上樓,邊走邊聊小時趣事。

吳重斌道:“我們這些三線廠都是軍工企業,長期處於半封閉狀態。小時候只能在廠裡玩,三五成群滾鐵環、打彈弓、贏煙盒、打泥巴仗,女孩子跳橡皮筋、丟沙包、踢毽子。讀小學、中學以後我們就按照模型做輪船、飛機,女生就畫畫、彈琴。我們班上還有兩個調皮男生,將停在廠房的小車開了出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妄花美男(圓滿社群系列之二)

咖哩

擺攤:賣澱粉腸,我的小吃攤火爆全網!

夕陽西下

劍氣星河

風清過客

劍修男神打臉之路(快穿)

夏風清水

大英雄時代

Priest

追問

丁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