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三章 釘子戶,靜州往事,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夜纏綿,這裡暫且不表。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第二天,將呂一帆送至客車站,王橋就給司機老趙打了電話。

回到城關鎮時,看了辦公室的安排表,知道縣裡沒有會,王橋就從鎮政府直接來到了青橋村,找山坡上找到正在地裡忙活的江老坎,道:“老江,情況怎麼樣”

江老坎將鋤頭扛在肩上,道:“我們把鎮里弄的議事規則貼了出來,每個大院子都貼了一份,大家都覺得還可以。但是也有幾家釘子戶,堅決不出錢修路。”

王橋道:“今天村裡是什麼安排”

江老坎道:“走幾個釘子戶。王鎮就在家裡坐一會,我把這一塊地弄了就下來。”

青橋村以前是蔬菜社,家家戶戶都是種菜的習慣,江老坎是不脫產的村支書,家裡還種了菜,這也是家裡重要的收入來源。

“你弄吧,我坐在田坎上抽支菸。”

“王鎮,這怎麼要得。”

“老江,有什麼要不得,我是農民娃兒,沒有這麼多窮講究,等會一起見識下釘子戶。”

“王鎮,你要有思想準備,那些釘子戶說話氣人得很。”

一個多小時後,王橋和扛著鋤頭的江老坎一起回到江家,洗手洗腳,喝了杯老蔭茶。等到駐村幹部王健趕過來以後,他們三人就朝釘子戶江紅家裡走去。

江紅這個名字聽起來象個婆娘客的名字,名字的主人實則是一個鬍子接茬的中年漢子,長得很黑,臉上還有麻子,很有些雄性氣息,唯獨和“紅”字毫不沾邊。

江紅見到江老坎進院,便道:“叔,你不要來找我。”

青橋村有很多江家人,大家沾親帶故,江紅論輩份比江老坎要小一輩。雖然出了五服,按青橋規矩,見面還得叫叔。

江老坎也不急,抽了一張條凳。坐在江紅家的壩子裡,道:“路是三社的路,三社的人都要交錢,為什麼你不交”

王橋坐在江老坎身邊,帶了耳朵只是聽。

王健主動介紹:“江紅。這是我們王鎮長。”

如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農民種地除了交農業稅以及一些費用以後,主要是靠市場吃飯,與鎮時關係不大。江紅是種菜大戶,每天都到場鎮賣菜,辛苦是辛苦,賺錢還是不少的。因此,江紅認為求不到鎮裡,對鎮長失去了尊敬,更別提服從了。

江紅沒有停下手裡的活計。端了些豬食到豬圈,餵了豬以後,又坐在院子裡剖竹子。

王橋寒暄道:“江紅,你劃竹子做什麼”

江紅沒有抬頭,道:“補羅兜,賣菜的羅兜。”

江老坎道:“江紅,你看貼在院子裡的議事規則沒有”

江紅道:“我不識字。”

江老坎道:“你娃兒亂說,讀過初中的人怎麼不識字。這次修路縣裡和鎮裡都有補助,如果不修,補助就給別人得了。”

江紅道:“我不管啥子補助。今年我交了農業稅,提留統籌一個不缺,其他錢我都不交。”

王健道:“這是三社的事情,大家都要集點錢。三社有一百五十七戶。每家三百塊錢,江紅,你是三社的種殖大戶,又不缺這幾個錢。”

江紅抬起頭,大聲道:“你這話我聽起來刺耳,我的錢不是大風吹起來的。而是天天早上五點鐘起床,用命換來的。王健,我來問你,城裡頭修路為什麼不叫大家集資,都是由國家來投錢,為什麼我們農村修路就要大家集資,憑啥子,我們農村人硬是要低人一等。”

“城裡和農村不同。”王健一時沒有想到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這是一個理直氣壯的理由,王橋在腦子裡思考著如何回答這句話。

說法一,在城市裡搞基礎設施建設比農村划算。由於城市城人員集中,修一公里路可以為更多人服務,在城裡修一條路服務幾萬人、十幾萬人,在農村修一條路服務幾百人。另外通訊線路架設,實際上如果不是國家強制要求,通訊公司根本不願意安到偏僻角落,因為安裝費用和使用人數不成比例,很難收回成本,永遠是虧本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

艾薩克·阿西莫夫

從跟天后領證開始

樂多是隻貓

當社恐穿成豪門後爸

巫十九

花雨槍

夏生

文娛大佬的自我養成

半紙情書0

修仙者的炸魚生活

情緣楓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