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玲瓏四犯 第6節,玲瓏四犯,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9章 原來是他。

“那是我哥哥向序,小字叫合序,巳巳來見過大哥哥。”梅芬輕輕將雲畔往前推了推。

《周易》中有句話,“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想必他的名字就是出自這裡吧!

雲畔上前,恭敬地向他道了個萬福,“巳巳見過大哥哥。”

向序回來就聽說家裡來了客,是已故姨母的女兒。巳巳這個名字他是知道的,但因開蒙後唸書一天也不得缺席,且男孩兒很少隨母親走親戚,乃至姨母過身,他都沒能去幽州弔唁,因此也沒有見過這位表妹。今天算是頭回相識,他細細打量了她一眼,她走到面前,只那一低頭的溫情,就有云破日出的風骨。他一直以為她還小,印象裡至多十二三歲,卻沒想到,站在面前的已經是個大姑娘了。

向序赧然笑了,他和梅芬一樣,笑起來有淺淺的酒窩,也有些孩子氣,與時下的男子漢不一樣,總有一股少年的純質在眉眼間。

他說:“你就是巳巳啊,原來你長得這麼大了。”十九歲的年紀,還沒及弱冠,常在國子監的緣故,有時候有些老氣橫秋。

人好不好相處,通常一句話就能分辨出來。雲畔掖著手大方笑道:“我叫巳巳啊,再小,豈不得三四歲光景了。”

向序愣了下,如夢初醒似的紅了臉,“果然是我糊塗了,自小就聽阿孃巳巳長巳巳短的說,只記著你還小,一記就是十幾年。”

梅芬也嘲笑他,“哥哥由來不都是糊里糊塗的麼。”

向序也不惱,他是個性子極好的人,在妹妹面前並不充長兄的款兒,只是解嘲地咧了咧嘴,抬手一比,“父親和母親已經等著了,兩位妹妹,請吧。”待梅芬和雲畔走在前頭,自己在後面跟隨著。

要說舒國公府的家規,著實嚴謹,家主沒有刻意地抬舉,妾也從不敢拋頭露面。譬如來了這樣一位小小的嬌客,招待起來只有兩個庶出子女出席,到底庶子庶女都在主母名下記著,在家裡也算正經的主子。

“巳巳來。”明夫人含笑招手,引雲畔向舒國公行禮,“快見過你姨丈。”

舒國公看著和江珩差不多年紀,蓄著鬍子,大概是武將出身的緣故,很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度。

雲畔上前行禮,道了聲姨丈萬安,舒國公展眉一笑,“自家人,不必多禮。”雲畔這才瞧出來,其實向序和他很像。

姨母又來引薦二公子和二孃,二公子叫向儼,看著大概十一二歲光景,年紀很小,言行舉止卻進退有度。二孃長著一雙微揚的丹鳳眼,瞧起人來很有含情脈脈的味道,名字也直白,叫蘭芬。可見舒國公對給女兒起名這件事不怎麼上心,要是再添兩個,很有可能叫“竹芬、菊芬”。

一一見過了禮,就可坐下用飯了,迎客的飯食很講究,諸如杏酪蒸羔、大魚鮓、白燠肉、八糙鴨等,林林總總擺放了一桌。明夫人還另命人把水滑餈糕和灌藕放到女孩子們面前,笑著說:“巳巳從小愛吃甜食,這些都是班樓的手藝,你且嚐嚐。要是喜歡,下回想吃了,就傳酒樓的閒漢,讓他們給你送進府裡來。”

上京那些食肆腳店的生意,做得要比幽州更靈活,酒樓裡有一種人稱為“閒漢”,是專替各府上運送餐食的。像官家吃膩了禁中的御菜,有時也愛吃宮外的小食,李婆雜菜羹呀,豬胰胡餅呀,只要有人點菜,那些閒漢就穿街過巷,直截了當送到宮門上。

雲畔嚐了嚐餈糕,果然甜得讓人喜歡。對面的向序含笑看著她進吃的,笑意裡帶著一種安貧樂道的從容喜悅。

明夫人又說起侯府的事,只道:“我和你姨丈商定了,暫且按兵不動,看他們還能玩出什麼花樣。倘或真是嫌你阻了柳氏的前程,容不得你,你就在咱們家安生住著,將來你的一應事宜,自有我和你姨丈替你做主。”

雲畔聽了擱下筷子,低著頭說:“我只怕自己給姨丈姨母添麻煩,換作平時,上姨母家走親戚是高興的事,這回卻弄得逃難一樣……”

向序回來時已經聽說了候府發生的事,很替雲畔抱不平,也沒待明夫人說話,自己有些義氣地接了口,“你別怕,江侯要是不依不饒,咱們也有應對的說辭。”

舒國公和明夫人倒笑起來,“你有什麼應對的說辭,整日就知道讀書。”

向序被父母笑話,有些不好意思,赧然道:“我又不和他鬥嘴,講一講父慈子孝的道理總可以。”

所以讀書人就會講道理,可遇上了那樣狗屁不通的事,哪裡有道理可講。

席上總提江珩和那小娘兒,難免讓人倒胃口,舒國公調轉話題,問起幽州的災情,雲畔道:“我那時恰好赴繁花宴,地動的時候在城外,就是忽然間天昏地暗,把眾人都嚇壞了。地動過後進城看,坊院裡的民宅損毀得很嚴重,壓死了好些人,一個個放在道旁,看著十分淒涼。”

大家臉上神色都很凝重,明夫人道:“阿彌陀佛,這是多少年沒有經歷過的天災,實在苦了那些百姓。”

舒國公嘆了口氣,“朝中正極力賑災,說要先建個孤獨園,收容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復又問雲畔,“你是怎麼來上京的?出城的時候看見城門上設關卡了嗎?”

雲畔道:“城門上進出都有軍士盤問,我們那時正愁租借不到馬車,恰好遇上刺史賑災,我們自報了家門,求刺史行方便派人護送我們,可巧那位刺史竟答應了。”

舒國公點了點頭,“京裡派出去好幾位撫諭使,你遇見的是哪位刺史?”

雲畔回頭思量,那時的雨連天還在眼前,坐在車上的人始終沒有露出真容,“聽替我們安排車馬的押隊說,是幽州刺史。”

這話一出,不知怎麼回事,梅芬的臉色就變得不自在起來。

雲畔有些遲疑,擔心自己是不是說錯了什麼,結果明夫人倒笑了,“原來是他。先前我只管怨怪江珩,忘了詢問那些,沒想到巳巳是得他相助。”邊說邊瞧了梅芬一眼,有意和雲畔說起,“你姐姐前年定了親,郎子正是魏國公。這可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怪道人家不問緣由,就答應送你來上京了。”

雲畔到這時才明白,果然天底下沒有無緣無故的幫襯。魏國公和舒國公府有姻親,倘或少了這一層,恐怕也沒有那麼好說話。

可梅芬卻很不耐煩,神色彆扭地嘟囔:“阿孃,別說那些了。”一面給雲畔佈菜,“巳巳,嚐嚐這個。”

梅芬的脾氣,明夫人早就習以為常了,說起將來要嫁的郎子,她沒有半點羞澀之情不說,反倒像遇見冤家對頭似的,便向雲畔使眼色,“你姐姐古怪得很,往後你們在一處,好好勸解著她點。”說罷忽然想起,“我記得你阿孃在時,替你和東昌郡公府的二郎定了親,可看定了日子?他家打算什麼時候迎娶?”

一直低著頭的向序聞言,也抬起眼望向她。

說起這個雲畔就尷尬不已,支吾道:“親事已經退了……那個李二郎,和資政殿大學士的長孫女兩情相悅……”

於是席上又蕩起了激憤,明夫人窺破了其中玄機,氣哼哼道:“難怪那小娘兒等不得了,倘或沒這個變故,她就是咬碎了牙,也會敷衍到你出閣。”

橫豎一地雞毛,不談也罷。舒國公放下了筷子,“好了,提那些瑣碎做什麼。”執起酒杯朝向序遞了遞,“序兒,陪父親喝一杯。”

向序忙端著酒盞低低碰了下,大概不擅喝酒吧,一杯玉浮樑,被他喝出了愁腸百轉的味道。

飯後梅芬和雲畔從花廳退出來,簷角掛著的燈籠在風裡輕搖著,天頂新月彎彎,這夜色瀰漫著一股草木的清香。

梅芬說:“明日我制香,妹妹也來吧。”

如今安穩富足的歲月裡,閨中女孩常以這個消遣時光,“閒坐燒香印,滿戶松柏氣”,是文人墨客都欽羨的一種優雅格調。

雲畔說好,“明日我來給阿姐打下手。”

梅芬抿出了笑靨,偏頭問:“妹妹會制什麼香?”

“以前阿孃在時,教過我幾款時香的配方,像韓魏公濃梅香、廣寒香,我都制過。”

她不動聲色,那個“韓魏公濃梅香”,又是魏又是梅的,想說的話都在裡頭了。

梅芬聽出來了,嗔道:“你也笑話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兒子對比,老朱酸了

無雙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