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玲瓏四犯 第47節,玲瓏四犯,尤四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又行一禮退了出去,邊上的年媽媽由衷欣慰著:“我觀小娘子,這幾日真像變了個人似的,敢邁出家門了,也敢與生人相談了。”

幕籬上的皂紗被挑了起來,露出梅芬清冷的面容,她撫了撫帽沿感慨:“這幕籬真是個好東西,別人瞧不見我,我心裡就安定多了。”

至於怎麼會有膽子和生人說話呢,是因為心裡有一份執念,要徹底將何嘯踩在腳下。既然事情已經開了頭,就不能半途而廢。如今僅是退親已經滿足不了她了,明日的事只要辦得好,滿上京的人都會知道,假才子何嘯高攀不起舒國公嫡女。到時候人人喊打,這樁婚事自然就作廢了,大可不必驚動爹孃,再來操持這個。

第二日,天色仍是不大好,上京的氣候就是這樣,彷彿夏與秋之間只隔著一道雨幕。下雨的時候很荒寒,街道瓦市都浸泡進了陰雨裡,失去了光鮮的色澤,到處陰沉沉地,連天橋上走過的行首的裙帶,都不似往日明媚了。

宰相的詩宴,設在城西的天舒閣裡,意在預先選拔有真才的學子們,將來為朝廷所用。所以人人都知道這次的宴會很重要,十六位舉人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儼然是入仕之前的一場小型殿試一般,眾人見面,都分外地謹慎客套。

大家拱手作揖,面上敷衍得很好,我誇誇你新寫的小詩工整,你誇誇我新作的詞雋永,禮讓一番,紛紛進了閣內的雅間。

原本倒是很好的一個場所,但因為天色不佳,只好在四角燃起了燈,燈火搖曳,白天竟有入夜的況味。眾人一頓寒暄,與宰相和參知政事等官員見過了禮,各自坐下來,宰相韓苒是位看上去很溫和的長者,笑著說:“今日是秋闈前一場小聚,諸位在上京都有一段時日了,平時沒有機會聚得這麼齊全,今日就由我起個筵,大家在一起暢飲一杯,暢所欲言。”

侍者搬了食案進來,就如平時設宴一樣,有酒有菜,豐盛得很。可惜眾人都很拘謹,畢竟這不是一般的筵宴,才子風流在這裡玩不轉,也不時興蹬了鞋襪跳上一曲。

參知政事餘紱青見狀,笑道:“莫如我來起個頭吧,就聊一聊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利弊。”

有了這個由頭,眾人立刻群情激憤起來,從治民之術談到無為之治,從儒家地位又談到儒家思想,洋洋灑灑你方唱罷我登場,場子立刻便暖了起來。

何嘯也極力主張儒家學說是為集權,“漢武帝愛名馬,彼時將軍西征,蹀血幾百萬,方得了幾匹汗血寶馬,歸來還要祭告神明,可見荒唐至極。”

本朝的學子抨擊前朝的皇帝,順便再謳歌一下當今官家的仁政,那就是最好的答卷。

一番群情激昂的辯論過後,連宰相也覺得酣暢淋漓,對餘紱青笑道:“果真後生可畏,聽他們清談,又找回了當年咱們年輕時候的熱血。不過今日是賽詩會,還是要以詩詞為主……”

宰相說話的當口,抱柱後有人輕輕拽了拽江林的衣袖,他會意了,不動聲色地退出簾外,不一會兒又返回原位。

“今日煙雨迷濛,就以天氣為題,各作詞一首。”宰相笑著說,“要是運氣好,或者又能得一篇《金帶圍》一般的佳作。請各位不吝展現才華,提筆吧。”

眾人紛紛道好,但大家也知道,關注的重點必定在何嘯身上,如此旁人倒能放鬆下來,以平常心對待這場詩會。

狼嚎蘸了青龍墨,停在白棉紙前,何嘯作勢沉吟,他在等著,等江林把詩吟出來,他好謄抄在紙上。

要說他一點真才實學也沒有,倒也未必,譬如清談這種辯論,他可以與人切磋上三五輪不帶休息的,但對於詩詞方面,造詣確實不高。而如今世道,清談已經逐漸式微了,最能一炮而紅的是詩詞,尤其是那種充滿清幽情懷的,既彰顯文人的詩情,也最受世人偏愛。

可是等啊等,等了好半日,別人都已經落筆了,不知江林為什麼還不開口。

眼梢能瞥見他的衣衫,這殺才在神遊什麼太虛!他等得有些焦急了,低聲清了清嗓子,然而依然如故,江林連半點反應都沒有。

何嘯忍不住了,抬頭看了他一眼,“研墨。”

然而這半遮的眉眼,怎麼好像有些不像江林?

他心頭一陣慌亂,看見他眼梢的痣,驚得連抬筆都忘了……

“啪嗒”一聲,筆尖的墨落在白棉紙上,極慢極慢地暈染開,氤氳成了石青色。

那雙瀲灩的眼眸逐漸湧起笑意,抬手拽下了遮擋住口鼻的巾帕。

何嘯大驚,“怎麼是你?”一瞬腦中嗡然轟鳴,知道這回要壞事了,只是他就算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那個膽小如鼠的梅芬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這是怎麼回事,是夢嗎?那天去見她,她還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今天卻跑到了男人云集的宴會上來,是哪裡出了錯,還是自己沒有看透她?

左右觀望,不見江林的身影,如今自己是騎虎難下,既做不出詩,又要提防梅芬,他順風順水一路坦途,到了這裡居然要陰溝翻船了。

“表哥,你在找誰?找那個替你在背後捉刀的書童嗎?”梅芬笑吟吟說,“今日恐怕不行,他還有自己的事要做。”

她不高不矮的嗓門,在場眾人都聽見了,大家面面相覷,一時不知發生了什麼。

怔忡間,見站在何嘯身旁的人徹底解下了面障,露出一張女人的臉來,她向韓苒與餘紱青納了個福,微顫的聲調顯露出她的緊張,但她並不怯懦,昂首通報了家門:“我是舒國公府上家眷,不日前才與何嘯定親。近日我得知了一個彌天大謊,原來這位何三郎並不會作詩,那首《金帶圍》也不是出自他手,是他的伴讀書童江林寫的。今日韓相公設宴賽詩,他又想故技重施,我搶先一步替下了江林。各位請看,何嘯紙上一字未寫,因為江林不在,他就亂了方寸,這洛陽才子的美譽,不過是他欺世盜名的所得罷了。”

她說完,一片譁然,沒想到從不露面的舒國公嫡女出現在這裡,是為了當著眾人揭露自己的未婚夫,眾人大眼瞪小眼,連和她連著親的餘紱青都有些傻眼了。

何嘯霍地站了起來,雖滿眼的憤怒,臉上卻還笑著,拱手向眾人作揖,“對不住,這兩日與她有些不快,不知她怎麼鬧脾氣,跑到這裡來了,擾了諸位雅興,是我之過。”說著難堪地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她原是這裡……有些小病症,一時好一時壞的……我這就送她回去,諸位請繼續。”

然而梅芬並不屈服,就算他將她的胳膊幾乎捏斷了,她也不覺得疼,奮力甩開了他道:“何嘯,你不必急於往我身上潑髒水,你並無真才實學,卻騙盡了天下人,我今日就要揭穿你的假面,讓大家看清你的底細。”

這時一個蒙著臉的小廝進來了,向眾人行禮過後,拽下了臉上巾帕,那麼老大一個疤,倒嚇了大家一跳。

他並不慌亂,只是長揖,“小人江林,自七歲起就是何嘯伴讀書童,到如今已有十二年了。這些年何嘯所做的詩詞全是小人代筆,這裡有詩詞修改的底本,還有前兩日貢院釋出的擬題,都是小人答好還未交給何嘯的,請諸位相公過目。”

江林說著,呈上了手裡的書冊紙張,韓苒身邊的小廝上去接了轉交給幾位官員,果然發現以往成篇的詩詞修改有跡可循,還有擬題的解答,也是見解獨到,可稱上乘之作。

於是眾人交換了視線,望向何嘯,“何三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

何嘯心慌意亂,但無論如何還需撐住,便勉強笑道:“這江林平時伺候我筆墨,常會研習我的詩作文章……”

“那就當場驗證吧。”梅芬道,“韓相公不是要以雨天為題嗎,請何三郎與這書童對詩詞,一驗便知真偽。”

何嘯這時愈發進退兩難,渾身急出汗來,支吾著張了張嘴,卻聽江林侃侃吟誦起來:“山前風雨涼,倚廊垂玉箸,今來古往恨無數,夜郎化作謫仙行,鳳羽龍鱗失其所,夢入江山,一片愁措。”

眾人有些驚愕,這詞正附和何嘯詩詞的風骨,著實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再觀何嘯,燈火之下汗水涔涔,似乎不用說,就讓人看出苗頭來了。

韓苒嘆了口氣,垂眼看看手上的擬題,還想給何嘯一個機會,便道:“想來以雨作詞不是何三郎強項,那就換個命題吧……”抬手指了指屋角的燈,“以燭火為題,如何?”

這回江林抬了抬手,“公子先請。”

結果公子趕鴨子上架,實在是掏不出牛黃狗寶來,嘴裡茫然吟誦:“孤舟夜聽雨……”然後第二句等了足有半柱香時間,也沒能憋出來。

可江林卻是信手捻來,略沉吟了下道:“自剔燈花金粟,夜闌不覺雲住。月上西窗,好春停眉,人別後、樽酒微涼,杏花如銀,江天舒闊。”

這回把設宴的天舒閣都作進去了,到了這裡果真是不用再說了,誰真誰假一目瞭然。

韓苒站起身,耷拉著眉眼搖了搖頭,“這場詩會今日就到此為止吧,等過兩日天晴了,再重新開設。”說罷負著手揚長而去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