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不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1章 大將軍,大周王朝,腿不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可能是歷史以來最快的任命,也是歷史以來看起來最窮的大將軍。

兩千輕騎還不如往常人家的一個前鋒,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西涼危在旦夕,只能用最快的方式先到達戰場,若是在京都組織大量步兵及攻城器械,到了西涼,估計連林相的屍都找不到了。

皇帝命令即刻出,白覃匆匆回到家中,家裡已經收到了訊息,大門之上兩個紅櫻大戟交叉插在門楣之上,代表著家中有大將軍帶兵在外。

“年大為帶二十家將跟我去西涼,我不在家期間郡主的一切都由幼娘負責。”白覃很快安排好家中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小事無需他親自安排。

郡主親自為白覃穿上鎧甲,送至侯府大門口屈膝相送祝早日凱旋,白覃帶著二十家將頭也不回的趕到軍營,營中兩千騎兵已經準備好,看到白覃到來,立即昂挺胸緊勒馬韁,白覃滿意的圍著兩千騎兵轉了一圈:

“打仗我不會,但我可以保證諸位的每一份功勞都能如實兌現,我也可以保證萬一你們戰死沙場,你們的父母妻兒將會受到本侯全力的保護,這是本侯對你們的承諾,下面咱們出!”

兩千騎兵轟隆隆的走過校場也足以震撼人心,白覃站在旁邊看著從身旁經過的戰士,眼神在他們臉上逐個滑過,試圖記住每一個人的長相,但無疑是徒勞的,除了一雙雙堅定的眼神,他什麼也沒記住。

要去西涼必須經過衛城,所以馮坤成了他的前鋒將軍,衛城連線京都的長城第一次揮了它最大的效用,平坦的水泥路可以快的把大量的兵力送到他該去的地方。

“大為,傳令下去全前進。”

兩千輕騎只帶了簡單的乾糧,大部隊後面數百輛腳踏車馱著各種補劑全力追趕,以前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在完全翻了過來。

京都城牆之上,李將軍看著遠去的大部隊不斷點頭,便利的交通和多樣化的交通裝置讓戰爭也變的簡單化,更加的快,更加的精準,他無法想象如果二毛的火車投入到日常生活中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好像世界瞬間變的小了,承平也不再那麼遙遠,甚至西域也觸手可及了,難怪陛下執意要白覃做主將,換成其他人,很難有這麼大的改變。

沒有了後勤補給的壓力,兩千輕騎的度可以揮到最快,沿途的縣衙甚至還沒把需要的糧草送到長城邊上,大部隊已經呼嘯而過,只留下縣丞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待看到後面數百輛馱著各色糧草的腳踏車時,才大笑著從地上爬起來,歡天喜地的噓寒問暖。

“這位小兄弟,咱這大軍都過去了,怎麼物資還在後面?”

“咱也不知道,侯爺就這麼安排的,累死咱了,你說人怎麼能跑過馬呢?有吃的沒,趕緊來一口。”

縣丞趕緊安排人把乾糧和水拿了過來,小兄弟胡亂塞了兩口又開始嚷嚷:“抓緊裝車啊,一定要綁牢了,路上掉落了,咱可沒時間去撿。”

朝堂上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唯有皇帝似笑非笑的看著手中的邸報,大軍三日抵達衛城,老將馮坤上奏請罪,作為一個前鋒,甚至還沒出便和主將碰到了一起,這是何等的失職。

“李將軍,軍部有什麼想說的?”

李琿整理了下朝服,朝皇帝行了一禮道:“陛下,軍部仔細研判了此次白侯的行軍方略,現若是補給若是能跟上,還可再提前半日到達,因此經過軍部現場考察,只需在長城上每隔兩百里設定一個補給站便可解決。日後大軍出征,再也不會有後顧之憂。”

“李愛卿有何想法?”皇帝又轉頭問工部。

李大亮也同樣理了理朝服道:“工部計劃派人至各州府實地考察,研判各州府至京都新建弛道所需費用。”

“你工部有多少人?全部派出去又能跑多少?”

李大亮從懷裡掏出一本奏摺,雙手遞給太監才說到:“陛下,工部現有人員六十有三,有三成人員在北燕與衛城,其餘分佈在各州府參與當地的建設,所以工部現在已經無人可用,但微臣聽說槐安城今年有一批學子即將肄業,所以微臣已經派人前往招攬,據臣私下考量,已經對一部分人做了評估,請陛下御覽。”

李將軍不著痕跡的四處看了看,吏部公孫尚書的一張臉是看不得了,獨孤這個老狐狸的臉色也不好看,工部這招太狠了,淮安書院現在屬於皇家書院,裡面出來的學子理應由陛下委派吏部統一規劃,但現在卻被人一鍋端了。

皇帝快的把太監呈上去的奏摺翻了一遍,然後又交給了太監。

“工部真正需要的是些能工巧匠,這些學子們似乎並不符合要求吧!”

“呵呵呵,陛下,微臣已經考察過了,學子們在學院中學的與微臣所需確實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可塑性很強,而且頭腦靈活,善於機變,只需稍加培養,相信不用一年,這些人一定會成為得力干將。”李大亮微笑著說道。

“胡鬧,李尚書這豈不是大材小用,書院的弟子怎麼可以如此使用,吏部目前正在各地興修縣學,正是需要人才之時,怎麼能允許你如此浪費?”公孫尚書聞言立即出來反對。

其他朝臣也熙熙攘攘的小聲討伐李大亮,如今大周高展下,哪部不急缺人用,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新鮮血液,又豈能讓人連鍋一起端了!

“公孫大人,縣學的先生還不好找?您需要多少,工部自願幫您去了請。”

“您工部請的先生吏部可不敢用,萬一學子們肄業之後除了修橋鋪路什麼都不會,在下到哪裡找那麼多路橋供他們去修?”

李大亮聞言立刻就怒了,這話還要從工部的一名參事說起,陛下南巡時經過工部新建的跨江大橋,工部的一個參事被皇帝當面誇獎,當問需要什麼獎賞時,參事說為了陛下能經常見到這麼雄偉的橋樑,希望陛下批准其在宮內修建一座大橋,把陛下的寢宮與立政殿連線起來。

這件事情被人嘲笑了很長時間,李大亮很懷疑公孫這次還是在影射他。

“公孫大人,只會修橋鋪路有何不好,總好過只會之乎者也噫兮啊呀的書呆子要好吧!”

“怎麼?李大人的意思是說我等讀書人只會讀書,枉費了陛下的一番厚愛?”

“呵呵呵,不敢,公孫大人千萬別對號入座,以免佔了別人的名額!”李大亮絲毫不慣著他,都是當朝尚書、肱股之臣,最在意的就是臉面。

“別人是指誰?李尚書不妨指出來,我吏部一定前往考評!”

“公孫大人,您這就為難在老夫了,您也知道老夫喜歡喝茶,經常會在茶館裡聽人談論起哪個哪個縣官新作了什麼詞,曲風婉轉惹人憐,紅顏鶴共枕眠……都是道聽途說,您要想知道,下了朝不妨尋一茶館呆上一盞茶時光,保證您樂呵呵的回來。”

李琿嘴角輕揚會心一笑,重新挺了挺原本很直的腰背,雙眼目視前方,彷彿沒聽見兩人的對話。

“成何體統?”皇帝立即制止了兩人的爭論,也不知道是在說兩人還是再說其他事情。

“李愛卿,這些人朕自有用處,但朕見你如此用心,允你十人,但半年之內,朕要見到你工部的具體計劃和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吾妹娓娓

伴君獨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