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金獸2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章 鄔思道佈局,廢材皇帝:朕召喚岳飛白起護駕,吞金獸2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鄔思道立刻就明白了軒轅珏的弦外之音,笑道:“陛下,只要叛軍撤了,大漢的江山就能中興。”

“鄔先生,何出此言?”軒轅珏入鄉隨俗,說話也開始之乎者也了。

“陛下所慮者,無非是擔憂太師出征,權力過大,叛軍退後,難以控制。是嗎?”

軒轅珏微微頷。

“陛下,太師此番出征,無非是想日後在朝廷中,在大漢的軍中,有他的一席之地罷了。”

“請先生說得明白些。”

“在大漢的朝堂之上,能率軍出征的有三人。第一是曹太尉;第二是高太師;第三是司馬太傅。而如今,曹太尉是皇親國戚,戰事結束之後,司馬太傅就將和陛下形影不離,一日一見是必然,而只有高太師,如果他不抓住這一次的機會,為大漢立下功勞,他將被邊緣化,大漢的軍界將再無高太師的立足之地。此番高太師一旦得勝還朝,必然會與曹太尉、司馬太傅疏遠。”

“方才先生說高太師是一代人傑,他立了功就和同僚疏遠,這豈不是鼠肚雞腸?高太師決然不會。”

“陛下所言甚是。雖然高太師不會疏遠同僚,但是在朝廷危急之時,他挺身而出,還立下了功勞,那同僚們會疏遠他嗎?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軒轅珏想了想,問道:“他會不會投靠趙匡胤、朱溫?”

“決然不會。”

“何以見得?”

“高太師比陛下還清楚,無論他和趙匡胤、朱溫有什麼勾結,甚至可以說,他越和趙朱勾結,趙朱越不會放過他。‘清君側’,他就在被‘清’之列,不然趙朱進犯京師,在他的將士們中就站不住腳,他們的內部會生叛亂的。”

軒轅珏聽了鄔思道的這一番分析,心頭中的一塊石頭,頓時落下。

“多謝先生指點。”

“陛下且慢!”鄔思道一看軒轅珏要走忙道:“在下有一言,以保證日後不再有割據叛軍。”

“請先生教我。”軒轅珏在這裡的自稱沒有用“朕”,以示求教誠意。

“嚴格執行述職制度,立刻廢除節度使職務。”

軒轅珏想了想,問道:“鄔先生,嚴格執行述職制度要在擊敗了趙匡胤、朱溫之後,可以立刻宣佈廢除節度使的職務,那隻怕會引起天下的節度使同時叛亂啊。”

鄔思道笑道:“陛下,在趙匡胤和朱溫沒有叛亂之前,陛下所言甚是,但是在趙朱叛亂之後,天下節度使同時叛亂的可能性,就已經不存在了。”

“這……這個道理恐怕講不通吧。”

“請陛下想一想,如果他們要同時叛亂,無論陛下有沒有廢除節度使的旨意,這一次就是最好的機會。但是這一次為什麼只有趙匡胤和朱溫?顯然在叛亂之前,這些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是沒有商議的。”

“如果現在廢除節度使,那些沒有叛亂的節度使會不會加入他們的叛亂呢?”

“絕無此可能。”鄔思道的語氣十分篤定:“陛下,長江以北擁兵自重的節度使有四人,趙匡胤、朱溫、安祿山和董卓。董卓在陝甘,想來也不容易,安祿山現在聽命於蒙古人,蒙古人剛剛吃了苦頭,一時半會兒不會來,就算要來,保定有高太師,居庸關有嶽將軍,想進犯京師也不容易。至於江南的侯景、湖廣的桓玄、閩浙的鄭芝龍和雲南的吳三桂,他們只會叫喊著堅決反對,然後坐觀成敗。如果趙匡胤、朱溫勝了,他們就會乘機擴大地盤,分裂大漢;反之聯合自保,不敢越雷池一步。”

軒轅珏沒有想到鄔思道已經將大漢所有節度使的心思都琢磨得透透得了:“多謝先生指點。”

“還有,不僅要嚴格執行述職制度,還要加強述職制度。”

“如何加強?”

“四品以上官員每年初一要進京述職,否則等同於自動棄官。”

“每年初一?”軒轅珏想了想問道:“他們離開了當地,那當地的政務由誰來處置?”

鄔思道愣了愣,笑道:“陛下,四品以上的官員,頂多也就知府一級的官員進京,就算有所延誤,也不至於影響當地的國計民生。”

“請先生接著講。”

“所有四品以上官員十六歲的直系男性家庭成員不能隨行,必須留在家鄉入學,過了鄉試、府試,必須進京入太學,然後才有資格參加一年一度的科舉;如要探望,除非奔喪,都需提前五日在當地衙門等級備案。”鄔思道的一對三角眼中閃著光:“將他們個人、子女,乃至於整個家族的命運都緊緊的掌握在朝廷,掌握在陛下的手中。當然,這項舉措在要擊敗了趙匡胤和朱溫之後施行。如此一來,那些割據一方的節度使們,在法理上就沒有任何正當性,為下一步徹底的消滅他們打下輿論鋪墊。故而,此番能否擊敗趙匡胤和朱溫,是決定大漢興亡的重要所在。”

“想必先生已經知道,山海關的劉勃勃也反了。先生有何妙計擊敗叛軍?”

鄔思道早有準備,道:“為今之計,只有拼死一搏,向死求生!”

“怎樣向死求生?”

“以精銳之師,藉助梁山水軍的力量和梁山的位置,悄然渡過黃河,先開啟封,然後揮師向東,再打濟南……”說到這裡,鄔思道看了一眼軒轅珏,接著道:“此乃釜底抽薪之計,計雖險,但是隻要成功,京師可保無虞。”

軒轅珏問道:“先生這一計,可對別人說起過?”

“在下未曾對任何人說過。”

“你和子云想到一處去了,幾乎是一模一樣。”子云是陳慶之的表字。

“既然在下與陳將軍想到一起去了,那就請陛下立刻派軍南下,一旦叛軍進入河北,河北一帶一馬平川,這支人馬就很難抵達梁山了。”

軒轅珏道:“鄔先生,實不相瞞,陳將軍已率領人馬出了。”

“請問陛下派出了多少精兵?”

“兩萬,騎兵四千,步兵一萬六。”

“請問陛下有哪些副將?”

“全部都是梁山舊人,而且都是在上梁山之前是我朝廷的軍官。”

鄔思道滿意的點了點頭,都是朝廷的軍官,這就註定了他們不會有另類的想法。鄔思道又問道:“兵馬的組成呢?”

“騎兵是近衛軍,步兵都是梁山人馬。”

鄔思道欣慰且略顯激動的微笑道:“陛下有如此胸襟,如此魄力,更有如此的謀略,我大漢必然大勝,必然中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宮明姝

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