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流言
一家子人命案,让胤礽格外震惊:“死了?为什么?”
皇阿玛只是革了他们的职,并没有完全断掉他们的生计,而且,镶红旗正在投建砖窑,实在不行还能去那里做活,不至于养不了家。
“这个……”苏努看了一眼胤礽,没有说话。
虽然太子为镶红旗做了许多事,但是一家两命,只留下一个5岁女童,还是让人极为震撼。现在外头不乏一些太子不近人情的传言,认为虽然他们家给女儿裹了小脚,但已经知错能改,给女儿放脚了,不该惩罚如此之重。
“你怎么不说话?”胤礽见苏努的反应,知道肯定没有好话,非要问个明白,“有什么话都说出来,什么话是我听不得的。”
苏努无奈之下,只好把外间传闻学给胤礽,果然见太子气得小脸都红了,最后只好说道:“毕竟人命关天,他们愚昧,一时半会儿想不通也正常。”
说实话,话题风向转变如此之快实在出乎他的意料,都没反应过来,死人就变成太子过于激进的错。好在,镶红旗受太子恩惠颇多,顶多嘴上感叹两句,真让站队,肯定还是站在太子这一边的。
“笑话,难不成还是孤的错了?”胤礽委屈起来,“明明是他们不尊国法在先。”
苏努点头应是:“正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不论国法还是家规都容不得裹脚,
殿下没有一丝的错处,是底下小民见到死人了,一时激情,过阵子也就想明白了。”
说着,又抬头看了一眼胤礽:“不过有一件事倒是值得警惕,近日有人过来打探咱们旗补齐所有补银之事,以及建立学校所费银钱、建立砖窑的银钱……种种迹象表明有人专门来打听银钱之事,只怕是见到咱们的日子过得好,有人红了眼,想要夺银,殿下不可不防!”
苏努能凭自己努力爬上国公一职,自然不是庸才,噶礼那头派人打听没两天,他就察觉到了。只是镶红旗轰轰烈烈的赈灾,惊动了不少人,来打探的又何止噶礼一家,还掺和着其他几旗,是以,他也没能具体抓住到底打探者是谁。
“防?”胤礽冷笑,“孤的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他们眼红随他们的便,我就不信他们敢招惹孤!”胤礽挺起了小胸膛,他可是大清的太子,除了皇阿玛,属他最大。难道还有人敢来割太子的韭菜?
“可是……”苏努哪里能放得下心,财帛动人心,何况是那么一大笔钱,又恰好在大震百废待兴之时。别的地方都是苦哈哈,只有一家好,恐怕就是以前心境平和之人也会动心。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如果煽动民意,就是皇上也只能退让。
“没有可是,他们不敢招惹孤,你赶紧督促去把砖窑给盖好,早一日投产,大家也早一日盖好房子,冬天不挨冻。”胤礽
没有将苏努的提醒放在心上,从小到大,就没有人敢欺负自己。
他就不信以前那些巴结自己都费力的人敢掉过头来咬自己一口,他可是太子,大清未来的帝王呀!
“等等,那家还剩下一个孤女?她现在安置在何处?”胤礽更关心孤女的事,叫住了苏努问道。
“那家是独子,旗内没有其他亲戚,女方家的亲戚又是民人,没有民人抚养旗人的道理,目前暂时安排给一个寡妇照看,旗里拨了点钱粮。”苏努回答。
秀儿父亲是独苗,母亲那边其实也和父亲这边沾亲带故,不会照顾不好一个小女娃,但偏偏是民人。最后旗内还是决定按例将孤儿养在旗内,不拘哪里省下一抿子银子,总不至于养活不了一个孩子。
胤礽点头:“多给一些,丧葬也不要太简陋了,缺银子就找何钢柱,他们的丧葬费我出了。”
苏努心中一动,明白太子还是心软,两条人命,可不是谁都能当一个数字来看的。民众反应如此之大,就是因为他们亲眼见到两条人命的消失,有所触动。
“是。”
苏努应声离开,许久之后,李钢蛋见胤礽仍然一动不动坐在那,以为太子又像以前一样发呆,凑近一看,却见他小脸煞白,察觉到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