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专利法
丹臻这一招可谓十分狠辣,相当于直接摘桃子,只要工部得到烧灰的秘方,那么他们这些权贵等于也得到了方子。如此一来,区区金丝楠木柱的损失就不算什么了。
只要长了眼睛就能看出来,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内,砼都会是一项利润丰厚的营生。
“肃亲王此言差矣,难道我们镶红旗就是外人了,莫要让我镶红旗十三万人伤心。”苏努当即反对,丹臻的算计只要一想就能明白,谁都不是朝堂小白。
丹臻冷笑:“苏努你不要偷换概念,我的意思是镶红旗不可靠吗?对我大清,再没有比八旗更可靠的。但是你也不能否认,比起工部的匠人,镶红旗的匠人水平是什么样的?”
然后,他看向工部尚书满汉尚书玛喇和王熙:“二位尚书大人,您二位来说句公道话,我的话也有说错?”
“没有,天下最好的匠人都在工部。”玛喇首先说道。
王熙保持沉默,心里快速计算着利益得失,丹臻的算计他一清二楚,但对工部也是百利而无一害,工部想要保持话语权肯定需要有自己的收入,不能只靠户部拨款。
然而,工部很多税收项目都被内务府拿走了,弄得工部在六部中的地位迅速降低,话语权几乎丧失。若非太子重视技术发展,这一回也没工部出头的机会。
从这方面来看,太子
是对工部有好处的。
不过部门的事不能牵扯太多个人感情,以利益发展为先,特别是工部需要养着那么多匠人。都是全国最顶尖的匠人,却过着困顿的生活,王熙看不下去。
他不是腐儒,有宰相之资,压根不相信奇淫技巧的说法,相反,他对工匠极其重视,也同情他们的生活境遇,最重要的一点,那些工匠都是汉人,他也希望能够尽可能的多帮助同胞。
如果有了砼灰的方子在手,绝对可以盘活工部。就像丹臻所言,论工匠手艺,没有谁能比得过工部。
苏努当然不愿意把方子交出去,现在的镶红旗产业中,灰窑是大头收入。太子花钱如流水,接下来的许多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失去这个财源让人心疼。
“肃亲王的意思是要与民争利了?”
丹臻冷笑:“苏努大人搞错了一点,你们可不是民。”
如果把旗丁都算做民,那天下哪里还有兵?
苏努气闷,敏锐地发现王熙的沉默,心里暗叫一声不好,王尚书要反水,连忙说:“肃亲王嘴巴一张一合好轻巧,你可知为了这项研究太子殿下耗费多少银钱,为了太和殿的建造,太子前期也花了大量的成本,连专用暖阁仓库都盖好了,你倒好,嘴巴一张,只怕把方子分享给工部还是顺带的,不知多少人等着呢。”
固然他气得不轻,碍于肃亲王身份贵重,他也没敢把吸血二字吐出,不过在场的
人也都明白他的意思。脸皮薄的,尴尬地挪开视线,脸皮厚的继续目光灼灼盯着苏努二人,等待随时扑上来捡漏。
只要肃亲王能咬下一块肉,他们也能跟着享受一点肉渣。
砼的利益太大,哪怕只是一丁点儿肉渣也没有人嫌弃。
丹臻轻描淡写:“太子殿下乃大清的太子,怎么可能如此想,苏努你怕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再说,方子给工部,也不过是左手换右手,又有什么损失呢?”
他将胤礽说成和大清是完全一体的,不少人甚至跟着点了点头。
胤礽是大清的太子,他的东西不就是大清的东西?
还分什么你呀我的。
不约而同,绝大多数人此时此刻突然忽视了方子给工部后,其实获利的还是权贵。皇上坐拥天下,太子弄出来的理应属于朝廷。
苏努气得身体打颤,肃亲王的说法太流氓了。
“哼,既然如此,肃亲王不妨替太子偿还欠款好了,那些投入可是太子用自己的脸面欠的钱。”
丹臻挑眉,很轻松的一推二做五:“工部分享了方子,为何让本王还钱,该由工部出钱才对。”
就是有债,也该是太子的亲爹,也就是皇上去偿还,谁还为别人的儿子还债。
“好了,朝堂之上吵吵闹闹像个什么样子!”康熙见苏努连连败北,知道不是苏努能力问题,而是身份问题。面对肃亲王,苏努说话顾忌颇多。
眼见自家保成要吃亏,忙出来
压下众人的争吵,心里却泛起了愁来。
丹臻话不好听,其实却颇有道理,太和殿不是普通建筑,如果能把关乎到结构的项目全部掌握在工部内,确实有利。毕竟钢筋砼柱也好,钢筋砼梁也好,可不是瓦片那些小东西,可以让民间生产采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