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212 章(第3页)

第 212 章(第3页)

胤礽吓唬他。

宗室还没有流放的说法,却可以让他们去守坟,关在一个小地方出

不来,更有甚者,一辈子圈禁起来。

“不敢,不敢。”海善连连摆手,“好好的日子不过,干嘛去做那么没有王法的事,我又没有发疯。”

胤礽也没有耽误,第二天去了前朝,找到了南怀仁,细细询问了一遍。对于太子,南怀仁确实不敢像对海善二人一样云山雾绕,可是也没有提供出太多有用的信息。

更多的只是他的个人猜测和怀疑。

有一段时间,总是有意无意听到别人议论他和戴梓,诸如戴梓取代他的地位之类,让他颇为恼火,差点就要动手。然而想到戴梓身后的人,到底没有敢出手。个人的恩怨,哪里有传教大业重要,要是因此恶了太子,他几十年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又见胤礽专门来问,不由暗叹好险。

当时他真的差点没有忍住,认为戴梓是个威胁必须除掉了。

好悬,没有动手,当然,他隐瞒掉了自己内心阴暗的想法,反而把自己包装得十分光明伟正。胤礽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洗脑的,本来,对于南怀仁他就不是全然信任。

“多谢你提供了证据,不过能跟孤去见见朱裴大人吗?”胤礽继续说道。

南怀仁脸上犯难,戴梓一案,他能看出来绝对有幕后黑手,敢对太子的人下手,肯定不好招惹。慌忙拒绝:“那些也只是我个人猜测,当不了呈堂供词,而且那段时间恰好是戴大人风头最盛的时候,可能就是我多心了,别人

也只是跟风随便说说。”

索性胤礽也没有勉强他,通过南怀仁的话,他基本已经能够确定戴梓一案有幕后黑手。那么,戴梓是清白的,胤礽的心又轻了几分。

他就说嘛!

他不会看错人,精神力骗不了人。

戴梓一案还在继续调查,朝中迎来了一桩大喜事,三藩平定了,国家再度承平。紧接着,李光地带领的船队也到达了天津卫,即将带着五千万两银子进京。

漕运立刻紧张了起来。

因为担心运银出事,康熙又调度了上万的八旗劲旅专门护送,那可是五千万两银子,人少了,他都怕护不住。虽然他很清楚,目前没有人敢强皇家的钱。

最高兴地莫属梁清标,身为户部尚书,他属于可以松口气了。

大清朝的户部尚书太难干了,为什么就不能尽可能地多收税,收上来了,再想怎么花呢。

这个念头从脑中一闪而过,梁清标赶紧念了几声罪过,他怎么能这么想,实在可怕。他所不知道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就是奉行他刚才想的那样,尽可能多的向百姓收税,多到几乎花不完,然后为了花掉那些钱,也是为了让税收有个合理的解释进入权贵的腰包,弄出了不少机构。

甚至,因此走上一条全然不同的发展之路,一举走到世界前列。

所以,天理有时间还真不在人们的嘴上。

梁清标当然不知道这些,中国自古轻徭薄赋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多数

朝代其实都是数着兜里的子儿过日子,往往养活军队就要花掉赋税的五分之三之多。诺达一个国家,朝廷命官只有不到两千人,就这,还时常赤字。

好在以后有钱了。

海外就是一片沃土,皇上是个英明的,更和清朝前面的统治者一样骨子里带着一种贪婪,什么都想抓在手里,根本不会像前朝皇帝那样主动放弃越南,撤回在越南的衙署官员。那片满是金银的地方,绝对不可能撒手。

对此,梁清标不太认同的,太野蛮了,可是想到空虚的国库以及煎熬的尚书位置,还是很诚实忽视掉心里不舒服的地方。

钱,太重要了。

他实在无法拒绝五千万两白银,空虚的国库就等着这五千两银子填满呢。

不然接下来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劳军了,之前已经在考虑想法子说服皇上从太子那借钱了,都知道,太子库房里堆着将近300万两银子。那些银子,早被他被盘算上了,谁让皇上的银子总是不够话呢。

所以当太子说出100万两银子办育婴所后,最心痛和心塞的就是他。

这下好了,大笔银钱入库,他再也不用担心了。

此时,丹臻也收到三藩平定的消息,眯了眯眼睛,嘴角勾出一抹微笑:“哼哼,留住,这回留不住了。”

他的计划终于开始上正轨了,他的视线往一个方向看去,那是恪纯公主府的方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