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巧儿的手段
陈氏说着就叫往外走,想要立刻将东西给巧儿送过去,走到门边,却停下了脚步,回头吩咐海善:“对了,过几天家里有事,你得请假回家几个月呢,在太子那边的活早早安排好,临时乱阵脚让太子觉得你不靠谱就亏大了。”
海善疑惑,他天天回家,怎么不知道家里会有事,还得请假几个月。
因而笑道:“能有什么事,我心里有底。”
陈氏白了他一眼:“你能有什么底,反正你听额娘的,做好准备。”
海善知道她又上头了,无奈:“额娘,我最近忙着呢。”
太子手下不是那么好混的,甚至比皇上手下都难混,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适应那是百姓的事,他要在适应前就开始一起规划发展方向。
京城的老百姓都有点应不暇接。
水磨石地面、钢筋砼房屋已经成了老掉牙的东西,海外的新事物也不算太新鲜,镶红旗出现的新事物才是跨世纪的东西。
戴梓又有了新发现,一种全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金属。
京城附近一处琉璃厂烧出来的琉璃色彩鲜艳质地轻薄而有金属之声,戴梓觉得是土的问题,研究多年,终于被他从中提炼出一种全新的银白色金属。
比起钢铁,这种金属有种种劣势,不够锋利,质量太轻,但是却有一个钢铁不具备的优点——不会生锈。
用它做成
窗框安装上玻璃也好,继续糊纱窗也好,根本不怕雨水腐蚀和虫蛀。用来做天花也不错,比同等强度的木料要轻,也更容易塑型。
最近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基本都换上了这种新金属窗户以及天花骨架,天花造型也开始出现各种曲里拐弯的异形,以前木料制作非大工匠不行,甚至连大工匠也无法做出来的形状,这种新金属很轻松就能做出来。
海善目前在做的就是推广新金属,并且找出其他用法。
费那么多时间、金钱和脑力研究出来的东西,只当窗框和天花骨架也太浪费了。
“知道你忙,所以才提醒你,不然我才懒得和你说。”陈氏郑重其事,“你从小有主见,可这件事一定要听额娘的,手头上的事收一收,你以后的前程就算不全落在太子身上了,那头还是很重要。”
海善是个敏感的人,立刻回望过去:“我怎么听你话里有话?”
陈氏慌忙掩饰,眼神四处乱瞟:“我能有什么事瞒着你,不,我是说我生日快到了,今年肯定不能办宴,你不是有钱吗?送我一面大银镜,福晋就有一面银镜,是你阿玛娶她之前偷偷送过去当她嫁妆充脸面的。”
说着,陈氏话里酸气四溢。
大清重嫁妆,没有嫁妆的女子甚至难以出嫁,厚实的嫁妆是一个女人的底气。
她是亲王侧室,家中也是尽力陪了不少嫁妆,但是比起福晋还是差了老远。本来,这事
拼得是各自的娘家,没有什么不服的。
然而恭亲王福晋亦是普通人家,还不如她家有钱,大笔陪嫁除了皇家出了一部分,常宁为了给妻子撑面子,暗地偷偷送了不少东西过去充作嫁妆。
马氏是继福晋,当初她嫁进来时陈氏已经是庶福晋了,对此事了如指掌,也格外气愤。
就好像考试有人作弊,以至于比她差的靠作弊考了第一。
要她更郁闷的是,明明先进门,生儿子她又落后了马氏一头。
海善没去管陈氏的不服气,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只是听她要银镜,灵光一闪。
是了,比起银镜,新金属同样是银白色的,只要打磨好也能用来制作镜子。比起窗框、天花骨架,镜子才是赚钱的大头。
越想越有搞头,匆匆去找戴梓商议。
“镜子?”戴梓点头,“倒是可行,但是肯定比不上银镜清晰光亮。”
银子毕竟是银子,只要肯打磨,亮度可不是他新发现的金属能够比拟的。新金属只是颜色银白酷似银子,可不是银子。
“先试试看吧!”
海善确实觉得新金属应该先高大上一些,窗框实在太低端了,卖出的价格再高也比不上银镜的价格。
“只要能达到银镜一半的效果就不错,会大卖,多好的一份嫁妆啊!”
在海善和戴梓琢磨新金属打磨的镜子时,没两天,出事了。
海善的哥哥,恭亲王府世子永绶突然死亡。
不知怎么地,海善立刻想到他额
娘说的话,头皮一下子麻了。
他知道,他额娘一直不服气,难道永绶之死和她有关?
不,不,不可能!
海善连连摇头,要是他额娘有这个脑子和手段,也不至于等到永绶都快成年。
永绶的身体素来不算太好,想要下手,并非难事。
“当然不是我。”陈氏脸上的表情古怪,有委屈,也有欣喜,“我还要为你积福,怎么可能手染鲜血?”
海善一想也是,他额娘迷信,相信因果报应,更相信父母作恶报应会应在儿女身上。小心思不少,不服气也多,却从来不会出手伤及人命。
“也是,永绶没了世子之位也不会是我的,我排行第三,怎么都轮不到我。”
不过他刚松了一口气,就听陈氏说:“怎么轮不到你,肯定是你的。”
海善悚然而惊,现在他可不会再把陈氏的话当成耳边风了。
“什么?”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跟我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