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奇垒氏之死
其实对于那些病兔子,胤礽还有其他想法,比如让祁坤去研究如何治愈。可是被康熙否决了:“既然是羊瘙痒病,那是因为同类相食造成的,是天罚,如何治疗?”
胤礽有点不服气:“不试试怎么知道?就像天花,虽然还没有最有效的医治方法,但已经能通过种痘预防了。”
康熙想到种痘高居不下的死亡率,摇头。
孩子生下来只算生了一半,只有出了花,才算生全乎了。
至今,民间还有这类说法。
“既然已经确定了此病有传染性,还是杀灭为主。”康熙说道,“已经知道病因,这个病,也应该预防为主。”
胤礽别不过康熙,只好作罢。
仔细想想,似乎也有一些的道理,羊瘙痒病一经都会立刻扑灭,留着研究治疗,说不定会扩大传染,它不像天花,天花尚且有许多人能够被治愈。羊瘙痒病,至今没有治愈的例子,就连羊,也没有自愈的。
“不过我们还是应该多一点研究精神。”胤礽被霍折影响得不轻,研究一词,频繁得出现在霍折口中,几乎也成为他的口头禅。
康熙显然习惯了太子的研究欲。
轻轻敲了一下桌子:“你要如何研究?研究什么?”
胤礽对医疗想法不多,一时之间哪里有想法,好在有几分急智,眼珠子一转有了想法:“比如天花,为什么有的人
从来没有得过天花,也没有种痘却传染不上。祁坤不就是一直不会被传染吗?儿子觉得应该研究研究,或许老天爷早就把预防天花最好的法子给我们的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
康熙一听,不是危险的事,随他去了。
“行,你想研究就研究去吧!不过费用你出,我知道你不缺钱。”
听到让自己出钱,胤礽没有一点意见,他钱多,甚至已经到了不把钱当钱的程度。不过一些好处还是要争取的,研究不是光靠钱就足够的,还需要荣誉。
“可以,钱没有问题,只是阿玛,您得答应我一个条件。儿子可以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给太医院。”胤礽嬉笑。
一百万两!
康熙心动。
现在他也不缺钱了,可是一百万两仍然不是小数目,至少他不舍得一下子给太医院一百万两专门用来研究预防天花。
太医院需要钱吗?
需要!
采购药材,配置药材,太医的俸禄乃至杂役医生医女都需要钱。
而且太医院也需要从民间招一些医术高,投放在军中,以前只是卡着太医的品级,不去军队几年又没有关系的太医无法提升品级。
只要有足够的钱,完全可以用钱来打动人心。
毕竟大多数太医是不愿意去军队的,上头有人还好,几年后熬够资历就能调回太医院升官。可是绝大多数人上头没有人,一旦去了军队,往往上头想不起来他们,军队也会卡住不让他们回来。
相当于发配,还是有冤无处伸那种。
“什么条件?”康熙问。
“提高太医品级上限,最高为正二品。”胤礽说道,太医最高也就正五品,在他看来太低了。治病救人,却只能归到医工,地位太低,以至于医者几乎跪着救人。
康熙拧起了眉头,还没有说话,胤礽就继续说:“第二,太医面对高位者可以不跪。第三,不许医闹,如果觉得是医者的问题导致患者病重或者死亡,由朝廷判定,不许直接去打砸。”
其实大清各个县衙府衙是有专门判定医疗事故是故意还是意外的,只是应用得很少,高位者,习惯用势压人,低位者直接用拳头乃至菜刀解决问题。
因此,镶红旗卖出去的菜刀不知道当成了多少回的证物,让他都有点头大,更有人为此弹劾过他,出售太多菜刀出去。
可是菜刀的真正用途是切菜切肉,可不是用来砍人的。
“后面两条没有太大的问题,第一条不行,那不成,别人会说咱们学元朝。”康熙否决掉第一条,大清学明朝,没有丝毫问题,属于政治正确,可是学元朝,问题就大了。
胤礽无语,其实他还想说的是,废除让太医试药的环节。换成他,给病人开的药自己要先喝,没病的人喝药对身体肯定不好,那他定然开一些不太伤及自己身体四平八稳的药,而非把治病摆在首位。
不过他也知道,才出了羊脑羹事件,皇阿
玛说什么都不会废除试药环节,只能等以后慢慢再说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条都没有通过。
“阿玛!”胤礽急呼一声,“岂能因噎废食?”
“很明显,提高太医的品级是有利的,现在太医空缺那么多,我们得利用官位来吸引更多人去学医,去当太医。”
各地驻扎的军队为什么会卡着下去历练的太医,还不就是太缺医者了,驻扎地本来就不在城里,看病全靠派过去的太医。不然就是送到城里就医,但是其中耽误的时间就不必说了。
可是每年才能多少太医去军队当军医?
有时间一个驻扎的地方十来年也等不到一个,强行扣留太医,也就理所当然了。即便他们也很清楚,断人家前程得罪医者的手段很低端,可能会遭受报复,可是现阶段,他们面临的就是有和没有的问题。
横竖太医到了军队离不开,生活在那,他也不可能太过分,顶多药里多加黄连。
解决的办法有一个,招收培养更多太医,但天下的读书人都已科举为重,满人中的读书人又想着当将军,想从医的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