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太子是雄虫[清] > 第 271 章(第1页)

第 271 章(第1页)

271、匠籍改良

胤礽没有听风就是雨,而是先让人去调查了一番,搜集了许多资料,苦思冥想起来。

发现问题不是本事,发现问题并且能够解决才是真本事。不然就只能是无能者的抱怨,不过胤礽也知道,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好解决的。

他给大清开启了两条财富之路。

一条在海上,一条就是靠匠人的发明。

这两条路让大家开始重视专业性,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胤礽抓住了关键点,主要还是人身权。

家奴是否继续合法?

只要允许有家奴,有能力的普通人就很容易被权贵通过强权掠夺过去。

“那就改良户籍制度。”胤礽捏紧了拳头,一下子废除相当困难,不如温水煮青蛙,从改良匠籍开始。

完全废除匠籍有他自己的弊端,那么,就把匠籍地位给抬高,而抬高的方法就是物以稀为贵。

转天,胤礽先私下向康熙说了改良匠籍制度的想法。

匠籍将会成为极少数大匠的荣誉,工部每隔三年派人各地巡查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才能拥有匠籍并且享受特殊津贴,让他们如同士子一样有见官不跪的权力。

同时,只要通过匠籍考核,其家人一并废除奴隶身份,原主家不得要赎身银。

第三步,则是有重大研究发现可以授爵。

康熙看完,笑了笑:“现在确实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了。”

延续前朝的匠户制

度能带来一定好处,但是显然,现在危害远远大于好处。且从大清建立起,一直在做一件事——通过恩惠收拢人心。

想到绝对不想回到前朝当军户的汉八旗,康熙认同了胤礽的话。

恩惠,其实就是给底下人分利益的过程,有了利益,受到皇恩,人们才会真正拥护大清。

“前面两条简单,第三条,选谁呢?”康熙为难,按说,有重大研究发现的肯定是戴梓,可是戴梓到现在为止也是官,而非匠人。

戴梓应不应该因重大研究发现授爵?

应该,太应该了。

可是给他,对广大工匠的说服力不够,他是读书人啊!

胤礽无奈:“阿玛,这种授爵儿臣觉得不该一次一个,而是该和后宫一样集体晋封,固定时间,没有人选的话就取消。不过第一批肯定有人选的,比如戴梓和王霞。”

康熙听了,不由好笑。

“你推荐的两个人都不好,戴梓是读书人,让他因为工匠而授爵,不合适。还有,你别当我不知道王霞是个女人,哪有给女人爵位的。”

“很合适啊!”胤礽解释,“咱们改良匠籍不就是为了提升匠人地位,没道理还要低读书人一头,而且,想要把匠道精研,新发明新发现还是读书人优势更大。此举可以鼓励那些读书人,让他们参加进来而不是盯着四书五经走独木桥,一生困在那里不上不下。”

能考上举人乃至进士的只是秀才中的极

少数,多数人,为了科举蹉跎一生。

看看大清考中进士的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就知道了,这期间,他们埋头苦读,所耗费的财力绝非小数目。

“阿玛,给戴梓授爵,其实也是给读书人一条不同的出路,有点像子贡赎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将匠人的爵位看成低人一等的,读书人耻于获得,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康熙哼了两声:“行,你说得有道理,但给一个女人授爵也太荒唐了些。”

“怎么荒唐了?”胤礽早就料到康熙有此问,故意瞪大眼睛,那眼神无辜极了,“她发明的灰用途多广啊!连太和殿都用上了,防火性能好,避免了多少大火灾?”

看到儿子为了给王霞授爵,连装傻都用上了,康熙好气又好笑。

若非知道王霞已经是年近五旬的妇人,定然会想歪,其中能编纂出多少风流故事。罢了,王霞发明的灰一开始没那么起眼,但确实用途极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