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之若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掙錢哪有抄家快?,三國:無限爆經驗的我無敵了,錦之若西,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可都是錢,之前太忙了。

忙著宣傳,忙著砍頭,掙錢什麼的都是次要的。

再說了,掙錢哪有抄家快。

所以就一直耽擱下來了,直到半年前,才著手安排此事。

“我可真是該死啊!”

直到了解了食鹽的利潤,劉斌才忍不住出這樣一聲感慨。

抄家還得自己搬,賣鹽就等著有人上趕著送錢就好了。

他原本就有意扶持一部分商人,所以並不拒絕。

鹽井是自己的(臭不要臉),這一點在談判裡非常重要。

商人只需要負責開和煉製粗鹽,他負責出錢收取,然後用獨家配方煉製細鹽。

採鹽和燒粗鹽這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所以只需要支付很少的費用就可以。

就是因為技術含量低,也就意味著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物力。

招收工人,你就得給工資,奴隸基本被自己解放了。

倒不是他強制執行的,而是現在益州百姓都有地,誰要上趕著給人當奴隸。

神使大人說了,老婆孩子熱炕頭,兩年生一窩都沒問題,孩子多了不僅給錢還給地。

百姓有了額外收入,自然家裡也就有餘錢了,那是不是也買點平時捨不得買的東西。

比如細鹽,,,

當然,劉斌還是很良心的,在益州當地賣的比較便宜,不過每戶都有限量。

夠自己吃了就行,想倒賣就等著吃槍子兒…不是,是等著砍頭吧!

歷朝歷代倒賣鹽都是重罪,死罪,自己也不能開這個先河不是。

時間長了,其他商家也看到了這裡的商機。

得不到採鹽權,還可以來這裡開店鋪,賣衣服,日用品,開飯店,按摩會所等等不一而足。

一個個較為繁榮的市場,就這樣興起。

當地掙錢當地花,一份別想帶回家。

當然按照法律規定,所有土地都歸國有,所以想要地開商鋪,也得先找黃巾軍購買使用權。

而劉斌同樣將土地開承包出去,且前期的土地承包費用都比較低,所以承包商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這就叫先扶持部分人先富起來。

當然了,這裡面的人,其實都是自己人。

比如王家張家,就是王累和張任的家族。

他們自身家族現在都不大,又是林斌正在拉攏的人,所以給點好處不過份吧!

而且,人家也是合法經營的啦。

至於效果如何,看王累的態度就知道了。

現在再見到自家主公,常年緊繃的臉上,都能扯出七分笑容,讓人看得怪瘮得慌。

至於張任,因為劉斌的看重,現在幾乎成了家族話事人。

對於自己可謂畢恭畢敬,就差把自己擺上牌位了。

你說這也太誇張了些吧,這其實很正常。

好的市場有多掙錢,你看萬達就知道了。

老王不用說,小王拿著金飯碗要飯,開局就是一個小目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