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什麼是:分子料理(下),吃很重要,西維,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吃很重要 feat.Mlle Wang

上篇和大家一起學習了分子美食學的背景(還沒有讀的同學,請看上篇),下篇就進入具體技法和例子的介紹。再次感謝十榛法菜合夥人Mlle WANG老師的熱情幫助。

<h3>分子料理常用哪些烹飪技法?</h3>

分子美食學的佈道者、《食物與廚藝》作者Harold McGee老師,把分子料理運動親切地稱為“The Science of Deliciousness”(美味的科學);但我隱隱覺得也許叫「質感的科學」更貼切。看看分子料理中那些常用的技法,你就可以決定要不要同意我了。

<h4>Spherification(球化)</h4>

這是分子料理最常見和最著名的技法之一。上篇提到的甜瓜味魚子醬就是分子料理代言哥Ferran Adri&#224;在2003年推出的,轟動一時。

<img src="/uploads/allimg/200329/1-200329143304P0.jpg"/>

綠茶魚子醬:正向球化

圖:Esferificación de T&#233; /

CC BY 2.0,圖片來源[1]

球化技巧又分正向球化(也叫「基礎球化」)和反向球化。從製作過程上說,正向是褐藻膠進入鈣質溶液獲得的,反向是新增乳酸鈣的液體(或自身含鈣質的液體)進入褐藻膠溶液形成的;兩者的區別是「誰進到誰裡面形成球體」,正好反過來。從品嚐口感上說,正向球化做出來的小球,在入口咬破的時候,有明顯的薄脆感(另外正向球化做好以後放得越久裡面越充實,最後會變成一個比較緊的類固體物質)。反向球化的效果則是裡面充滿液體,表皮破了就爆開,必須儘快食用(反向球化功能應用十分廣泛,含有高鈣或高濃度酒精的材料特別適合反向球化,比如上圖的Mojito

Sphere)。

<h4>Gelification(膠凝化)</h4>

透過新增凝膠劑(增稠劑),液體可以被轉變成不同稠度的啫喱。看見「凝膠劑」不要立刻想到這是化學合成物,我們使用的大量凝膠劑來自大自然。比如:麵粉、玉米澱粉、雞蛋、Gelatin(吉利丁,動物提取物)、Agar瓊脂(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凝膠劑,海藻提取物)。在實際運用中,瓊脂可以讓液體變成球形、塊狀、甚至麵條狀,可塑性十分強。你還可參考molecularrecipes.com上的這份菜譜(Modernist

Mango Custard)。

<h4>Emulsification(乳化)</h4>

乳化技術一開始主要是指把水、油混合在一起的過程,典型的應用就是做蛋黃醬。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新一代乳化劑大豆卵磷脂的出現,人們還發現了乳化更多的應用,比如做泡沫。現在提起「乳化技術」,往往也會提到泡沫技術。你可參考知名分子料理菜譜網站molecularrecipes.com上的這份菜譜(Goat

Cheese Mousse, Grape Jelly, Yuzu Curd, Basil Ice Cream)。

還記得上篇提到過的醬油泡沫嗎?它是用醬油+水+大豆卵磷脂作原料,用電動打蛋器做出來的。大豆卵磷脂,就是獲得泡沫的關鍵因素。我們知道,泡沫是由大量空氣進入液體產生的。而乳化劑除了可以讓兩種互不相容的液體(比如水和油)融合在一起之外,還可以減少水和空氣之間的張力,從而獲得穩定的泡沫。現在,大豆卵磷脂已經是分子料理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乳化劑(對人體無害抗氧化的作用),它能幫助廚師做出味道和顏色都異常豐富的泡沫,比如巧克力泡沫,芝士雲等等。

除上述幾種經典技法以外,液態氮、煙燻技術和低溫烹飪等,也是在當代分子料理中常用到的技法。

<h3>分子料理聽起來這麼高大上,要吃是不是都很貴?</h3>

當看到如此多分子料理菜式都來自米其林這種檔次的餐廳,相信你和我一樣暗暗心寒:哪輩子能吃上一回啊?老實說,如果外出品嚐,那些打著「分子料理」的菜式,一般價格還是比較高的。分子料理就像是一種廚師界的「上層建築」,它本身就是一幫比較有追求、又充滿好奇心——並且,有錢有能力有時間去做實驗的廚師做出來的東西,自然不可能太便宜。

<img src="/uploads/allimg/200329/1-200329143305935.jpg"/>

日本米其林三星懷石料理店「龍吟」製作的分子甜點:-196度糖果。龍吟在香港有分店,取名「天空龍吟」,大眾點評上顯示的人均價格是2,083元人民幣。(圖 / Jennifer)

但是這不代表分子料理就一定是所謂高大上的。

從根本上說,如果我們試圖窺探食物背後的科學,那些我們經常吃到的零食——比如棉花糖、跳跳糖、酸奶、芝士、豆腐,其實都可以算做廣義分子料理的範疇,堪稱「親民版分子料理」。所以盤子裡的這道菜是不是被劃到「分子料理」的範疇,並不是最重要的。如果說分子料理對普通人有什麼貢獻,那就是幫助大家瞭解怎麼吃、怎麼製作是(科學上)正確的方法,並且促烹飪以及品嚐科學化,吃到更美味的食物以及更加健康的生活(雖然聽起來活得太累)。

<h3>姜撞奶:一個實用分子料理的案例</h3>

談到這裡,實在忍不住要給大家介紹一個叫做“Khymos”的部落格。博主名叫Martin Lersch,居住在挪威(下簡稱「挪威哥」),據他自己的介紹,他擁有機金屬化學研究的博士學位,而他和分子美食學的關係是在不用做實驗的業餘時間,倒騰點食物方面的實驗。

挪威哥威武,居然在研究分子料理的過程中,發現了我大廣東知名甜點:姜!撞!奶!我作為姜撞奶的腦殘粉,見此部落格自然興奮不已(在此也是要感謝Mlle WANG老師的推介)。

話說挪威哥發現了這道只用了姜、奶和糖三種非常普遍的食材的甜點之後,就跑去搜尋了很多製作姜撞奶的食譜,但是他發現,就這麼三種簡單的原料,他找到的數十種食譜里居然可以描述得千奇百怪。(也不怪他,姜撞奶就沒幾家店做得好的,廣東當地的老店仁信、民信,廣州文明路的百花、玫瑰,都不能保證100%做得靠譜,完全看當日運氣。)挪威哥發現,這些食譜對於幾個關鍵問題可謂各說各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級特工系統

青山桃谷

手拿甜文女主劇本

多梨

在友情綜藝裡對朋友“一見鍾情”

墨兔兒

一等婚事

之盈

鴻蒙仙緣[穿書]

看泉聽風

【穿書】師尊他總想對我圖謀不軌

九世浮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