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之王燕回,蔓蔓青蘿,樁樁,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父親是寧國的太尉,統領天下兵馬。然而他卻有一個遺憾,空自掌控著最強大的軍隊,他卻連一仗都沒打過。

這怨不得他,天下五分,寧國最強,三百多年來慢慢成為五國中最富強的國家,其它四國都不敢挑起戰爭,所以近幾十年來天下太平無事,一場戰爭也沒有。能用上兵的地方比如山賊剪徑、強盜擾民,但,也不可能讓一國之太尉興師動眾領兵前去征討吧?那會笑掉天下人的大牙!當然,我時常看到各地捷報除掉一兩群賊子,父親居然也忍不住欣喜,實在讓我不得不為之嘆息。

所以父親很鬱悶,一直鬱悶。連安清王享不來清福分領了右翼軍請命去守西方的邊城,父親也毫不在意,似乎隨手把右翼軍當成了玩具扔給安清王道:“拿去玩吧!”

無仗可打,兵卻是要練的。養兵千日,以圖用在一時。這個養當然不是吃飽喝足拿軍餉完事,父親對練兵甚為積極,一到兵營他老人家就煥發了神采。而我,從小就跟了他去兵營。

我是嫡長女。父親有一妻五妾。母親生我時難產過世,以後任父親娶得再多,卻只得我一個,他愛我如珠如寶,當成男兒養的心也是有的。

常在兵營裡待著,我竟喜歡上這樣的地方,也喜歡兵法陣法。父親細細教我,兵營裡的將領無事也愛說給我聽,加上我自幼聰慧博覽群書,就拿了各種看來聽來的陣法佈置了玩。一日,我小試牛刀的陣法竟難住了將士,就似玩遊戲,設陣與破陣雙方都絞盡腦汁。父親呵呵大笑,這般練兵倒也有趣,此後就由得我去出謀劃策,設陣調兵,大家都開心。

終於我十二歲那年對父親道:“爹爹,我們要不要打打別的國家?老是自已人打來打去打著玩多沒意思?”

父親被我勾起心事,眼裡也冒出慾望,他也想痛痛快快真正的在戰場上殺敵過癮,畢竟當了幾十年太尉手下兵多將廣,沒打過仗總說不過去。更何況,士兵的熱血和忠誠都是在戰場上生出來的。

這一年,我的姑姑已由貴妃擢升為寧國的皇后。王家在是寧國的世家大族,姑姑是皇后,族長就是我爹統領全國兵馬(給安清王的除外),權勢如日中天。打個比方,王家要是惱了,寧王就高興不起來了,因為馬上就會有各種奏摺上報那個地方賊多了,那個地方稅收不了。瑣碎到今年宮中為宮妃制頭花用的絹是用鏡城產的還是用陳國採購的。煩得寧王焦頭爛額不說,忠於王上的顧相一干人不論出什麼主意,與王家站在一邊的朝臣就會站出來插科打諢,雙在朝廷上引經據典爭論不休。當然,父親一般都少有吭聲。因為他知道,這些人把寧王吵暈了,回到後宮,姑姑還會倚在枕頭邊上再吹股涼風,王上的腦袋一痛,剛開始當個和事佬算了,久了就會明白還是讓王家高興點好,一好皆好,其樂融融。我從前以為父親對權勢的熱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無戰可打,無事可做。後來卻發現不是這麼回事兒。

雖說父親的影響力巨大,我對父親的影響力也夠強。但是,遇著想要興兵征討各國這樣的大事,還得先進宮和姑姑通通氣再說。於是,父親帶我進了宮。

這是我第一次進宮。父親和姑姑談事,我則自個去逛御花園。聽說這裡是先祖皇帝以鳥為圖設的花園。先皇以為九天之上有仙宮,鳥則是天神的信使,他建了巨大的花園,希望天神在天上能瞧到寧國的這隻鳥,眷顧寧國。

園子裡岔路眾多,無事之時,那貪玩的先祖皇帝就帶著年青的宮妃在這裡面捉迷藏,倒合了我喜歡佈陣的胃口。我進了御花園便在岔路里閒逛,尋思著上古傳下的迷陣圖。走了會兒,我聽到前面有男子的話語聲。

我隱在花從裡好奇地往外瞧,涼亭裡坐著兩位著皇子服飾的年青人,正在下棋。年長的一位朗眉星目,年幼的俊逸瀟灑。聽得年長的那位呵呵大笑:“四弟,你又輸了,怎生棋力不見長啊?”

年幼的答:“大哥棋力非凡,子離自嘆不如。”

我想這就是名列風城五公子中我的遠房表哥太子劉鑑和四皇子劉緋了。等了會兒,他倆起身離開。我便慢慢走進了涼亭,兩人方才下的棋還沒有撤掉,我仔細瞧了瞧。

很奇怪,照二人所坐位置看,四皇子不像是要輸的棋,卻偏生在快至中盤時落子有誤,從他的起勢看斷不是這樣。這個四皇子真有意思,讓太子棋麼?我笑了,很得意,他的錯子落得極為巧妙,太子沒瞧出來。我不禁想,這位只大我三歲的四皇子心機很深呢。

和父親出宮以後,父親更加鬱悶。原來寧王這次不管被姑姑嘮叨得多頭疼,就是不肯答應出兵。唉,他實在是位守成有餘,難成霸業的王!我也氣悶,便悄悄求了父親年年給我撥新兵,在黑山森林一處山谷裡開始訓練自已的隊伍。我很希望有一天能威風凜凜帶著我的兵戰無不克攻無不勝。

我,王燕回,要實現父親沒有實現的願望,去征戰四國,統一天下。讓所有的男子都臣服於我,而不是僅是得到嘴上幾聲誇獎。

及笈之後,上門求親者眾多,我一一回絕。不是能與我一般有雄心壯志者,我不屑。然而到了十七歲那年。姑姑喚我入宮,她瞧了我半響道:“燕回,你嫁於太子可好?”

我拒絕,我不喜歡王宮,進了王宮的妃子除非死都出不了王宮所在的山谷,而且,我對連四皇子讓棋都瞧不出來的太子實無好感。

姑姑嘆了口氣道:“鑑兒是我的兒子,將來的寧王,我王家的女兒怎能不當皇后?”

皇后?統領後宮?哦,不,我要統領的是軍隊,不是一群妃子。

父親生平第一次斥責我:“你這是置家族於不顧!若是太子娶了別的女人,就算他是姑姑的兒子,終是會削弱我王家的力量!”

我倔強的堅持。父親嘆了口氣道:“如果你不做皇后,顧相安清王等人必在王上大行之後對付王氏一族,太子性情溫和,我王氏一族亡矣。為父籌謀多年,你做了皇后,有了權,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多好?寧王一世不肯出兵,你若生下皇子,以你的智慧,你掌握權勢加上為父相助,以後,等寧國成了我王家的天下,你想親自上陣也不是不行!”

寧國的女子都沒有地位,更別說領兵打仗。也許,我做了太了妃,將來做了皇后,我能影響到太子表哥破這個例呢?我沒有想到我的兒子會如何,我這一生總不想無為而過。瞧著父親的煩惱模樣,我默許了他們的計劃。

那年春天,護國公主大開桃花宴。幾方勢力相平衡的結果是讓太子在我、顧相之女、李相之女中選擇一人為妃。那兩位號稱風城雙絕,都琴藝超群,我不屑得很,這等小女兒的技藝是我從來不碰的。

我有姑姑撐腰,並不著急,躲在紗帳內聽她二人比試琴藝。本以為兩人都是蘭心慧質一般閨秀而己,卻不料李相長女青蕾小姐一曲《秋水》讓我頓起知已之感。心裡暗想,若是太子有眼力選了李青蕾還有讓我欣賞的地方。

他沒叫我失望,當眾向李青蕾表達愛慕之意,我心裡放下一塊石頭。以後,我可以不愛他,但是能影響他就好。要知道,人若有了情,易優柔寡斷,是兵家大忌。

在姑姑和我王家勢力的影響下,太子劉鑑立我為正妃,立李青蕾為良娣。然而,王上堅持把顧相千金許給了四皇子為正妃。我心裡咯噔一聲,寧王這般苦心為四皇子找個老臣當靠山,均衡勢力,他心中的王位繼承人難道竟是劉緋?

我嫁於太子的當天,李青蕾也被一乘轎子抬進了東宮。新房內太子木立在一旁瞧著我,眼中閃動著不甘與恨意,我心裡頓時很不舒服。

我知道他愛上了李青蕾想立為正妃卻又無可奈何。我和李青蕾同一天嫁給他,要他按規矩今夜留在我寢殿他心裡肯定放不下李青蕾。我有我的驕傲,我才不要勉強一個不愛我的男人。於是我溫柔地賠罪道受了風寒,身體不適。

太子適時地鬆了口氣,連敷衍兩句都沒有就急不可待地去了李良娣那裡。再對他無感情嫁人也帶著小兒女的嬌羞與期待,他竟這般待我?!心中頓時起了恨意。

我“病”了七天,他只差人來簡單問候了幾聲,且還是不得不問的模樣讓我大怒。乾脆病了又好,好了再病,徹底讓他放放心心高高興興與李青蕾纏綿去。

在太子心目中,我是仗著王家勢力不得不立的太子妃,而那個胸有丘壑、氣度不凡的良娣才是他真心所愛,況且,她美貌勝我太多。能否得太子寵愛我不在意,但是我在意我的地位,我將來的權力不容李青蕾分享。

知已知彼已成了習慣,情不自禁就會注意到這個琴聲連我也能打動的相府千金。然而,她再不撫《秋水》,琴技雖不凡,曲曲琴音也沒有了那種心所向往的天地。每每我沉思於她的琴聲中,她是害怕還是心虛呢,我的目光總能捕捉到李青蕾眼中的慌亂。這引起了我的極大的興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嫡謀凰途

蘇予錦謝圖南

我的老爸是隱形富豪

西思東想

滅秦記

龍人

神瀾奇域聖耀珠

唐家三少

滅絕江湖

龍人

神奇雕嘴崖選了個神醫小人物

丁立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