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章,恃寵生嬌,泊煙,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妃是夜裡難產血崩而逝, 孩子也沒能保住。東宮的太監來報信時,驚動了府裡的人,這才有了先前的一幕。若澄聽後, 心中也不是滋味。朱正熙還那麼年輕,就要承受喪子喪妻之痛。但太子妃自懷孕之後, 身體每況愈下,太醫院早就斷言,生子之時或將十分兇險。

所以這個結果又算在眾人的預料之中。

第二日,若澄按照規矩, 進宮弔唁。

東宮一片縞素, 太子妃生前的宮人都跪在靈堂哭靈。宗婦依照長幼順序進香,朱正熙站在靈堂一側,神色肅穆, 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若澄進了香,看了朱正熙一眼,就同其它宗婦一起出了靈堂。她們所能做的事情有限, 何況生死有命, 人力在天命面前, 本就十分渺小。

她們在東宮坐了會兒, 安靜地喝了茶, 然後便出了東宮。一個婦人一身素服, 扶著丫鬟僕婦哭天搶地地趕來, 好像是太子妃的母親。等她進去了, 前面兩個宗婦小聲議論:“聽說太子妃這病十分蹊蹺, 好像是被剋死的。”

“你可別胡說八道。”

“怎麼是我胡說?大家都在傳呢。太子妃年紀輕輕嫁到東宮,這還沒兩年光景,憔悴成那般模樣。都說她的八字跟皇宮不和,不該嫁進來的。當時家裡也給她和太子合過八字,說會被克,但是知道來當太子妃,捨不得那尊榮。可這富貴還沒享兩年,先把命送了。”

“你快別說了,我聽得渾身發冷。”另一個人抱著手臂,低頭匆匆往前走。

經過花園,若澄忽然肚子疼,就告訴引路的太監在原地稍候,她找了一處偏僻的茅廁進去。這個地方几乎沒有人往來,若澄能舒舒服服地解決問題,誰知她剛解了裙子,就聽見外面有說話聲。

“你膽子越來越大了,怎麼敢約我到這裡來?”一個柔媚的女聲。

“心肝,快給我親一親,我想死你了。”接著響起一個男人的聲音,衣服細細索索的,兩人似乎在那親熱。

若澄聽得面紅耳赤,也不敢吭聲,只是捂住口鼻。只希望那對野鴛鴦完事了快點走,不然她要在這裡憋死了。

“你說咱們這個孩子,是男的,還是女的?”男人問道。

女人輕笑:“這我如何知道?反正那老東西整天煉丹藥,也沒心思管別的事。據說昨夜太子妃沒了,東宮派人去仁壽宮稟報,他只交代了一句‘好好安排後事’就沒下文了。太子可是他最看重的兒子,尚且如此,我這個孩子算什麼。”

若澄聽這女人說話的口氣,隱隱覺得不對。她口中的老東西,莫非是指皇上?皇帝的女人與人私通,還有了孩子?太醫都沒發現?這可是混淆皇室血統的大罪啊。若澄覺得自己好像聽到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額頭上開始冒汗,原先的幾分好奇心一下子都收起來了。

“你別拉我裙子,你……”女人嗔了一聲,然後響起呻/吟聲,“別傷了孩子……”

他們似乎很快完事,男人意猶未盡道:“你說皇上現在整天沉迷於煉丹,身子卻一日不如一日。他到底是怎麼想的?既然不想做皇帝,當初奪皇位做什麼?”

若澄聽到這裡,忽然渾身打了個寒顫,這個人在說什麼?

那女人跟她似有同樣的疑問,追問道:“你這話什麼意思?皇上不是奉先帝的遺詔登基的嗎?”

男人似乎懊惱自己說漏了嘴,聲音更小:“什麼遺詔,那遺詔誰都沒看到過,包括三位閣老!當時先帝身邊只有大太監劉瑛和宸妃兩人,有沒有遺詔,他們心中最清楚!不過,皇上登基之後,宸妃被逼殉葬,劉瑛早就沒影了,你說這是怎麼回事!而且皇帝一直忌憚晉王,多次想要下殺手,但都沒找到機會。他已經是皇帝了,他在怕什麼?”

若澄心跳得飛快,身上彷彿起了一層雞皮疙瘩,大氣都不敢出。

這時候,外面的人說:“好像有人往這邊來了,我們快走!”然後一串腳步聲遠去。

過了會兒,好像是引路太監來尋若澄,若澄雙腿發軟地從茅廁出去,心裡一片亂糟糟的。剛才男女那番對話給她的衝擊太大,以至於她都沒辦法好好思考。回府的馬車上,她仔細回憶娘娘當時聽到要殉葬時的表情,好像很意外,又彷彿早就猜到。那個時候,若澄年紀還小,參不透其中的玄機。

如果娘娘一直呆在先帝身邊,她也許知道有沒有傳位遺詔。會不會就是因為這樣,她才需要“殉葬”呢?

若澄又想到了朱翊深。

先皇病重的時候,朱翊深恰好不在京中,是後來才從外地趕回來的。她幾乎本能地做出一種猜測,大太監劉瑛和娘娘都知道,先皇本來要傳位給朱翊深,當時還是魯王的端和帝不甘心,提前進京,控制了劉瑛。他請出的那道遺詔,根本就是假的。而後為了毀滅證據,他將兩個人證全都以名目殺死。世間再也沒有人知道真正的遺詔是什麼。

這麼一想,若澄覺得渾身發抖,後背陣陣發涼。她一直認為先皇薄情,狠心要了娘娘的性命,他生前的寵愛都是假象。可若是先皇根本就沒有下過那道殉葬的遺詔,這一切都是端和帝的陰謀呢?那麼端和帝不僅奪走了原本應該屬於朱翊深的皇位,還殺死了娘娘。若澄不敢想象,若是朱翊深知道了真相,結果會如何。

她心事重重地回到府中,素雲和碧雲見她臉色很差,還以為她生病了,要去請大夫。

“我沒事。想一個人靜一靜。”若澄說道,她們便都出去了。

她又把朱翊深的信拿出來看了一遍,心情慢慢平復下來。他在戰場殺敵,此時不能為別的事情分心。而且只憑兩個人的片面之言和她的推測,不足以下定論。如果能找到那份遺詔,證明真假,才是最有利的證據。先皇的傳位遺詔大概不容易弄到手,或者端和帝都銷燬了。但賜死娘娘的遺詔,應該收在司禮監裡頭。只要讓她看到上面的筆跡,就可以推斷出是不是先皇親筆所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佳特攝時代

粉筆白

[清重生]庶妃她不想奮鬥

戀竹小妖

浪漫有限合夥

柳翠虎

遇見一米陽光

郭雪兒

殺死戀愛腦

周許

我靠隱藏實力卷贏宗門

一枝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