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巫峽棺山 第四十四章 棺山相宅,鬼吹燈,天下霸唱,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路進山,我們的鼻子都快被屍臭嗆廢了,可此時仍然感覺到血腥氣直衝腦門子。“屍血”汙濁腥臭,與正常“鮮血”有很大區別,見此情形,不免令人立刻聯想到這棺材山中傳說中的“屍仙”,眼前的這座墳墓中是不是埋著“屍仙”?

按照孫九爺的話來說,“地仙”是封師古,此人在棺材山裡窮心盡血建造“陰宅”,為的就是死後能得道,度煉修化為“屍仙”。“死後度屍為仙”的觀念是自古已有的,方外修道之士死後的屍體稱作“遺蛻”,如果人死後“形魂不散”,仍然凝聚在“遺蛻”當中,歷劫度煉,就可以脫輪迴,出有入無,通天地之不老。

所以我覺得後宅中的墳墓,很有可能就是地仙封師古的葬身之所,不過說他是個什麼仙家我是絕不信的,當下就想刨開這墳丘看個究竟。

shir1ey楊說“墳中滲血是不詳之兆,而且屍血必定帶有屍毒,不能輕易冒險掘。觀山藏骨樓守陵望墳,說不定裡面會藏有一些線索,可以讓咱們瞭解這地下究竟埋了些什麼,等掌握了詳細情況再做計較不遲。”

我一想shir1ey楊的確言之有理,便讓胖子與么妹留在樓前,以免全夥進樓都被一網打盡了,只有我和shir1ey楊加上孫九爺三人進去。

三重木樓重門的門戶,緊緊閉合,大門又被數道木鎖嚴密扣住,無間可入,這座樓閣製造輝煌,精巧非凡,梁枋安置合度,鉚榫拼接精密,有好多工藝在當代似乎都已失傳,而且能看出來這座樓閣所使用的木料年代非常古老,都是地下陰沉之物,可那些磚木土石都保留的極好,古時候一座建築最薄弱的就是木料,木料一朽,磚瓦再結實也要崩塌,可這座樓閣中的枋樑柱木,都儲存完好,除了用料精良之外,這都是由於設計精確,構築嚴密,構件之間嚴絲合縫,不留絲毫空隙的緣故。傳說高手工匠所造梁枋,水腐難侵,蟲蟻不近,更可避雷避火,這座地下樓閣八成就是那種建築。

樓門是數道木枋,結構嚴謹周密,梁、柱、檁、椽全靠榫頭銜接,與一重重木鎖互相咬合,穩如磐石,但我們身邊有蜂窩山裡的手藝人相助,開鎖撬門不費吹灰之力。只見么妹兒從隨身的百寶囊中摸出萬能鑰匙,對準鎖孔捅了幾捅,鉤了幾鉤,第一道鎖釦便應聲而開。又施展開平生所學,避重就輕,層層拆剝,蜂窩山匣子匠的基本功就是反覆練習拆解“魯班鎖”,由於古代殿堂都不用鐵釘,怕破了風水,全部都是以榫頭精密結合,諸如“六子連環”,“三星歸位”等接頭的魯班鎖,么妹兒是再熟不過,不消片刻,便終於在樓閣正中央拆穿數重門戶,從外面看下去,樓堂內是一片漆黑死寂。

她的熟練程度看得我們楞了半天。胖子說“妹子的手藝可真不潮,四九城裡最牛掰的佛爺,只怕是也沒你這兩下子利索。保險箱你會不會開?”

“佛爺”是北京地區對小偷、扒手的稱呼,但蜂窩山裡的匣匠,千百年來專門研究各式各樣的銷器機關,擰門撬鎖只是其中的微末之技,么妹兒得過許多真實傳授,做起來自然乾淨利落。她卻不知胖子所說的“佛爺”是什麼意思,還以為那是句好話,頗為沾沾自喜,畢竟這些近乎失傳的手藝,留在偏僻的山區小鎮根本無從施展,學了也只當是中看不中用的屠龍之術,沒想到還真能有用武之地。

這時shir1ey楊拎著金剛傘,輕輕推門進到藏骨樓之內,孫九爺跟在她後邊,一前一後的進去。

我告訴胖子守在外面須放仔細些,別把我們的後路斷了。胖子說“老胡你成心的是不是?對我這麼有責任感的人,還用的著囑咐嗎?我什麼時候讓你們不放心過了?我也得囑咐你一句,你進去之後要是瞧見明器,千萬別和那孫老九客氣,他這老小子欠咱的,有好東西該順就順。找金丹雖然是正事,可一隻羊是趕,兩隻羊也是趕,能不耽誤咱就別耽誤了。”

聽胖子提到金丹二字,我心裡咯噔沉了一下,看棺材山裡的詭異情形,只怕這次是一隻羊都趕不得了。我暗罵孫教授太能偽裝了,也許正是因為他性格孤僻,很少與人接觸,所以這廝裝起孫子來,簡直比孫子還孫子。我是終日打雁,反被雁啄了眼,竟然被他給唬住了。現在地仙村古墓藏有千年屍丹的可能性,已經降到了最低點,這次誤入棺材山,我們無異於身陷一場本不該屬於我們的災難之中,而且還被孫九爺這老不死的往泥潭中越拖越深,難以自拔。

我雖然自己不承認,但骨子裡可能真有些惟恐天下不亂的基因,在潛意識中,很想知道大明觀山太保的秘密,又心存僥倖,只盼著能從地仙村裡找到古屍丹鼎,所以乾脆橫下心來不去計較得失結果了。想到這些,我便胡亂同胖子交代了幾句,拽出工兵鏟來,自半開的兩扇木門中穿過,摸進了漆黑一團的觀山藏骨樓。

shir1ey楊和孫九爺正在二進等我,見我從外進來,便開啟戰術燈推開了內堂的如意門。這樓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嘎吱吱的木軸轉動聲中,一樓內堂木門洞開,裡面陰沉的空氣中帶有一股子檀香藥氣。我知道在古代的建築中,有一種早就失傳的工藝,造出來的樓閣殿堂可以使飛鳥不落,蚊蠅不入,除了建築材料特殊之外,還要使用墨師的古老方術,這種結構的建築裡會藏有暗香,千年不散,喚作逍遙神仙閣。觀山藏骨樓可能正是一座罕見的逍遙神仙閣。看來觀山封家在建築、風水、陵墓等方面都有常人難及之處。

我們站在堂前向四處打量,只見樓中有許多擺放古董的檀木架子,裡面陳設的,皆是一片片龜甲龍骨。我對shir1ey楊和孫九爺說“觀山太保在棺材峽懸棺中盜之物,恐怕全都在這了。”

孫九爺點了點頭,帶我們上前檢視,現骨甲上滿是日月星辰的符號,那些是古老的符號和圖譜,有些類似於我曾看過的河圖洛書,但更為奧妙繁雜,應該都是記載了一些極其古老的風水迷圖,卻不見其中有周天十六卦的卦圖。原來藏骨樓是用來存放此物的,也許地仙封師古並不在樓中。

shir1ey楊問孫九爺“封氏觀山指迷之術都是從此得來的?”孫九爺看著那些骨甲點頭道“沒錯,棺材峽中多有古代隱士高人埋骨,這些天書般的骨甲中包羅永珍,奧妙無窮,除了古時的風水星座之道,還有許多匪夷所思的異術。有道是福兮禍所倚,禍兮福所伏,當年我祖上藉此跡,到頭來還不是毀在了“盜墓”二字之上?要是沒盜過這些懸棺骨甲,後代中也不會有人執迷妖妄,惹出滅門之禍。”說罷嗟嘆不已。

但孫九爺目前最想找到的,顯然還是地仙封師古,他隨意看了幾篇骨甲,心思便沒多放在上面了,又直著眼繼續向後堂搜尋。我對shir1ey楊使了個眼色,二人從後面緊緊跟上,誰知剛剛步入後堂,就見孫九爺“咕咚”跪倒在地。

我心想好端端的跪下做什麼,又要詐屍不成?就要伸手將他扶起來,但抬眼間,看到後堂內懸掛著許多人物畫像,畫中各人衣冠服色皆不相同,形貌氣質也有差異,不是同一個時代之人,畫像前擺著牌位,原來後堂竟是觀山封家的祖先祠。

我和shir1ey楊好奇心起,忍不住也在後面多看了幾眼,但見那些畫中的古人,數目加起來也快一個連了,雖然氣質出眾,卻皆是裝束詭異,神情冷漠。我們站在密密麻麻的人像眼前,一種被無數死人凝視的感覺竟油然而生,周身上下都不舒服。

當年受過皇封的名門望族,如今只剩孫九爺這最後一人,而且還過繼給了外姓。他那佝僂的背影,在封家諸位祖先的靈前更顯得蒼涼,我也不得不感嘆世事變移,興衰難料。

好不容易等孫九爺這“不肖子孫”拜完了祖宗,我們三人見藏骨樓一層當中,再沒什麼值得注意的地方了,就從樓梯上去。在戰術射燈的照射之下,見到二樓是個藏經存典之處,架上都是古籍道藏,內容無外是那些黃老、爐火之術。

臨著窗閣兩邊,懸著一幅古畫,畫中描繪的場面,是盜墓賊在懸崖絕壁上盜懸棺的情形,此畫極有來歷,正是傳說中的《觀山盜骨圖》,是一件藏有許多歷史資訊的古物。

我對孫九爺說“這張畫是觀山封家的鎮宅之寶吧?您還不給它收回去,留在棺材山裡爛掉了豈不可惜?”孫九爺道“豈止是鎮宅之寶,說是國寶也不為過。但此物一出世,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因為關係到明代皇陵的秘史,更有許多歷史都可能因為它而被修改。你以為早有定論的歷史是那麼容易改寫的?與其自找麻煩,還不如就讓它永遠只是一個民間傳說。”

我說“您算是看開了,真不想當反動學術權威了?”孫九爺道“你這個投機分子,攛掇我把這個《觀山盜骨圖》帶回去能是什麼好心?其實現在說這些都沒意義了,先前並非是我危言聳聽,我看咱們誰也別想再從棺材山裡爬出去重見天日了。”言下頗有絕望之意。

我聽他這麼說,更是心頭冒火“孫九爺在北京的時候口口聲聲說是上了我們的賊船,結果到頭來是我們上了你的賊船,而且現在想下都難了。”不過我可不打算給觀山太保陪葬,又想“我非把《觀山盜骨圖》給順回去不可,不把這張破畫糊到我們家窗戶上,就難解我心頭之恨。”我腦中打著歪念頭,嘴裡卻告訴孫九爺說“咱們就走著瞧吧,現在還不到尋思退路的時候,先找到地仙封師古才是當務之急。可也怪了……偌大個棺材山裡,怎麼連一個當年進入地仙村的人都沒見到?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啊。”

shir1ey楊說“既然祖先堂和封宅之寶《觀山盜骨圖》都在樓中,這座樓必定是個極重要的所在,咱們再仔細找找,要留意樓中是否有夾層和暗閣子。”

這層樓中器物藏書眾多,一是哪裡看得過來,只得走馬觀花般的一排排搜尋,到了縱深之處,就見後壁之上另掛著四幅古畫。shir1ey楊藉著燈光看了看,喜道“像是棺材山裡的詳細地形圖。”

孫九爺搶上前詳細的辨認,指著上手第一畫卷中的字跡念道“《棺山相宅圖》……這是封師古的親筆真跡。”

我也湊過去細看,只見頭一張畫卷中,描繪的正是深藏地底的棺材山,四周是棺材板一樣的絕壁圍繞,地形狹長;棺中起伏的丘壑,則酷似一具無頭屍體,整座地仙村依著山勢而建,村中房舍宅院分佈得很有規律,暗合九宮八卦之形。

畫中精描細繪,各棟房屋的建築特徵鉅細皆備。從這幅《觀山相宅圖》來看,我們進山的那條暗道入口,正是位於“無頭屍體”的左肩處,經過了炮神廟,又沿街進入封家老宅的後院,至此已是到達了屍形山的心窩所在。

在無屍形的丘壑盡頭,繪有一座緊緊封閉的懸山頂大石門,其風骨近似於規模宏偉的烏羊王地宮,與地仙村整體風格迥然不同,應該是山中先民遺留下來的古蹟。孫九爺說“當年封師古可能就是透過那座石門進入棺材山,咱們走的暗道是後來才開通的。”

我點了點頭,又去看第二幅畫,一看卻是一怔,竟與第一幅畫卷極為相似,但卻不是地仙村,而是位於村莊地下的大片古墓群,幾乎囊括了全部的墓室墓道,層疊交錯,歷歷在目,規模格局與上邊的宅院相當。

我說“這兩張畫是陰陽二宅的圖譜,圖中所繪與咱們所見相同,並無出人意料之處,不知道封師古究竟躲在了哪裡。”shir1ey楊說“你們看屍形山的肚腹上是些什麼?”

我和孫九爺忙按著shir1ey楊所說的位置看去,棺材山裡仰臥的巨人屍骸,僅具其形並非真是死屍,只不過是輪廓起伏極其酷似屍體。在屍形山的腹部,繪著一道傷口般的裂痕,就好像棺中這具屍體,生前是被人以利刃所殺,刀痕猶在,天地造化之奇,令人難以思量。

我看不出其中奧妙,只好再看第三幅畫卷。這幅畫卻不是什麼陰陽二宅的圖形了,描繪的是一處狹窄的深壑,地勢陡峭險惡,土層中露出不少古怪的青銅祭器,另有許多人打著燈籠火把,正排著長長的隊伍,從壁上蜿蜒的鳥道經過,往地底最深處行走。進山的人見不見尾,而且畫中人物各個神態怪異,男女老少皆有,上邊注著“秉燭夜行圖”五字,充滿了難以言喻的神秘氣息。

shir1ey楊說“這大概是隨封師古在山中建造陰陽宅的那些人。《秉燭夜行圖》裡描繪的深壑,會不會正是屍形山腹部的裂谷?”

我說“**不離十了,看來封師古這個地主老頭子,動起群眾來還是有一套的。但那些人走到屍形山的肚子裡去做什麼?真要去求個長生不死,還是另有所圖?”說到這,我猛然想起一事,“對了,你們看山中這條深谷,豈不正是通往屍形山的丹田?”又念及這些畫卷中的內容都有關聯,說不定最後一張畫中會藏有更重要的資訊,當下就迫不及待地去看。

但最後一幅畫卷中,與前幾幅描繪的場面截然不同,我看來卻覺得十分眼熟“這個……好像是咱們最初去過的那座古墓,被觀山太保盜空了的烏羊王陵寢。”

喜歡鬼吹燈請大家收藏鬼吹燈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靈異小說相關閱讀More+

詭夜降臨

末日海

直播走進科學,開局陰兵借道?

南瓜米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