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搞测试搞排名,这才叫竞争。”师兰干脆举个例子给他听,“要是您跟您家两个小孩一起上学,结果你一个大人比他们考得差太多,好意思?”
蔡主任:“”
老子比儿子还差,那怎么行?!
“对吧,都是一样的,当父母的大人连孩子都比不过,还好意思唠嗑?”
“不过这样一来,几个扫盲班老师的压力就更大了,您得把待遇也提一提才行。”师兰建议说。
扫盲班的老师不是正式老师,也没有工资,上头批的是补贴。
“还能分成学习小组,弄一个先进表彰,搞几张奖状。”师兰暗戳戳把大学时候的分组作业照搬过来。
谁要是不认真,拖小组后腿,那可就是小组的罪人。
蔡主任朝她比了个大拇指,“师兰同志,你这可真是一套又一套啊!”
师兰但笑不语。
是谁每一次做小组作业都能遇到不配合的队友她不说。
气温一降再降,时间悄悄来到了年的元旦。
家属院里一派欢庆气象,尤其是昨晚一场鹅毛大雪,早上起来院子都白了,更是一个辞旧迎新、瑞雪兆丰年的好寓意。
虽然大家内心的过年依旧是农历除夕,过了除夕才是新年。
但元旦也有一个好处——限时供应节日福利!
每人半斤肉、二两花生油,还有半斤瓜子,两斤带鱼。
有鱼有肉,管它新历旧历,反正就是个年!
最高兴的还属小孩子们,大清早就在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你追我赶闹个不停。
师兰站在阳台,望着下方一片白茫茫,也有点想去玩雪了。
元旦后不到半个月,就步入了腊月,腊月初三这天是霍骁的生日。
师兰提前开始准备,除了置办一桌菜,还打算做一个蛋糕。
像后世那种奶油大蛋糕她是做不到的。
没有烤箱,也没有奶油。
现在统购统销,奶油显然还不是日常消耗品之一。
她就做一个蒸的。
只需要鸡蛋、牛奶、白糖、面粉就行。
因为要手动打蛋,用筷子效率太低,师兰托后勤那边会做家具的人,用竹篾给她做了一个蛋抽。
前面弯起来像个灯笼似的,她一形容人家就明白了。
如果有塑料瓶子更简单,直接把塑料瓶硬底剪掉,瓶身剪成一条条的,握着较细的瓶口搅打就行。
连续大力搅个十分钟,蛋清就已经打了。
用着葛大娘家里借来的模具,蒸了一个四寸左右的小蛋糕出来。
蒸出来的蛋糕没有烤的颜色金黄,看着软软嫩嫩的,也挺蓬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键吃起来也很软和。
因为是大冷天,师兰熬了菌菇大骨汤,直接把小铁锅放在碳盆上面。
下面的炭火烧着,不大不小,正适合慢慢吃。
薄如蝉翼的鱼片、裹着蛋清的嫩滑猪里脊、粗壮肥嫩的豆芽、厚实的土豆片,都在旁边摆着等待下锅。
霍骁这几天知道师兰在忙活着什么东西,但他没有问,心里总有点隐隐的期待。
他没跟师兰说过自己的生日。
老一辈也不流行过生日,他也没过过。
但是他直觉,师兰的忙碌就是跟他的生日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