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四章 楊士奇與于謙(上),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德十年的冬天,似乎來的早了一些。

紛紛揚揚的雪花,將整個京師都籠罩在一片白色的海洋之中。

一架驢車晃晃悠悠的從便門進入北京城中。

這一年之中,這個時代的北京城是一座兵城。大部分居民都是軍戶。還有一些投降朝廷的韃官,所以在大街之上,不少蒙古服色的人來往不斷。

這架驢車前面的鈴鐺不住的響。發出清脆悅耳的叮噹之聲。

在北京城之中,轉了幾個彎,就來到了明照坊的一個衚衕裡面。

這裡住的大多都是官員,而且是文官。原因很簡單。

這裡距離皇城東安門比較近,出了紫禁城東華門,就從東安門出來。出了東安門向南,就是明照坊。

而明照坊南邊,就是南燻坊。

各衙門大多在南燻坊之中,辦事也比較容易。

當然北京官員很多,自然不可能在這裡一個坊中居住。

這驢車停了下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中年官員下車,上前叫門。將名帖刺遞進去。門房一看名刺,立即說道:“原來是於大人,我家老爺早就吩咐了,只要於大人過來,直接進門便是。”

于謙回身吩咐驢車,安排人去客棧先安置下來,待他回去再說在北京城的住處。

于謙進了楊府。

這裡就是楊士奇府上。

三楊的作風還是挺正派的,不管是裝模作樣還是別的,總之是,公事到衙門談。一般很少有官員上門求見的。

但是楊士奇畢竟是內閣首輔,一個人也沒有上門,那也不現實。

于謙到了客廳一看,就有兩個官員。在這裡等候了。

于謙只來得及與他們寒暄了一下。知道他們是翰林院,這一次過來,卻是因為鄉試的原因。

太皇太后已經決定明年開恩科,明年春闈,現在算算各地秋闈,也就是考舉人之事,已經塵埃落定了。不過,科舉是國家大典,這裡面有很多事情,都要稟報楊士奇。

只是什麼事情在公堂之上,不好說,非要私下裡來拜訪。于謙心中暗有不悅,也就不與他們多說話了。

片刻之間,就有楊士奇一僕役來請。

書房之中,楊士奇一指椅子說道:“廷益,坐。”

于謙行禮道:“拜見老師。”

于謙乃是永樂十九年辛丑科進士,科名是比較靠後的,乃是三甲九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當年辛丑科的主考官就是楊士奇。

故而於謙也算是楊士奇的學生。

這也是楊士奇是于謙靠山的原因之一。

于謙坐定之後,說道:“老師,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急召學生入京?河南大旱方過,民力未舒——”

楊士奇笑著說道:“我知道,百姓請願,想要留你。只是為人臣如何為大忠?”

百姓請願留任地方官,在清代已經變成了花樣文章。似乎每一個地方官離任,不弄一個萬民傘,遺愛靴之類的東西,就不好意思,與人說話。

但是在明初,卻還有不少地方官的確為百姓愛戴。有人在某處當知府十幾年之久,就是百姓愛戴,不願意地方官遠離。一般情況,百姓只要請願,皇帝都會批准。

于謙也受百姓愛戴,歷史上他就在河南巡撫就當了很久,固然有後期得罪王振,不得升遷,也有河南父老愛戴,不願意于謙調離的緣故。

于謙心中一動,說道:“為人臣當以左右天子為忠。”

這一句話,看似是問于謙,其實是一種暗示。

左右天子為大忠,其實是一個典故,說的就是一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寇準。當時遼人南下,寇準幾乎是挾持宋真宗御駕親征,才有了後來的澶淵之盟。

左右天子為大忠,就是說寇準在這一件事情上的所作所為。

于謙自然是聞絃音而知雅意。他的回答也只能有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諸界入侵,反向獲取諸界資源

莫北北

重啟全盛時代

太卡.

重生完美女神

可樂中毒

仙尊降臨地球,滿修為縱橫都市

根號山

我在深淵等你

青色羽翼

女配求離婚日常

半截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