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章 金山銀山,明天子,名劍山莊,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祁鎮說道:“先生可有補救之法。”

于謙說道:“臣沒有治本之策,唯有治標之法,臣應該在三個湖設軍衛,專司清淤,在旱季將湖底泥沙挖掘出來,人空運輸出來。”

“如此耗費巨大,年年不可缺。”

“只是臣實在是想不到什麼辦法了。”

朱祁鎮想了想說道:“不用了,就這個辦法了。一代人解決一代人的問題,朕這輩子先治水,等將來湖泊被淤平,卻是後世子孫的事情了。”

中國河道泥沙具下的問題,在後世也是一等一的難題。比起將來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朱祁鎮更要解決的,是大部分人活下去的問題。

如果河北水患不解決,河北一系列生態問題都不能解決。河北不能成為大明的糧倉。不管是為了北京的戰略安全,還是為了將來北伐的糧草支援,都必須解決。

其實用軍隊清淤這樣的事情,在北宋時期就有了。專門治理黃河的廂軍,就是專門做這一件事情。

就是清淤。

于謙說道:“多謝陛下支援。”

朱祁鎮說道:“先生以為下游當如何治理。”

于謙說道:“天津一帶,遍佈沼澤,河道狹長多彎。”

“以臣之見,當多開支流,將天津土地淤積成良田,加寬河道。開支渠以分水勢,寬河道以洩洪。”

後世的天津與這個時代的天津,完全是兩個概念。

大片沼澤溼地,不加限制的蔓延開來。

想要開發天津,首要之事,就是如何將這些沼澤溼地改為良田。于謙所想的就是淤田的辦法。

河泥之中富含大量營養成分,故而用河流淤泥淤出來的田地,是特別特別的肥沃。都能有很高的收穫。

甚至能高達七八石。

所以在農業生產之中,淤田是提高產量的不二法門。

如果能將天津下游的溼地都淤積為良田。對北方糧食生產將有極大的補充。

朱祁鎮其實也知道,每一個選擇都是有利有弊的,于謙既然決定多開支渠,分流河水,就必須承擔主河道淤積的情況。

但是這都是潛移默化的過程。

朱祁鎮雖然知道,但是最少現在,于謙的辦法是利大於弊的。

朱祁鎮起身來回踱步,對王振,說道:“請工部吳尚書,黎尚書,阮安,沐敬都過來。”

朱祁鎮縱然相信于謙,但是這樣國家大事,沒有不決於眾的。朱祁鎮也不可能一個人承擔,自然將他們都叫過來了。

四個人在工程建設上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他們幾個看過於謙的方案,商議了好一陣子。最後還是吳中對朱祁鎮說道:“陛下,於大人的方案,自然是可行的。只是——”

朱祁鎮說道:“只是什麼?”

吳中說道:“耗資巨大。”

朱祁鎮說道:“有多巨大?”

吳中說道:“臣一時間也計算不清楚。臣僅僅計算,滹沱河,滏陽河,拒馬河,易水河,漳河,衛河,清水河,子牙河等大河的堤壩,就遠遠超出千里,甚至在兩千裡三千里之多。”

“而且各地地質不一樣,所耗損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必須加固。有些地方夯土就行。這還不算三個湖的清淤圍堤工程。天津下游的支渠與疏浚工程,這都是要耗資巨大的。”

朱祁鎮說道:“多少錢糧?總要有一個估計吧。”

吳中說道:“臣以為,不在修建長城與營造北京之下。”

吳中此言一出,大殿之中很多太監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太宗皇帝將國庫耗光,才加固九邊,修建北京城。但是這九邊修建工程與北京城大工,從永樂年間,延續到了正統年間,即便到了而今,還沒有完全結束。

如果細細看長城的建設時間,就會發現,最少遼東長城乃是在正統年間修建的。

所以不用他們對整個五河三湖治理方案估計,只需兩者對比就行了。

如果真要衡量的話,那就是大明十年到二十年的國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面之下

克萊爾·道格拉斯

危情危愛(豪門)/危情裸愛

零度寂寞

有一天,我也擁有了一切!

逆流銀輝

吾為元始大天尊

偶米粉

詭秘復甦:全世界鬼消失了

半勺大西瓜

我這麼喜歡你

宋昭